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路边的田地里庄稼长得极为茂盛,要不了几个月估计就能丰收。
沿途倒是有不少劫匪,可现在杨庆下三品基本无敌,随意出手,便是打的沿途劫匪四散而逃。
出于谨慎,他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名号。
不然玉面枪之名,能让那些劫匪知难而退。
他身为四方镖局之人,本应保卫雁州城,保卫姜国,但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去了也无济于事。
但只要给他时间和资源,他绝对可以成为强者。
夕阳落山之际,杨庆他们到了木南县境内,再不到两刻钟,他们四人便到了杨村。
清晰的马蹄声自然引起了杨村人的注意,待发现是杨庆,一个个大呼小叫起来。
杨庆上次走后没多久,清水镇的镇长陈正就带人来过一趟,亲自看望了族长杨大川,还送了不少礼物。
周围村落的村长也闻风而动,前来送礼,有的送粮食,有的送兽肉,有的送酒。
杨村以前不过是一个中等村落,但是这一次可是连大王村这种大村子都送上了礼物。
这可让杨村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最靓的仔!
杨村的小伙和姑娘顿时成了炙手可热的说亲对象,各村的大婶大妈争着推销他们的丫头和俊后生。
杨大川和杨大力他们自然知道是这一切是杨庆带来的,自然少不了对村里人耳提面命,让他们念着杨庆的好。
原本村里大部分汉子因为都被杨庆揍过,心里偶尔还有些怨念,但现在全是感激。
“庆哥儿,您回来啦!”
“庆哥儿,好久没见您了啊!”
...
杨庆听到他们都用了敬语,有些错愕,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淡然的和他们打了声招呼,便继续骑着马回到自己家。
杨天明思念亲人,选择直接回家住,阿泰则选择跟他一起去。
吃过晚饭,杨庆写了几封书信,又叮嘱了秋香一句,便一个人朝木南县而去。
翻过城墙,他直奔木南县四方镖局。
...
木南县四方镖局总镖头小院。
万成峻和袁良成正好凑在一块又在挑灯“夜战”。
杨庆虽然不懂围棋,但也看得出来,二人水平都差不多。
至于水平高低,杨庆就不知道了。
二人下棋很慢,杨庆来时,这一局似乎刚进行到一半,可到结束就花了半个时辰。
眼看二人又要再开一局,杨庆轻轻咳嗽一声,二人这才回过神来,发现他们身侧居然站着一个人。
二人惊得大气都不敢喘,全身紧绷。
“二位总镖头别怕,是我!...杨庆!”
说着,杨庆扯下脸上的黑巾,朝二人笑道。
“呼...”,二人这才深深的吐出一口气。
片刻后,袁良成才笑着问道:“你不是在雁州城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杨庆背着的左手伸出,在他的掌心躺着一支白色的瓷瓶。
“这是什么?”
杨庆挑了下眉毛,笑道:“你猜!”
袁良成看着瓷瓶,想起之前他跟杨庆说的事情,双眼顿时瞪的像铜铃一样,右手指着瓷瓶,微微颤抖。
“祛真丹?...你真的找到了?”
杨庆点点头,将瓷瓶塞到他手中。
“哈哈...哈哈...哈...哈...”
万成峻看着袁良成跟傻了一样,赶紧拍了他肩膀,袁良成这才醒过来。
这玩意他找了很多年,都没有门路,没想到今日得偿所愿。
只要除去那缕真气,他就能重回七品。
想到这,他双眼有些潮湿。
“谢谢!”
“不客气!”,杨庆淡笑道。
袁良成此刻拿到祛真丹已经坐不住了,当即起身就准备回去服用,杨庆却一把将他扯住。
“等一下,我还有事跟你们说!”
“好,你说!”,袁良成连忙点头,正襟危坐。
万成峻听到杨庆说的“你们”,也连忙坐好。
“万山郡城昨日被大漠国破了!”
袁良成和万成峻对视一眼,有些没反应过来。
杨庆看着他们不理解,解释道:“万山郡城据说有四品强者参与镇守!”
两人顿时醒悟了过来,脸上露出震惊和淡淡的恐惧。
“难道是大漠国有三品强者出手?”
“或许吧,你们做好准备吧!大漠国可是以活人练武的!”
“你怎么知道的?”
万成峻不由自主的问道,随后脸色有些尴尬。
不过杨庆并没有生气,将他和郭大安他们与大漠国武者交手时的见闻一一告知。
二人闻言,脸色顿时煞白。
以人练武,那与吃人何异?
这样的话,只能逃!
留下来,就是耗材!
“那杨兄弟你可打算去哪?”
