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154章 抛砖引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门外一阵闹哄哄。

“学生要面见君上!”

“叫内阁出来说话...”

国子监学子言辞凿凿,静坐了几天,今日终于忍不住了。

这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搞变相版叩阙,有脾气你就绝食啊。

可所谓的静坐,同大明文官一个尿性,一百多监生两百多人伺候,到了饭点时,午门前比酒肆还要热闹。

各家家仆送来美味佳肴,少数寒酸者自然被同窗邀请,跟着打了几天牙祭。

不多时,终于有人跨出午门,总算等来了希望。

“陛下龙体有佯,尔等在此惊扰君上,生员不议政,尔等当祖制乃耳边风吗!”

两三百东厂番子与锦衣卫,簇拥着曹化淳、李若链,老曹怒斥监生,一副凶神恶煞。

“叫内阁来说话,新税制不得人心,此政令定是内阁蛊惑君上!

带这么多人作甚?要抓我等吗?大明学子心怀苍生铮铮铁骨,不怕你等鹰犬!”

老曹心中极度不爽,苟日的,大放厥词说内阁进谗言,还骂老子,可谓其心可诛。

此种举动哪里是对他们不满,这群人就是文官手中的枪,一切矛头实则都指向天子。

“哼...”曹化淳咬牙切齿,不想与这帮龟孙浪费口舌。

“内阁诸公到!”

孙承宗、范景文、李邦华、毕自严从里面走出来。

“孙阁老,小生要与你辩论...”

“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否想效仿秦之商鞅,甘当我朝张江陵?你这样会尸骨无存遗臭万年!”

“...阁臣与六部尚书发文批判士绅,你们就不是士绅吗?你等是在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毕阁老,你就任户部尚书这么多年,难道不知新税制乃饮鸩止渴吗,难道不知士绅乃王朝根基吗!”

“李阁老,天子将御史言官悉数下放地方,你乃内阁重臣兼左都御史,接任后为何不劝谏君上!”

“范阁老,你和首辅独揽军机,是否要让大明走上穷兵黩武之路!”

“......”

一众监生叽叽喳喳,扯着脖子朝四个老臣直嚷嚷。

都说大明虽黑暗,却是历代言路最开明之朝,这方面还真一点不假。

试问有几个朝代敢这样以下犯上?又有谁敢像几百年后的狗仔队那般质疑中枢?

天下文人与士大夫被惯坏了,利用此等仁政干坏事者在本朝举不胜举。

孙承宗一副无动于衷,面部不悲不喜,等监生们闹得差不多了,才出言大声训斥:

“尔等饱读诗书,就只学到擅议朝政?不在国子监好生读书,跑到此处静坐数日,尔等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什么心系苍生,什么王朝根基,尔等才是阻止大明重迎曙光之恶徒,破坏我大明复兴之路,其罪当诛!”

孙首辅声如洪钟,充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不容抗拒的威严。

“首辅大人此言差矣,士绅就是王朝根基,太祖都轻商税轻田赋,你们这样做,岂不是于太祖颜面不顾!”

一个监生言辞凿凿,一副浩然正气。

“哼,你这后生还好意思提太祖,那本阁问你,太祖允许你等生员妄议朝政了吗!”

孙承宗高声反击。

“你...你...”

那家伙就一愣头青,看模样早都被酒色掏空身子,一时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要讲辩论,孙承宗绝对是个诡辩高手,再说无论提祖制还是现状,这群家伙根本找不出合适理由,最多抓着士绅根基这一点不放。

可如此观点真站得住脚吗?我信你个鬼!

孙承宗不想将口舌继续浪费在愤青身上,很不耐烦地说道:

“别跟本阁胡搅蛮缠,被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或者干脆同流合污,尔等就是群自私之辈,本阁都为你等感到脸红!东厂锦衣卫何在!”

“下官在!”

曹化淳、李若链拱手。

“将此等枉法之徒拿下,捉至镇抚司问罪!”

“遵命!”

“孙承宗,你这妄臣,今日之举定会让你臭名远扬!”

“内阁就乃奸臣之辈耳,我大明危矣!”

“......”

番子与锦衣卫连忙上前,一个个像拎小鸡子似的,百多监生没几下就被全数控制。

想反抗的人没几个,似乎就等着被抓,大多数都一副视死如归。

若是数年后满清鞑子来了,他们能够这样,还真可以点个大大的赞。

可惜身心极度自私自恋的大明文化人,对外干啥啥不行,对内都是一根筋且心怀不轨。

“李指挥使!”

“下官在!”

“北边战事举步维艰,圣上龙体欠安,监生闹事数日国子监却毫无作为,将祭酒倪元璐等国子监官员捉拿,以儆效尤!”

“遵命!”

监生们安静了,首辅刚才说战事似乎不顺?那简直不要太好了。

背地里的暗涌早就想把事儿给闹大,他们正翘首以盼监生被抓呢,这样就可将矛盾进一步激化,就不单单是啥新税制的问题了。

而是你内阁欲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怂恿皇帝北征,皇帝两件事情上放之任之,加上战事不利,完全就是动摇政权之根本。

皇帝不是龙体欠安吗?头两天上朝日都没有上朝,巴不得他老人家病情加重。

我等可是大明栋梁啊,除了心忧天下,更会趁你病要你命。

我等也不介意清君侧,武斗不行就先用嘴巴淹死人,只要掀起舆论风波,正义之师也会随之而来,你老朱家可是有先例的。

内忧叠加外患,到时候就剩下八个字: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可惜他们哪一根脚趾头在动,早都被人了然于心,正等着一帮乱臣贼子往里头钻呢。

皇帝北边战事收获颇丰,将从本质上提高君王及内阁权威,又有一支钢铁军队,要搞事情,尽管放马过来!

或许当宣府真实情况曝光的那一天,他们都会懊恼不已,甚至感到极度绝望。

就这样,接连几天的静坐事件告一段落,监生们自我感觉良好,似乎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留守大佬们的感觉与其差不多,胜利也在朝着他们招手。

图谋不轨者抛出监生这块烂砖头,背后那群自嗨的白玉想必悉数来到台前。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京师乃至各省这出大戏,越来越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