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360章 四大战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文官人,武官人。

这些掌握着国家核心权力的人却集体领着低工资。

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文官武官大家都在变着花样地贪污捞钱。

沈战登基后对官员俸禄进行了划时代的调整。

无论你是文官还是武官俸禄一律涨到之前的十倍。

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官员的花销问题便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然而对于个别贪得无厌的人来说。

即使他的工资涨十倍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

也就是说这些人会继续贪。

对于这种人沈战可不会客气。

轻者抄家下狱。

重者全族皆斩。

这就是沈战对待贪污的态度。

狠辣,果决,绝不姑息。

沈战用超高的手腕整肃了大明官场。

超过90%的官员因充满人性化的休沐制度和俸禄制度向沈战归心。

官场整顿之后就是对军事的整顿。

在沈战的示意下,右丞相李岩开始宣读朝廷最新的军事政策。

“大明十六省共划分为四大战区。

每个战区设战区司令一名,全权负责本战区的军事行动。

第一战区为中部战区。

总司令为杜寒。

下辖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湖广五省兵力。

征战目标为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

第二战区为东北战区。

总司令为吴三桂。

下辖东北和山东两省。

征战目标为日本、朝鲜和沙俄。

第三战区为东南战区。

总司令为阎应元。

下辖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五省。

征战目标为欧洲五大海洋强国。

具体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兰西。

第四战区为西南战区。

总司令为李定国。

下辖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

征战目标为交趾、缅甸、青海和西藏。

四大战区司令加总督衔,在各自战区有军事独断权!”

沈战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胜他的政治水平。

大明一朝后半段在军事上都有一系列的弊端。

这些弊端总结下来就是:

1、鸵鸟心态,被动防守为主。

结果就是越防守越挨揍,越挨揍地盘越少。

2、习惯性地拆东墙补西墙。

最显着的例子就是明军数次面临彻底剿灭农民军的大优局面。

然后建奴一来就突然调内陆部队去辽东抗击建奴。

导致的结果就是濒死的农民军死灰复燃。

然后给大明造成一万点暴击。

3、军事上严重缺少规划性和预判性。

有很多战争是现在没有发生但未来一定会发生的。

面对这种延迟性战争朝廷是有充裕的准确时间的。

但大前提是皇帝本人和军事主官具备这种预判性。

问:崇祯和他手下的军事主官有这种预判性吗?

答:他们有个Jb!

终崇祯一朝的军事风格都是:

毫无预判,不停地拆东墙补西墙。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明朝四处漏风,直至灭亡。

沈战坐在皇位上笑呵呵地说道:

“别的朕不敢说,但打仗朕肯定是专业的。

我大明的战争形势说复杂那是相当复杂。

说简单那也是相当地简单。”

李岩让人在皇极殿的墙壁上展开一幅大地图。

沈战招手让朝臣们都聚到地图下方来。

待朝臣们在地图下方围成半弧形之后沈战才开口说话。

沈战手里拿着一根长长木棍,他一边在地图上比划一边讲解大明的战争形势。

“众位爱卿知道朕为什么要将大明划分为四大战区吗?

因为往简单了说我大明的敌人主要就是集中在四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的敌人就是西边和北边的蒙古人。

他们占据了蒙古草原、西域、甘肃、宁夏等地。

朕用一个中部战区打他们足够了。

十年之内以上这些地盘全都会划入我大明的版图。”

“哦~~!”好多大臣瞬间悟了。

貌似大明西边和北边还真就是这么一个战争形势。

你也别管这那滴,只要彻底消灭了蒙古人。

什么草原、西域、甘肃、宁夏。

那还不全都得回归大明的怀抱嘛。

中部战区的使命就是击败所有的蒙古汗国和部落。

只要完成了这一战略目标。

那么未来N多年西北再无大的战事。

大明的地盘也将实现质的飞跃。

增幅600万平方公里,想想都让人觉得美妙。

这就是沈战常挂在嘴边上的军事预判性。

虽然大明现在没有跟蒙古各汗国、各部落开战。

但是双方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大明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呢?

答案:是!

集合中部战区五个省的全部实力筹备与蒙古人之间的战争。

这就是沈战的安排。

“陛下不愧是军事上的天才啊!”

“什么天才,请叫陛下战神!”

“陛下在军事上素有先见之明!”

面对大臣们各种吹捧沈战脸不红心不跳。

大臣们说得都是实话,朕受之无愧,啊哈哈哈!

待大臣们抒发完内心的感慨之后沈战指向了东北地区。

“东北方向上的敌人有三个。

分别是朝鲜、日本和沙俄。

朝鲜实力弱小,但很懂得生存之道。

这个国家的高层内里很无耻,外在却很是隐忍。

他们一直以大明的附属国自居。

实则根本就不缺乏狼子野心。

既然朕坐上了这个位置,那么吞并朝鲜便势在必行。

再来说跟朝鲜隔海相望的日本。

这个国家人口众多、军事不弱,倭寇多出于此。

日本岛地势狭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他们天然拥有对外扩张寻求土地的动机。

因此大明和日本之间早晚有一战。

最后说这个沙俄。

它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大国。

沙俄统治者最大的爱好就是抢邻居的地盘。

大明的东北省恰好就是沙俄的邻居。

所以双方早晚有一战。

由于沙俄的主力部队正在欧洲那边跟挪威人和芬兰人作战。

所以他们大举进攻东北还要拖上几年。

而这几年正是我大明全力发展东北经济积极备战的好机会。

考虑到东北一个省有可能扛不住如此多的压力。

所以朕才将山东省划归到东北战区。

合两省之力对抗日本、朝鲜和沙俄勉强够用!”

坦白说哈,大部分文官都是不知兵的。

如果没有沈战细致入微地给他们讲解东北地区的战争形势。

大部分文官都是纯靠想象来判断东北地区的战争形势。

现在沈战把事情说得非常明白了。

第一,朝鲜看上去一直在装孙子,实则憋了一肚子的坏水。

既然老子当了皇帝,那么这个恶心人的国家朕肯定是要灭掉的。

第二,日本人口多而地盘小,简直就是天崩开局。

他们出于对地盘和资源的强烈诉求是一定会发起侵略战争的。

大明这个邻居怎么躲都不可能躲得开。

所以还是早点做好跟日本开战的准备吧。

要是能先发制人弄死对方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三,沙俄是谁,那是会吃人的北极熊。

你要不想让他吃掉就得早做准备。

北极熊的爪子伸过来了。

然后大明一刀将它的爪子砍断。

那么双方才能相安无事。

否则,嘿嘿,北极熊能把你吃个干净!

沈战的解说过后,东北地区的战争形势骤然明朗。

个别爱犟嘴的朝臣想瞎逼逼都找不到机会。

为什么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朝堂上天天吵架。

因为崇祯自己都搞不明白沈战说这些事情。

朝臣们慢慢理解了【开明帝】这个称号的深层次含义。

君主本身是个明白人。

下面的官员想糊涂都难。

沈战这位皇帝陛下指出了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的官员除了一丝不苟地执行貌似没有太多的选择。

如果崇祯一朝都能这样高效的处理国事。

那么建奴、农民军、地方军阀这些问题估计早就被解决了。

不是问题太棘手。

而是解决问题的人太无能。

这就是大明灭亡的本质原因。

好吧,这一世的大明并没有灭亡。

因为沈战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