“往东!”
二人低着头,陷入了沉思。
“对了,万总镖头,我有事请你帮忙,不知可否方便?”
万成峻赶紧挤出笑脸,“你说就是了!”
杨庆取出三封书信和一包银子,放在桌上。
“派几个镖师,按照地址,将这几封信送到对应人手中!”
南风郡雷狂、黑山郡陆修白、春水郡方艾人。
“行,没问题,明天我让老袁安排人尽快送!”
万成峻猜测这几人跟杨庆关系还不错,连忙应下。
“嗯,有劳了!那我就先走了!”
杨庆拱手一礼,拉起黑色面巾,身形没入黑暗。
望着杨庆这如同鬼魅般姿态,万成峻面露惊色,旋即露出一丝苦笑。
“老袁,这一刻我才觉得我真的老了!”
袁良成望了他一眼,也是苦笑一声。
“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老了啊!”
...
翌日清晨。
杨大川刚醒来,就看到杨庆坐在他床边的凳子上,脸色顿时有些激动。
“庆哥儿,你...您真的回来了?昨晚大牛跟我说,但是我担心太晚就没去见您!...”
“嗯,无妨!”,杨庆摆了摆手,打断他说话。
“时间有限,我长话短说。很快就要打仗了,村里这时候可以挖几条深点的地道,多屯点粮食,村外修个围墙!”
杨大川沉吟片刻,点头应下。
他知道杨庆成了大人物的弟子,应该没必要骗他。
说罢,杨庆便直接离开。
杨村这么多人,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带一村人走,那不太现实。
提醒已经算是尽到义务了!
随后他便赶到杨三爷家里,他们一家正在吃早饭。
杨村也是现在生活好了,一天可以吃三顿。
以前日子差的时候,一天两顿,一顿是早午饭,一顿是晚饭。
早午饭得是去地里干一阵活才回来吃。
今天早饭是咸菜配米粥,不过几个小的都吃的有点肉。
杨庆到了,杨三爷便喊杨大树给他盛饭。
杨庆拗不过,便接过饭碗。
味道一般,但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吃了一碗,他便放下饭碗,将战事简单说了下。
杨村上百年没经历过战争了,说的复杂他们听不懂。
“三爷爷,我打算带上你们离开,可好?”
杨三爷却是摆摆手,释然道:
“愣娃,我这一辈就在村里,现在年龄大了,也不想折腾了。如果确实有危险,你把几个小的带走就是了!”
杨庆望着杨三爷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只好望向杨大树他们夫妻俩。
杨大树和老婆对视一眼,心情复杂。
故土难离,而且父亲不想走,他们自然是不想走的。
“庆哥儿,我们俩也不走。狗剩就拜托你以后照顾下!”
杨大树也释然的笑笑,牵过狗剩的手交到杨庆手里。
杨庆抿着嘴,苦笑一声,对着他说道:“放心吧!狗剩跟着我,我会尽力照看的!”
狗剩听得懂话,可他到底是孩子,拉着杨大树的胳膊不松开。
“爹,我不要和你们分开,你就跟我们一起走吗?”
杨大树顿时板起脸来,走到门口拿起一根竹条,就在狗剩屁股上抽了起来。
piapiapia~
“怎么着,现在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以后好好跟着你师傅,要是你那天出人头地了,你就对得起我和你娘了!听到没有?”
经历了一顿竹笋炒肉,狗剩还是松开了手,躲在了杨庆身后。
望着狗剩满脸泪水的模样,狗剩的娘亲眼眶通红,但是忍着没流出来。
“以后在外面要勤奋,要孝敬师傅,听到没有?”
狗剩听到娘亲的训斥,狠狠的吸了下鼻涕,连忙点头。
随后杨大树叫来小石头和小馒头的双亲,可小石头的母亲舍不得小石头,杨庆另外就只带了小馒头。
小石头是杨天明的亲弟弟,所以杨天明的母亲还想着让杨天明也留下,可惜杨天明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愿意留下。
杨天明本想劝父母跟着一起离开,可他们和杨大树一样选择留下,他只好放弃。
小馒头是村里的称谓,临走时,小馒头的父亲给她起了个正名,叫杨桃。
只因杨桃家中的院子里有些桃树正在挂果,所以叫这名。
临走时,小石头看着自己的大哥和堂兄妹都要离开,哭闹着要追上去,可惜他的母亲抱着他不让他离开。
撤离的队伍多了两个孩子,两匹马肯定不够,而且最好是用马车。
毕竟小孩子就算被抱着骑在马上,久了也受不了。
所以他打算去清水镇一趟,顺便给孙大夫、大牛他们报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