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启人性洞察之眼,审视现实江湖

在我们年幼之时,常常沉浸于武侠电视剧的世界,那时的脑海中仅有两种角色:英雄与坏人,认知简单而纯粹,认为事物非黑即白。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们逐渐领悟到,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武侠剧那般界限分明,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坏人。

老子曾言“水至清则无鱼”,事实上,这个世界除了黑白两端,还存在着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而这个看似模糊的灰色地带,往往蕴含着成功的关键要素。

不妨思考一下,为何在市场的浪潮中,众多创业者会遭遇失败呢?

多数人是由于内心对心安理得和良心有着执着的追求,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会倾向于坚守道德准则。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一下爱迪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他实则是一个颇为现实的生意人,许多专利并非源于他自身的发明创造,而是通过购买所得。并且,爱迪生一生都深陷官司的困扰,从这一现象背后,我们应该能够察觉到一些深层次的意味。爱迪生的这些事情在国外几乎是人尽皆知。

此外,很多成功人士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自己的成功之道,对于这些说辞,我们切不可轻易相信。我们真正需要学习和探究的,是他们最初的第一桶金究竟是如何获得的。为什么人们常说很多老板都存在所谓的“原罪”呢?原因往往就在于他们在获取第一桶金的过程之中。

人性中的嫉妒之毒

人们往往宁愿目睹陌生人过得顺遂如意,却难以忍受身边之人比自己优秀。当碰到外人生活优渥,或是那些远超自己的人时,常常会心生羡慕、满怀崇拜,甚至不惜阿谀奉承;然而,一旦身边的人境遇良好,哪怕只是稍稍胜过自己,嫉妒与仇视便会油然而生,恶意也随之浮现。大多数人的痛苦并非源于自身的贫穷,而是看到身边的人超越了自己,进而陷入痛苦的深渊,这般行径愚蠢至极,甚至连猪都会嗤之以鼻。

在此讲述一则发生在四川的真实事件。有一对夫妻,二人感情极为深厚,然而在长达12年的时光里,他们接连遭受沉重打击。这12年间,他们每生育一个孩子,不出3年,孩子便会毫无缘由地不幸夭折。前面三个孩子,有的死于口吐白沫,有的则因急救无效离世。当他们竭尽全力、倾注所有心血照顾第4个儿子时,悲剧依旧未能幸免……2008年,这个尚不满三岁的孩子也离开了人世。

究竟是怎样的夫妻,要承受这般如同人间炼狱般的折磨?他们向警方求助,经过深入调查,警方排除了意外因素,认定这是一起蓄意谋杀案。最终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凶手竟然是他们的嫂子。在录口供时,这位面无表情的农村妇女冷冷地说道:“谁让那个女人每次都生儿子,而我生的却是女儿,凭什么……”

当人的嫉妒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内心滋生的邪恶远比人们所能想象的更为可怕。他们能够摒弃所有的亲情、道德以及底线,在心中怒吼:我没有的,你也休想拥有;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你就是有罪的。

除了自己的父母,几乎没有人会真心希望你过得幸福顺遂,尤其是那些与你最为亲近的人。他们表面上客气有加,嘴上说着恭喜的话语,然而内心却暗藏锋芒。最为可悲的是,你成功战胜了外界的重重困难,却被身边最亲近的人背后捅刀。人生最大的敌人并非来自敌人的公然攻击,而是身边人的暗中算计。

人性中的嫉妒与贪婪倘若被无限放大,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你或许可以信任具体的某个人,但请不要轻易相信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倘若真的进行考验,恐怕连你自己都无法直面真实的自己。在很多时候,怀疑往往比信任更能带来安全感。从古至今,哪一位帝王不是生性多疑?曹操、刘邦、朱元璋……他们都秉持着宁可错杀也不愿轻信人性的态度。

当对方比你弱小、比你差劲、比你可怜时,你会由衷地希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因为你心中的优越感与怜悯之情在作祟。然而,当对方先于你取得成功,或者超越了你时,你便会感到无比痛苦,因为作为胜利者的那种优越感已然丧失。比如,你最好的朋友考试不及格,你会感到难过;但当你最好的朋友考试得了第一名,你可能会更加难过。又有谁不是如此呢?这便是人性的阴暗面。不要总是一味地宣扬生活的美好,却对自己的愚蠢浑然不觉,还四处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去教导他人。

此外,遇到高兴的事情,不要轻易与他人分享,因为他人并不会真心为你感到高兴,反而只会嫉妒你;遭遇难过的事情,同样也不要随意向他人倾诉,因为他人不会给予你同情,只会对你加以嘲笑。

驾驭人性,无畏则智显

上海滩的传奇大佬杜月笙,初涉上海滩之际,不过是个穷困潦倒、身形瘦弱的少年,于上海滩颇具声名的黄公馆中充当随从。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少年,究竟是怎样实现逆袭,成为称霸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呢?

这源于杜月笙对人性秘密的洞察。曾有一回,黄公馆遭劫匪洗劫,黄公馆的大老爷意欲差遣随从们去追捕劫匪。然而,其他随从皆心生畏惧,不敢前往。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胆敢抢劫黄公馆的劫匪必定是心狠手辣之徒。机缘巧合之下,大老爷竟点名让杜月笙前去。懵懂的杜月笙孤身追出,没想到真的找到了那个劫货之人。

当他与劫匪对峙时,内心也满是恐惧。可就在双方僵持的瞬间,借着月光,杜月笙从劫匪的脸上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劫匪的脸上写满了极度的恐惧。原来,劫匪心想,敢只身前来的必定是黄公馆里的顶尖杀手。在极度恐惧的支配下,劫匪没几个回合就被杜月笙擒获了。

恐惧!恐惧!!恐惧!!!这一经历让杜月笙如大梦初醒。

这个世界上,聪慧之人不计其数,富有思想之人层出不穷,能力出众之人比比皆是,高学历者随处可见,口才卓越者也不在少数。

然而,为何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却少之又少呢?原因就在于恐惧!

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两种相互抗衡的力量,即理性与恐惧。当恐惧占据上风时,人的智商几乎降为零。那一夜,杜月笙走在上海冰冷而寂静的长街上,终于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黄公馆里那些平日里生龙活虎、看似英勇无畏的人,实际上都被恐惧所震慑,沦为了恐惧的猎物。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追捕劫匪,皆因他们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恐惧。而那个劫货的劫匪,其实也害怕得要命,生怕被黄公馆里最不要命的杀手找到。

原来,这个世界充斥着胆小之人,洞悉这一点后,杜月笙不禁露出了笑容…

既然大家都如此惧怕,那我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在此之前,杜月笙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埃,对未来感到迷茫,心中满是恐慌。而此刻,他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被恐慌所笼罩,并且因为这份恐慌,智商大打折扣。

所有人都殷切期盼着能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现,为他们指引方向、做出决策,而他们只需跟在后面,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

既然有如此多的人渴望强者的引领,那我为何不成为那个强者呢?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胆子大的能够掌控胆子小的,胆大包天的又能胜过胆子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