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初二,贺兰前去工商局张局长家拜年。

她到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张局长家一个客人都没有,张局长的爱人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碌,女婿和张局长在下象棋。

见来的是贺兰,张局长便朝厨房喊道:“小贺来了,再加两个菜。”

张局长爱人擦着手笑容满面从厨房里出来,牵起贺兰的手就念叨:“年前你给我买那件貂皮大衣又暖和款式又好看,老多人相中了,总有人问我从哪儿买的。”

贺兰一惊一乍,“您没答应帮忙买吧?实话跟您说那是我们厂东北的业务员在边境地区买的,老毛子的货,要想买可没那么容易,得凭运气。”

“我就说吧,小贺手里就没有便宜货。”张局长笑呵呵使小卒子过河,老神在在道:“下回可不能再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了,让人看见不好。”

“什么好不好的,再说那东西也没贵重到哪儿去,我们业务员说她拿两箱辣条换的,主要是这个运气不好碰,不是天天有。您要相中的是咱国内的货怎么都好说,东北有的是,随便买,也不贵。”

“这是原则问题,不行就是不行。”张局长趸眉不赞成道。

贺兰当着张局长爱人的面朝他翻白眼,逗得张局长爱人禁不住拍她的后背,“不说了,你先坐,咱们马上就开饭。”

贺兰将外套挂好,跟翁婿俩闲聊几句,起身来到厨房。

张局长的女儿在卫宁一所高中教书,丈夫也是同校的老师,夫妻俩有个读小学的女儿,今年夏天就要升初中了。

贺兰记得听张局长爱人提起过,女儿和女婿的工龄还不够,满打满算今年才够资格分单位福利房,谁知道赶上去年什么都改革,生生把学校福利房也给革没了,小两口有个窝的梦想彻底破灭。

去年贺兰在卫宁偶遇张局长爱人时,她正陪着女儿看房,准备首付一套小两居学区房,方便孩子入学重点初中,也不知道买到没有。

“没有,地段好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是好学区,一来二去没有相中的就耽搁下来了。”张局长女儿文质彬彬说道。

贺兰跟女儿讲究人家爸的不是,“这外公怎么当的,也不说出把力?”

母女两个一起摇头,张局长爱人玩笑道:“死脑筋一个,他那口条可值钱了,轻易不肯张嘴。”

“他不张嘴怪他,您得心疼外孙女啊。”

“我怎么不心疼?我那点工资全都贴补给他们小两口了,这还不够呢。”

“早说啊,我这有便宜的。”贺兰双手放在张局长爱人的肩膀上,“学苑小区,师大附中学区房。”

张局长女儿没有母亲稳重,惊喜之下不小心将锅铲碰掉在地上,立刻引来张局长扬声询问。

“没啥事儿,您接着下您的象棋。”扭回头贺兰平静地继续说下去,“八十平三室一厅的新房,去年五万块买的,便宜一半卖给你。”

张局长女儿惊愕当场,张局长的爱人眼疾手快将厨房门关了个严严实实。

“这……我不能,不能,我爸他……”张局长女儿下面的话淹没在母亲灼灼的目光当中。

“这房子房主是我弟弟,买家是你,跟张局长有什么关系?”贺兰轻描淡写地说:“我实话实说,这房子留在我手里看着闹心,你们不知道,去年冬天我们姐弟在那里被人绑架,要不是警察来得及时,重新投胎的我怕是都要过百天了。”

母女两个同时抬起惊讶的面孔,“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起过?”

“没出事儿就不值一提,咱还是说回这房子的事,我和我弟都对那房子有心理阴影,轻易不敢去住,刚好年前我在卫宁又买了一座四合院,所以这套房子我就想卖掉。”贺兰看看女儿再看看母亲,“帮帮忙吧婶子,就当帮我解决一块心病。”

张局长女儿将上下唇换着咬来咬去,神色间满是踟蹰。一再深呼吸后她实在不敢接受贺兰的这份好意,一咬牙忍痛便想拒绝。母亲却忽然一把将她推开,压低声音对贺兰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咱们都悄悄的。”

“听您的。”

午饭开席,六个人吃饭张局长爱人愣是做了一桌十二个菜,凡是拿手的她全部端到贺兰面前,连外孙女都忽略了。

张局长没觉出哪里不对,吃饭间隙还不忘问一问贺兰工作方面的事。贺兰今天主要就是为工作上的事来的,于是顺水推舟将乡里要求两厂合并的事说了。

她一脸义愤填膺,“您说哪有这个道理?我们好好一个厂子不让发展,还让我们把业务分摊给别人,凭什么呀?”

“做法的确欠妥。”张局长一锤定音,还不等贺兰附和他又说道:“但也可以理解。”

“理解什么?把你的工资给别人你乐意?”张局长爱人夹一个鸡翅到贺兰碗里,反过来白眼张局长。

“不是一回事,不能这么说。合并重组是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改革之后才更加有利于厂子发展。只有厂子的规模壮大了,外资才能看见你们,这对你们来说是好事。”

贺兰一愣,怎么也没想到张局长跟乡里居然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外资看见?我们厂自己干的好好的,干嘛非得攀外资这个高枝儿呢?”贺兰向张局长袒露心中的费解。

“你应该知道国家一直在积极努力想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吧?wto开出的入世条件里面就有关于外商投资的相关条款,现在人家外资来了我们当然要给对方创造便利条件,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的诚意。”

“老话讲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资有成熟的人才和技术,还有高效优良的生产线,来国内投资建厂是好事,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机会,还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

“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是能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总不能还跟清朝一样靠卖茶叶和瓷器过日子吧?那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张局长一番尊尊教诲令贺兰愣了许久,久到她已经完全消化了对方的话,却始终没能想到任何一句能够与之对答的话来。

她悲哀的发现,原来在上位者眼里真的只有大局再无其他。更悲哀的是,从三十年后穿越而来的她知道,钢铁般的事实证明张局长的话没有错,一个字都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