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沙皇俄国的国王。
被称为阿列克谢一世?(1629—1676年),是上一任国王米哈伊尔一世的长子。
于十六岁即1645年继位,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并多次对外用兵,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
他全名叫作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这家伙也算是一个比较牛批的人物。
在他上位之后,沙俄的局势并不稳定,加上国库空虚,沙俄国内也有很多豪强和传统势力。
为了跟教会争夺权力而斗智斗勇,还镇压过沙俄的盐商暴动。
对外则是不断派兵出战,使得沙俄的领土扩张了很多。
无论是在年纪方面,还是在各自所做的事情方面,这家伙都跟朱慈烺有不少相似之处。
不过他这一回遇到的对手朱慈烺,乃是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
导致如今的大明朝廷,比历史上同时期要强大了无数倍。
阿列克谢一世?算是遇到克星了。
这一次沙皇俄国派出的代表,是阿列克谢一世?的师兄伊犁瓦莫洛夫斯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莫罗佐夫。
莫罗佐夫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所以他的学生本身就不少。
在阿列克谢一世?登基之后,莫罗佐夫一度成为了沙皇俄国的权臣。
只是后来玩崩了。
不过他的弟子依然有人身居要职。
这次出使大明的伊利瓦莫洛夫斯基,就是其中一人。
莫洛夫斯基出使大明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
其一是要尽量想办法探查清楚,大明朝廷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其二是为沙皇俄国争取时间。
因为他们现在的内部问题很多,根本无力向明朝大军大规模开战。
那他们就只能采用拖字诀。
莫洛夫斯基他们到了木伦地区的西北部,就遇到了明朝大军的队伍,差点被当成敌国的奸细给砍了。
要不是莫洛夫斯基带着翻译,赶紧让翻译说明情况的话。
那么他们就回不去了。
莫洛夫斯基带来了三千多人的队伍,其中绝大部分是护送他们过来的兵力。
因为在路上并不是那么安全。
他们几千人的队伍,直接被1万多骑兵给包围了。
孔有德和耿仲明收到消息之后。
禁止沙皇俄国的部队进入大明境内,莫洛夫斯基想要前往大明京师,也只允许他带100人。
在路上自然会有明朝大军的人保护他们。
如果他们不信任明军,觉得不安全,那也可以不去京师。
莫洛夫斯基再三争取之后依然没能改变这个结果。
最终他只能带着100人前往大明京师……
……
朱慈烺收到消息之后。
就让锦衣卫给孔有德和耿忠明下达秘密命令。
让他们想办法尽量套取关于沙皇俄国的消息。
方法那也很简单,就是让人去找沙俄的人喝酒。
沙皇俄国的三千骑兵驻扎在边境线外,短时间之内并不会离开。
双方自然就有了很多接触的机会。
为了让事情更加顺利,朱慈烺还特批了一批高度烈酒。
让人快速把烈酒送到孔有德他们那边,然后让孔有德他们实施计划。
对于沙皇俄国的人来说,有了酒什么都好说。
同时朱慈烺让手下的文官,赶紧查阅关于沙皇俄国的各种资料。
顺便寻找相关的翻译人才。
沙皇俄国的实力未必有多强,兵力估计也不会特别多。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国土太过浩瀚。
所以不可能像其他的势力一样大,大明朝廷说灭就能将它灭了。
真要跟沙皇俄国全面开战的话。
大明朝廷也得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出击才行。
加上现在也不是开战的好时节,等到明朝大军杀过去的话,那边的酷寒天气已经降临了。
这对明朝大军是极为不利的。
同时朱慈烺我们加快了西征的准备工作。
如果大明朝廷把哈萨克汗国,也纳入了版图之内的话。
那么只要跟沙皇俄国一开战,明朝大军就可以多线出击。
顺着汇入北冰洋的乌拉尔河,鄂毕河,叶尼塞河跟勒拿河。
直接将庞大的沙皇俄国肢解成n多块,使他们没有办法集中力量打仗,明朝大军就可以慢慢的将他们歼灭。
明朝大军不断的对外扩张。
那么跟沙皇俄国对上,这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现在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越好。
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
这一年出征的四路大军。
西伯利亚方向,吐蕃高原方向和大草原上的战事,都已经基本结束。
出征南太平洋的黄得功,周遇吉和孙维藩,也是不断的有好消息出来。
他们现在已经杀到了应印尼岛。
对于当地的土着就一个原则,要么臣服,要么死亡。
愿意臣服的土着,又分为普通的苦力还有仆从军。
还有就是在那些地方生活的华人华侨,生活和社会地位全部都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慈烺穿越前所在的那个世界,南洋地区发生的很多惨剧,在这个世界从此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灭的就通通消灭。
南太平洋的气候跟北边完全不一样,那边一年四季都可以继续征战。
除了下暴雨和台风天气之外。
其它时候对大军的行动都没多少影响。
还有明朝大军的火力强度,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对手。
西方红毛鬼的火力,跟明朝大军比起来都差了一大截。
只要带兵将领小心谨慎一些,南太平洋那边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所以朱慈烺不需要操心太多。
他现在主要的关注方向就是哈萨克汗国,还有沙皇俄国。
到了天武4年的九月。
沙皇俄国的使者终于来到了京师。
翻译人员也都准备好了。
在这种大家都不懂俄国语言的情况下,翻译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万一因为翻译错误,或者是万一翻译人才被收买了。
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所以这一次的翻译人才分别来自三个地方,有一人是京师地区的老学究。
生平就喜好研究各种语言文字。
所以他对沙俄的语言有所了解和研究。
另有来两人来自西伯利亚地区,那边被建奴挟裹着去了西伯利亚的汉人。
有不少人都跟沙俄人打过交道,其中有少数人已经基本掌握了对方的语言。
另外自然就是大草原方向了。
那边跟沙皇俄国接壤,双方之间难免会有所往来。
所以也有少部分人通晓沙俄的语言。
沙俄的使者来了之后,朱慈烺让礼部的人先去跟对方聊一聊。
先搞清楚对方的目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