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求佛记 > 第285章 宁友信中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姐的朋友思维至此,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刚刚吃过的那顿纯素午餐,那清淡的味道和简单的食材让他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她想起了四儿老师,于是随口问道:“四儿老师吃的是常素吗?”

四儿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缓缓说道:“的确如此。我们从事这一行业,肩负着帮助病人净化身体、清除病障的重任。然而,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自身必须先保持洁净。这就如同佛陀所教诲的那样,世间万物皆会受到因缘的影响而被染浊,因此我们更需要时刻自觉地坚守戒律。”

他稍作停顿,接着解释道:“吃常素虽然有助于净化我们的身体,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要想保持内心的纯净无垢,我们还需要在言行举止上多加留意,特别是要注意修口守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身心的洁净,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她听了这个问题的回答后,脑海中像电影放映一般,快速闪过自己对佛教的一些认知。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一直自认为是佛陀的虔诚信徒,曾经还特意去拜访过一位从台湾远道而来的出家师。”

回忆起与那位出家师的初次相遇,她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她怀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那座宁静的寺庙。寺庙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祥和。

那位出家师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当他开始讲经说法时,她完全被吸引住了。他的言辞恳切,每一句话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留意到一些细节。她发现这位出家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他所讲的佛法似乎有些出入。他对一些物质的追求,以及与某些人的交往方式,都让她感到困惑和不解。

她不禁开始思考,难道佛法只是一种理论,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践行吗?这个问题像一个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让她感到有些迷茫。

紧接着,她继续说道:“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偶然间目睹了这位出家师与一群信众交谈的场景。然而,让我震惊不已的是,在这个本应清净的场合里,这位出家师竟然毫无顾忌地畅饮美酒,大快朵颐地享用着各种肉食。这一幕与我所熟知的佛教戒律完全相悖,让我不禁心生疑惑和困惑。

而且,关于这位出家师的种种传闻也不绝于耳。有人说她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举止同样不够检点,这让我对她的真实面貌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我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对佛教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也对这位出家师的真实身份和修行之路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最让我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每次与这位出家师交流时,她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离不开财富供养和修福这两个主题。这与我之前对佛教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我一直坚信佛教所倡导的核心应该是内心的修行以及慈悲心的培养,而不是过分关注外在的物质和功利。”

她稍稍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辞,然后接着说道:“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出家师身上似乎还隐藏着一些超乎常人的特殊能力。他就像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人,能够毫不费力地展示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的神奇现象。这些现象简直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让我对这位出家师的真实身份和他所达到的修行境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既好奇又困惑的情绪,仿佛被这位出家师身上的神秘力量所吸引,但同时又对其真实情况感到迷茫。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似乎想要从四儿那里得到一些指引。

接着,她继续说道:“这种现象与你之前的见解有着天壤之别,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我从未想过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

四儿听了她的叙述,也陷入了沉思。他默默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如果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确实需要智慧的判别。当我们的智慧还不足以看清事物的真相时,探索就需要具备观察和承担的勇气。”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曾经在一本传记中读到过,拜师的抉择是相互的。明师在寻找徒弟时会进行考验,而徒弟在选择师父时也会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跟随师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看他的行住坐卧,还要留意他的言行是否与法理相符。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远离他。而对于师父的行为,如果看不透,也不要轻易评论,保持沉默和谨慎,这样才能善护己身。”

她听了四儿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当时确实太盲目了,没有仔细观察和判别。那你说,这位出家师展现的那些神奇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四儿目光平静,缓缓道:“世间有很多奇术,有些可能是借助外物,有些也许是旁门左道。真正的修行者,不会以这些神奇现象来吸引信众,而是注重引导大家内心的修行。那些过分强调财富供养和展示奇术的,很可能偏离了正道。”

她长叹一口气,“看来我得重新审视自己对佛教的认知了。那现在我该怎么做呢?”

四儿微微一笑,“你可以多研读经典,以经义为准则去判断。遇到疑惑,也可以与真正有德行、有智慧的善知识交流。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醒、理智的心,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她听后,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暗暗下定决心,要踏上正确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