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名护士,手里拿着病历夹。

谢红艳他们连忙起身,一脸期待地看着医生。

“医生,我爸的情况怎么样了?”,谢红艳急切地问道。

医生摘下口罩,神色平和地说道:“你父亲的情况我们已经评估过了,目前病情稳定”。

闻言,谢红艳几人松了口气。

这时,谢红艳拉着医生走到了病房外,看着周围没人,她迅速将一个红包塞给了医生。

“医生,我爸的事麻烦你多费费心,看看能不能给我爸换一个安静点的病房,最好是单间,费用不是问题”。

医生愣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的将红包放入了口袋中。

“谢女士,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换病房这事确实得看医院的具体情况”。

“你也知道我们医院作为全省最好的医院,病房那是相当紧张的,这事不是我一个普通的医生能做主的”。

医生的声音压得很低,保持着职业的谨慎。

“我会尽量帮你留意,有合适的病房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但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手续”。

“同时,也要确保你们能及时支付相关费用”。

谢红艳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连声道谢:“那就麻烦您了医生,真是太感谢了!”。

医生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不用客气,有时间多陪陪老人,保持他的心情愉悦对治疗也很重要”。

“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

回到病房,谢红艳将医生的话转告给了家人,虽然换病房的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医生的承诺让他们心中的焦虑减轻了不少。

谢红艳的大哥安慰妹妹说:“红艳,别太担心,既然医生说了会帮忙协调,咱们就耐心等待吧”。

夜幕降临,病房内的灯光显得格外温馨而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谢红艳坐在父亲的床边,握着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父亲能够早日康复,远离病痛的折磨。

……

而此时,李达康正在明州饭店,宴请常委副省长曹建辉和交通厅长鲁国强。

宴会厅内,灯光柔和,气氛融洽。

长方形的餐桌上,各式佳肴错落有致,色香味俱全,彰显着主人的盛情款待。

李达康身着深色西装,面带微笑,举止得体,正热情地与曹建辉和鲁国强交谈。

“曹叔、鲁厅长,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敬你们一杯”,李达康举起酒杯,语气中满是真诚与感激。

曹建辉微笑着回应,眼中闪烁着欣赏:“达康啊,你的能力和干劲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上次赵立春书记可是在常委会上都点名表扬了你”。

鲁国强也跟着附和:“是啊,达康县长,你在安江县做的那些工作,我们都听说了,成效显着,给全省都树立了榜样”。

“交通厅这边,只要是你有利于地方发展的项目,我们都会全力配合”。

李达康感激地笑了笑,与他们轻轻碰杯后,说道:“其实,我今天还有一个目的,是想就关安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寻求省里的支持”。

“关安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想通过修建一条连接周边县市的公路,打破这一瓶颈,促进关安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好啊达康,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们呢,看来今天这酒不好喝啊”。

曹建辉爽朗地笑了起来,气氛更加活跃了几分。

他放下酒杯,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不过你说得没错,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关安县的情况我也有所了解,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交通闭塞确实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发展步伐”。

“支持关安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民众脱贫致富,也是推动全省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

接着,曹建辉看向鲁国强,说道:“国强,对于达康的工作,你们交通厅可得大力支持啊”。

鲁国强点头应允,神色坚定:“老领导放心,我们交通厅一定会积极响应,对关安县的交通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最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达康县长,到时候你们县里打个报告上来,只要不超出我的权限审批范围,我这边就没问题”。

李达康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次宴请不仅加深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更为关安县的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支持。

宴会结束后,李达康亲自将曹建辉和鲁国强送上车,目送他们离去后,才转身返回饭店内休息。

……

第二天清晨,李达康便早早起身,乘坐苏武的车前往明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他此行的目的,乃是为了探望郭明先老爷子。

他昨天本来是前往郭明先家中看望对方的,却不料扑了个空。

经邻居告知,才得知原来老爷子因身体不适,在上个星期就入住明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

抵达医院后,李达康找到护士迅速询问了郭明先的病房号,随即步履匆匆地前往。

司机苏武紧跟在他身后,手中还提着精心挑选的礼品。

与谢红艳的父亲不同,郭明先作为退休的正厅级干部,其子郭振华又是在职的余阳市委书记,自然享有医院的高干病房待遇。

高干病房内,布置得既简洁又不失雅致,透着一股宁静与舒适。

到达病房门口,李达康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略显虚弱但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进来吧”。

推开门,只见郭振先半倚在病床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神情专注而投入。

床边坐着一个中年妇女,正是郭明先的女儿郭月,她正细心地为父亲削着苹果。

见到李达康的到来,郭月连忙起身相迎,脸上满是意外与欣喜:“达康,你怎么来了?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