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143章 穿梭阴阳,冰山一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穿梭阴阳,冰山一角。

崔白真无疑是个聪明人,可聪明人想事情往往容易多想。

陈年想做什么,他其实已经说了出来。

只是他不认为陈年的目的就是单纯的将他们聚在丹阳府外的山谷。

山峰之上。

崔白真注视着下面的山谷,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三日了。

三日来,他尝试了多次,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这几日的尝试,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吴道子此时不在这山谷之中。

否则以吴道子的性格,周围这些人根本活不到现在。

崔白真有心强攻,但周围这些人让他不敢轻易动手。

若是监天司的身份暴露出去,他可没有信心从陈年手中逃过一命。

“消息都发出去几天了,也不知道师叔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赶到。”

崔白真皱了皱眉头,他想不明白师叔的逻辑。

那女鬼明显与吴道子关系匪浅,找到了吴道子,还怕找不到那女鬼?

何况从那吴道子在宜阳府招出的鬼神来看,他手上明显有养练鬼神的方法。

崔白真想不明白,但他的师叔们却是明白的紧,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陈年实力未知,当日那鬼神明显未尽全力。

相比那差点隔空将整个监天司外围废掉的手段,一个女鬼,就容易对付了。

只是监天司的人把事情想的有些太简单了,以他们的手段,要想抓沈幼槐远比抓陈年要困难的多。

陈年还有可能没有机会摇人,可沈幼槐只需要一念之间,就能穿梭阴阳。

真正的穿梭阴阳,穿的不是陈年那种以术法维持的阴阳分界、也不是社伯那种处于阳世与法界交汇处的阴土。

而是与阳世一体两面的真正阴界!

一个阳世妖邪鬼神从未到达过的地界!

沈幼槐此时正在这处灰蒙蒙的地界飞快的穿梭。

四周雾气霭霭,死寂一片,偶尔有阴风吹过,搅动雾气涌动,形成一个个诡异的莫名的形状。

沈幼槐时不时的消失在空中,再次出现时,她手中就会多上几片碎衣或者几抹血迹。

“沈姑娘。”

心中泛起的声音让沈幼槐停住了脚步,她虚空行了一礼道:

“见过法师。”

陈年的声音隔空传来:

“这几日你可探出了什么异常?”

沈幼槐闻言四处看过一眼,摇摇头道:

“暂时没发现其他线索,不过监天司已经开始分兵向法师去了。”

“还有云湖的事,另有蹊跷,但猖鬼太多,我没办法近身,听得不太真切,还请法师恕罪。”

陈年坐在城楼之上,看着画卷中山谷的景象道:

“此事本就不是你分内之事,怪不得你。”

“还有一事,需要告诉你知晓。”

说到这里,陈年顿了顿,继续道:

“我未曾问过你的意见,便沈家村拆除,演变成了一方临时的秘境,引诱众人前来。”

“还请沈姑娘见谅。”

沈幼槐闻言沉默了一下,摇摇头道:

“幼槐先前就说过,从先祖接受子孙血祭之时,沈家村就已经不存在了。”

“此事法师做主便是,幼槐心中有数的。”

陈年心中微微一叹,点了点头道:

“此间事了,我自会给你个说法。你且小心行事。”

圆光散去,陈年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舆图之上

山谷周围的局势,在舆图上显示的清清楚楚。

“一十四股大小势力,再加上周围的闲散术士和江湖人士,都能赶上一个小市集了。”

陈年眼睛一眯,闭目存神,这还只是前菜,来的还都是定州就近的新生代弟子。

若是他所想不错,各家长辈到来,估计也就在这几日了。

“我倒要看看,大魏朝绵延十数万里的疆域,你们凭借什么名满天下。”

陈年从不小看任何人,能在通讯条件不便的情况下。

让这么大的疆域人人尽皆知,凭借的绝对不是什么高人传说和炒作。

除了能力和手段,最主要的还是人,而且是大量的人!

传说总有失传的时候,只有无时无刻活跃着的人,才能维持的了这么高的知名度。

以大魏朝的疆域,绝对不是千八百个弟子能够覆盖的了的。

最好的证明,就是监天司魂灯大殿那密密麻麻数不清的魂灯!

解心鸣也好,申宜丛也罢,在定州是云度山和浮华山的门面,一旦回山很可能众多弟子中的一个。

“而且他们所展现的手段,实在太过浅薄了一点,绝对不是山门真正的底蕴。”

陈年瞌目喃喃,第一次见面之时,几只小妖就能让解心鸣手段尽出。

若是山门都是这等水平,早就被不知道从哪来的妖孽给屠了个一干二净,如何还能在做到名满天下。

“一个个毫不犹豫的把我当成云度山之人,若说云度山没有与我展现出来对等的手段,鬼都不信。”

云度山有,那齐名的三山一峰就有,三山一峰有,那些毫不示弱的世家难道就没了?

山门世家都有,那横压天下的监天司和朝廷就更有!

“二十天了,该来的也都该来了,就是不知道你们下了多大的决心。”

没有人知道这些山门世家下了多大的决心。

也没人知道沈幼槐当日无视阳气闯入宜阳府,给这些山门世家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只是这几日,丹阳府的客栈早就住不下了。

走到街上随处可以听到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员往来。

梅清生穿着一身布衣,靠墙坐在一处面摊上,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竹竿上随风招展的绸缎。

那面招牌看起来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却给了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客官,你的面好了。”

一声热情的招呼,打断了将梅清生思绪,将他唤过神来。

摊主笑意盈盈的端着一碗素面,递到梅清生面前道:

“我这儿还有蒜汁,你看还要不要?”

梅清生收回目光,那张阴郁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开口道:

“掌柜的,我看你这招牌的字写的不错,别有一番风格,能否请教一下是何人所写?”

(时间还没有调整好,两章都恢复定时,估计要等到过完上元节了。)

(各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