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率领四百众,与率领一千四百众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别的不说,单是张虎在前面讲话,站后面的绝大多数人就听不到。

为方便传达军令,谋士范布提议设立传令兵。

别说,一帮泥腿子凑起来,倒也有模有样,虽没读过兵书,缺乏经验,但摸索之中,倒是能激发灵智。

祁六被选中,成了传令兵。

大战在即,即便是张虎也顾不得享受,私厨什么的也不要了,统一大锅菜。

若非肖老头腿脚不便,行动缓慢,估计也得领上一份差事。

最初,祁六认为传令兵这个活儿很好干。

不就是传话嘛,主公说啥就传啥得了,只要别走样就行。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帮泥腿子的领兵水平。

套用肖老头的话说,这一座山头啊,就只能有一只老虎。

张虎、翁同海、王老八一个头磕地上,互称兄弟,由此壮大队伍,倒是在乱世中做大事的好办法。

但长幼尊序,权高职低,却是需要分个清楚明白的。

三人显然没认识到这一点。

而这也就导致,总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

就比如刚刚,李尚李将军把祁六叫到跟前,让他去通知王小臭,让其将绊马索领回去,回头打起来用得上。

王小臭是王老八的儿子,结为盟军后,忝做头领职位,手下管着二百来号人。

于是祁六领命去了,一路小跑,前往后营。

将事情一说,王小臭表示明白,当即点卯选人,准备将善用绊马索的兵丁挑出来,成立一支专门对抗骑兵的奇兵。

眼见如此顺利,祁六也就高高兴兴回大帐复命。

哪知刚到跟前,翁同海的兄弟翁同硕,便冲他招招手,旋即吩咐去知会卢秀,让他带人领绊马索。

祁六都懵了。

心说哪有那么多绊马索?

不是让王小臭来领的么?

人家连队伍都选出来了!

为免出现纰漏,他赶紧说明情况。

谁知翁同硕眼睛一瞪,张嘴就骂:“他李尚算个什么东西!绊马索可是从我吴子屯运来的,他倒是惦记上了!想当这个家?我呸!”

骂完,转身入帐。

不一会儿,里面就吵吵起来。

动静闹的很大,祁六搁外面,就听里面噼里啪啦的摔东西。

王虎、翁同海、王老八三人被惊动,赶紧过来查看情况。

若非拉架拉的及时,翁同硕就要与李尚动刀枪。

这让刚刚结拜的王虎、翁同海很尴尬,自觉脸面过不去。

为维持结盟关系,二人大发雷霆,一个训斥亲弟弟,一个大骂属下。

这才将事情平息。

类似的事儿,接连发生多次。

每一回,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上的安排,一旦不是三位主公共同点头同意的,保证会出乱子。

以致祁六都学聪明了,传令前先问清楚,是哪位主公下的令,一旦不是他们,而是其余人的想法,他连步子都懒得迈,省的浪费力气。

甚至,他都看出来这样下去不行,会让军队失去灵活性。

同样察觉出问题的,还有三位主公的谋士们。

他们也认为,是时候尽早确定分工,以免开战后出现混乱。

于是祁六再次得到命令,去将各大头领全部叫来,开一次职位分配的大会。

这边正开会,有探马从营外赶来,带来一个重大消息。

冲世凌与常胜侯,在今日巳时左右,于狭尾湖展开激战。

消息传来时,尚未分出胜负。

不过张虎三人的看法,却是出奇一致。

尽管胜负未分,但在他们眼中,常胜侯肯定不是冲世凌对手。

正所谓时间不等人,若不趁此机会,直袭空虚的城池,这一大帮人可就白凑一堆了。

当下,职务分配的会议迅速进行。

待会议结束,三位主公同时下令,兵发南郡!

……

祁六背着巨大藤盾,跟随由李尚、卢秀率领的二百人队伍,绕过干涸的狭尾湖,在成片成片的芦苇荡中前进。

他心神不宁,脑中不断思考着对策。

‘盟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三位主公亲自率领,前往大康城。

一路就是祁六所在,前往南郡的队伍。

这法子是范布提出来的。

据说此人曾是某村的教书先生,识文断字,很受张虎器重。

按道理讲,这样的人物,祁六肯定没法比。

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样分兵不应该 。

尽管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不过战略的对与错,祁六无法确认,所以也没往心里去。

之所以这一路魂不守舍,完全是没能与三位主公同行。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没法以保护主公的幌子,来保护自己了。

怎么办?

离开前,没能与肖大爷碰上一面,这种情况之前可没有过预案呐!

祁六泛起愁。

夜晚来临之时,众人尚未走出芦苇荡。

卢秀下令就地休整,但不允许生火。

因为此地距冲世凌、常胜侯的战场太近,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目前无从得知,未免被发现,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小心为妙。

祁六躺在芦苇里过了一宿。

盘算来盘算去,他决定将原本‘誓死保护主公’的言辞,换成‘誓死保护将军’。

嗯。

这样挺好。

祁六觉得没啥毛病,估计可以蒙混过关。

待到第二日天明,队伍早早出发。

赶在午时左右,来到了南郡城外。

一群人没敢靠近,只远远观瞧。

但见城门高吊,严禁进出,由此推断,狭尾湖的恶战应该尚未停歇。

这一路,李尚一句话都没说,心里憋着一股气。

在职务分配的大会上,他因不善言辞,没能争取到领兵权力,只能沦为卢秀副手。

这让他心生不甘。

因此一见南郡在望,便迫不及待的下令攻城,想立下头功。

卢秀制止了他,反让队伍就地隐蔽,听候命令。

李尚自然不满,吵着骂对方是否胆小,没点尿性。

卢秀也不着急,反笑吟吟说道:“李兄莫急,这城门如此防范,必是常胜侯出发前有所交代。贸然进攻,仅凭二百余众,绝难取胜。”

李尚颇不服气:“那你在这等,就能攻下了?!”

卢秀不紧不慢道:“李兄稍安勿躁,且让某仔细想想。”

急性子遇上了慢性子,偏偏对方还比自己职位大。

还有比这个更憋屈的吗?

李尚无可奈何,烦躁的原地踱步。

反观卢秀却没任何表情,只是望着远处的城门若有所思。

众人这么一待,便是一下午。

眼看黄昏将近,卢秀依旧没有攻城打算,李尚算是炸了锅,劈手抓住对方衣领,质问其是何居心。

卢秀也不恼,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夹任何情绪的说道:“李兄,某已找到拿下此城的办法,只是,尚需一个契机。”

“什么契机?”李尚惊讶松手。

卢秀道:“城门放下的契机。”

李尚差点没气死,瞪着两眼咆哮:“你觉得可能吗?!平白无故,它能放下城门?!”

卢秀只是笑笑,没再解释。

此时,天色已入黑。

远处城门燃起火把,映得四下通明,纵使离得老远,也能瞧见兵丁在城墙来回走动。

忽的。

后方传来阵马蹄声。

大道上有一骑疾驰而至,直奔城门方向。

卢秀身躯突颤,旋即反应过来,扬手大叫:“快!截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