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原土默特部的牧场所在地。
后世的这里叫包头市。
此时的这里已被上万顶军用帐篷所覆盖。
这些帐篷全都被一座防卫森严的军营保护起来。
大明工部的人员已在沈战指定的位置上画出了风城城墙的轮廓。
按照规划,风城将被建设成为一座边长六里的正方形军事要塞。
这座要塞的选址非常刁钻。
一旦它正式投入使用便可以将河套平原、陕西、山西、北直隶全部挡在身后。
今后谁再想从北方袭扰大明。
不好意思,攻克风城先。
否则来犯之敌便会遭遇来自风城的背刺。
主帅营帐之内,高文采高居上首。
一群文武官员分列两侧。
相关人等正在向高文采汇报风城的筹备情况。
最先出列汇报的是副将刘志勇。
“报总兵大人,风城工地现有九万八千人。
含龙腾军两万人。
京军一万人。
各类工匠三千人。
汉族苦力五千人。
日本奴隶六万人!”
帐内众人全都听得热血沸腾。
建一个军事要塞出动近十万人。
也就是大都督府能搞出如此大的场面。
在人力、财力、物力充足的情况下。
一座举足轻重的军事要塞很快就会拔地而起。
高文采深感责任重大,他的脸上无半分笑容。
“军营、工地和粮道的护卫工作是否安排到位?”
刘志勇:“全部安排到位!
军营的防卫由白大勇将军负责。
这里的兵力有一万人。
工地的防卫由李友将军负责。
兵力同样是一万人。
粮道和外围巡防由赵云亮将军负责。
共计出动七千骑兵。
另军营内还有三千骑兵作为机动兵力!”
“嘶!”帐内众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建一个军事要塞而已。
光是卫戍部队就出动了三万人。
这也太豪横了吧。
其中一万人是高文采自己拉起来的骑兵营。
另有一万人是李友的步兵三营。
这是龙腾军中的绝对精锐。
最后是白大勇带过来的京营一万人。
这支队伍是史可法派出来拉练的,暂时归高文采指挥。
漠南蒙古上的草场几乎被龙腾军烧了个干净。
方圆千里之内都没有敌人存在。
那么眼前的三万卫戍大军便有点奢侈了。
“嗯!”高文采微微点头。
别人怎么想高文采不管,反正他就是要给风城工地提供顶级的防卫力量。
第二个站出来汇报的是军需官韦斌。
“负责给大营运送粮食的是长平商号。
长平商号送来的第一批粮食为九万石。
这批粮食够大营里的人吃上三个月。
今后每个月长平商号都会按时送三万石粮食过来。
大营这边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
“除粮食之外其它的物资有问题吗?”高文采问道。
军需官韦斌的神态略显轻松。
“没有,运输的大头就是粮食。
其它的都是小问题!”
见补给线没啥问题高文采又看向了工部主事秦学。
后者出列汇报道:
“我这边现在主要是干两个活儿。
一部分工匠带着两万日本奴隶挖地基。
另一部分工匠带着剩下的三万多苦力修水泥官道。
等水泥官道修通了京师的物资就能快速运送至风城。
到时候盖城墙的速度会很快!”
“有无困难?”高文采问道。
“苦力十分充足没有困难!”韦斌轻松地说道。
“嗯!”高文采略感心安。
等地基打好了,水泥官道也修通了。
这风城的工程就该进入高速期了。
高文采环视帐内众人。
“所有人都不要松懈。
大都督下了死命令。
一年之内风城要塞必须投入使用。
如果工期延误相关人等皆要受到处罚,明白吗?”
“明白!”下面的文武官员齐声答道。
“散!”高文采轻挥手臂。
众人散去,高文采单独留下了李友。
“总兵大人有事?”李友问道。
高文采指着地图说道: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漠北的喀尔喀三部。
他们的部落距离风城工地大概三百里。
虽然喀尔喀三部袭扰我们的几率不是很大。
但本将依然不想冒险。
李将军务必时刻做好接战准备。
一旦对方的骑兵过来你不需要跟我请示。
直接就让火器部队开火!”
“末将明白了!”李友抱拳说道。
“嗯!”高文采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沈战给高文采内定了一个蒙古省总兵的职务。
而沈战给高文采的考题就是一年内把风城要塞给立起来。
在这个项目上高文采可谓是如履薄冰。
工地的西面和北面都有蒙古人。
高文采当真是一刻都不敢松懈。
河套平原。
这里是漠南蒙古地界上唯一没有被沈战烧掉的地方。
大明第一养马地。
沈战自然是不舍得烧掉的。
此时的河套平原已经被一支明军占领。
这支明军的主将是程龙。
程龙曾经是左良玉的手下,后因反应够快投降了沈战。
沈战给了程龙五千精锐骑兵。
这些精锐骑兵是张鼐的骑兵二营分出来的。
张鼐的兵源缺口会由黑明孝的预备役营给他补上。
马匹方面,沈战给了程龙一千匹种公马和三万匹母马。
正常情况下,程龙每年可以给沈战输送两万匹马。
同时程龙手下的马群数量还能良性增长。
偌大一个河套马场只有骑兵还不够。
骑兵是打仗的,不是干活儿的。
因此沈战又给程龙调拨了两万名日本奴隶和一千蒙古女人。
蒙古女人都是养马的好手,属于技术工种。
两万日本奴隶包含男女奴隶各一万。
他们就是单纯的杂工了,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由这些奴隶来干。
一个两万六千人组成的马场就此成型。
今后沈战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养马基地。
在这个基地的支持下龙腾军对马匹的需求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有很多人私下里质疑沈战放火烧草场的行为。
草场全部烧掉漠南地区的大片土地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沈战早就听到了这种风声,但是他懒得跟那些无知的人争辩。
后世的内蒙古是华夏四个耕地面积过亿亩的省区之一。
这里是华夏若干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1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用来养马、牛、羊。
这在沈战看来未免也太浪费了。
等风城要塞建成之后。
漠南地区就会被要塞和燕山防线夹在中间。
到时候沈战就可以向该地区大量移民。
然后大刀阔斧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种植。
这些规划沈战没跟任何人说过。
说了这里的人也不一定能听懂。
先掌握军权,有了军权就有话语权。
到时候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强制推行这些东西即可。
沈战心中的世界很大。
他会一点一点地将心中那个世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