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时候就有人说了,朱祁钰既然都把朱祁镇这位太上皇给接回来了,咋还怕朱见深跟朱祁镇待在一块儿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从朱祁钰是怎么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的过程,就能看出端倪了。
由于朱见深这个太子之位,那可是禀告过宗庙,又经过朝臣们一致认定确立下来的,朱祁钰想要废掉,不得不谨慎行事。
朱祁钰先是试探了颇有资历的太监金英,说道:“七月初二日,是东宫太子的生日。”
金英立马回应道:“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
要知道,前者是朱见济的生日,后者才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日。
这初步的试探,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朱祁钰只好隐忍了一阵子。
但他还是不停地进行试探,甚至不惜去贿赂朝臣,期望他们在储君的问题上能够站在自己这边,最后总算是换来了朝臣们的默认,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朱见济并非汪皇后的儿子,因此她坚决不同意丈夫的这种做法。她气势汹汹地争辩,随后就被废了,还被打入冷宫。
瞧瞧,朱祁钰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过程够坎坷的吧,还搭上了一位皇后呢。
那要是把朱见深送到南宫去,估计夺门之变来得会更快。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朱祁钰软禁朱祁镇这件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默认了的,毕竟朝堂上的众人也都是聪明人,谁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去接触太上皇。
可要是把朱见深送进去,那有心之人就会打着觐见太子、教导太子的名头进出南宫,这不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所以哪怕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废了,他依旧还是被软禁在宫中,而孙太后和朱见深的母亲,这会儿心思全都在朱祁镇身上。
那年仅六岁的朱见深在这深宫内苑之中,已然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虽说宫中之人不敢对他有所怠慢,可年幼的他却无法得到正常的关怀。
就在这时,万贞儿出现了。可能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皇帝的宠妃应该是肌肤白皙、容貌秀美、身材高挑,声音清脆婉转如同黄莺啼鸣,但是关于万贵妃的记载却是 “貌雄声巨,类男子”。
倘若这个记载是事实,那朱见深的深情形象,就更让青鸟钦佩不已了。
当然啦,现在更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朱见深从小就离开了父母,所以万贞儿填补了朱见深缺失的母爱,表示朱见深有恋母情结。
但不管怎样,朱见深和万贞儿携手走过了一生,而且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在这深宫内院之中,一杯茶、一朵花,都有可能要了朱见深的命。
万贞儿在朱见深被废的时候,到底是如何保护朱见深的,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绝不是简简单单一句恋母就能解释清楚的。
当然了,《九重紫》中虽说借鉴了大明作为背景,似乎也借鉴了朱见深和万贞儿的人物形象,但是朱见深和万贞儿之间的感情,应该没有《九重紫》中皇帝和万皇后那般充满勾心斗角。
公元 1464 年,朱祁镇驾鹤西去,庙号英宗。
朱见深登上皇位,便着手给自己父亲收拾那一堆烂摊子。
朱见深即位之后,立马为于谦平反冤狱,还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而且他全然不顾朱祁钰曾经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过往,以德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追谥其为 “恭仁康定景皇帝”,重新修建朱祁钰的陵寝。
他的这一系列举动,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称赞之声。
朱见深任用李贤担任少保、华盖殿大学士,内阁大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真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相对比较清明。
由于有这些名相从旁辅佐,再加上上述的一连串举措,朱见深在即位之初,是以一代明君的形象示人的。
那为啥朱见深,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变成了昏君的形象,万贞儿也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妃呢?
这是因为朱见深在成化三年(公元 1467 年)和成化十五年(公元 1479 年),先后两次发兵征讨建州,在历史上这被称为成化犁庭。
大家一听到建州这俩字就心里有数了,毕竟大明之后的清朝是努尔哈赤建立的,而努尔哈赤正是出身于建州女真一族。
那清朝修订的明史,朱元璋都被描绘成了鞋拔子脸,更别提朱见深了!
朱见深父子的事情就讲到这里了,大家下期再见!】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看着朱见深登基后的一系列表现,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朱见深行事才是人君所为,就是这后宫有点奇怪。”
朱标在一旁笑着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和自豪:“看来四弟还是将父皇的教导记在了心中,并且我大明子孙并不都是朱祁镇这样的人物。”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随后开口道:“朱祁镇这样的君主有一个就是大明不幸了,难道大明还能有比他更奇怪的皇帝嘛!”
这时,青鸟讲到“成化犁庭”,朱元璋看着画面上那张鞋拔子画像,心中一惊。
他忽然站起身来,手颤颤巍巍地指着画面,声音中带着一丝震惊和不解:“这是何人?”
一众大臣都不敢说话,气氛凝重。
朱棣却不怕死地来了一句:“父皇,直播上说这是您。”
朱元璋勃然大怒,声音如同雷霆般震耳欲聋:“胡说,咱要是长这样子,你母亲还能看上咱!!!”
······
明太宗时空
朱棣盯着直播画面上出现的“努尔哈赤”“建州女真”等字样,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怒火中烧。
他猛地一拍龙案,声音如同炸雷般在大殿中回响:“朕原本以为大明之后乃是中原子民所建的新朝,没想到居然是女真人!”
他转身看向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怒喝道:“太子,朕欲发兵,铲除这建州女真,国库可足?”
朱高炽见状,心中一凛,连忙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和坚定:“若是只用十万大军,国库尚可支撑。”
朱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断然道:“好,就十万大军,朕一定要将建州完全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