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在收到军令后马上就开始着手返回山西。
43军原有防区都将由汤恩伯的部队来接防,李志坚只留下部分留守人员来对接汤部,其余人员立即开始动身。
副军长傅存怀已经率领一半多的兵力返回了山西,现在省外的人员也就两万多人,除了炮兵团外,其余的部队都是打包起来就能出发。
为了加快速度,李志坚将手中缴获的卡车全部用了起来,现在43军有日式卡车二百多辆,这些车辆优先运输炮兵团的装备、物资和人员。
其余人员尽量先徒步行军,过了黄河之后就可以坐火车继续北上。
由于两个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原因,李志坚无法继续通过晋城外围进入山西,43军也只能全部选择通过国统区渡过黄河,然后在运城通过铁路运到前线。
虽然这个路线有点绕远,但是道路情况好,所耗费时间经过计算反而比走黄泛区还要少。
在路上,李志坚一直都在分析即将要到来的这一战,二战区也将军情实时向43军通报。
在第二次太原会战后,在娘子关一线的外省客军大多调走,使得山西的守军实力下降不少。好在此时中央又派了二十七军和七十一军入晋,守卫的力量多少增强了一些。
对于这两个军的情况,李志坚都比较了解。
七十一军在富金山上消耗不少,实力还在恢复之中,不过二十七军在兰封一战后都在休整,并且其主力师四十六师为教导总队改编,精锐老兵比例不低,在兰封一战中,因为时任军长桂永清的主动后撤,部队主力得以保全,现在军长换成了比较稳重可靠的范汉杰,相对来说这个军的战力应该是值得信赖的。
至于98军这个由杂牌师刚组建的新军,李志坚的看法也和阎锡山一样,只能是作为一个补充。
在这三个军加入北线后,北线应该是暂时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令李志坚比较奇怪的是,这一次进入山西的没有一个甲种师团。
北线二十六师团、三十六师团和三十七师团虽然都不弱,但是都不是经过特别加强过的部队,在忻口一线的日军实力是不及第二次太原会战时的。
作为继任华北派遣军司令的的杉山元,明知道在以第二次太原会战时的力量,仍未能击穿忻口防线,这次的北线力量还不及之前,是什么给了杉山元底气?
并且还有一个出乎李志坚意料的细节,三十六师团和三十七师团还是走的涞源到平型关一线。
虽然走这条线距离比走大同稍微近一点,但是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力量分散,更容易被阻击;二是在地形上,从大同到忻口一线,中间就雁门关的山地比较多,而走平型关一线,从进入山西到忻口,两侧都是山地,非常利于守军组织伏击。
北线日军的布置,令他感到奇怪,但是他也想不到日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在娘子关一线日军派出了两个师团,虽然没有之前两次作战的第二十师团,不过实力相差不算大。
在上次会战中进攻配合二十师团进攻娘子关的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这次向晋城、长治外围运动。
现在晋城方向有83军驻守,83军经过一年的建设,基于楚溪春个人的强大能力和太原兵工厂的保障,83军也已经成军。
而长治方向则没有足够的力量,当初阎锡山电令中就说让43军返回山西的部队到晋东南,但是没说具体哪里。于是李志坚给傅存怀发电,让其率军到长治北驻防,此处距离太原和阳泉的距离更近,也方便照应这两处防线。
按照他的估计,这次阎锡山的布置还是比较周全和稳妥,有了前两次会战的经验,以这次日军的力量,守住山西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他估计43军到了前线后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不过还在43军行军过程中,前线传来一个天大的噩耗。
娘子关失守!
这次日军进攻,从大同出发的二十六师团的节奏明显比从北平出发的两个师团要快,在二十六师团到了雁门关一处和骑一军等部开始激战时,三十六师团和三十七师团还在行军中,都没有到达平型关。
在二十六师团到达忻口时,那两个师团也的前锋才过了平型关,行军速度根本不快,并且到了平型关后,日军将周围都遮蔽了,尖兵和小股部队出击的距离非常远,此处中国军队游击和侦察的部队根本不能靠近。
在二十六师团在忻口开打之后,这两个师团才到达了忻口前线。
而此时在娘子关一线的四十一和一一四两个师团也都展开了进攻,向雪花山主一线发起进攻。
战斗进行了几天后,在双方陷入僵持之时,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
几千日军,从北面突入到了娘子关雪花山阵地的后方。
此次娘子关一线,基于晋绥军的装备和火力较强,作为前线指挥的孙蔚如就让晋绥军34军守雪花山一线主阵地和左翼,他率领第四集团军38军守雪花山右翼,96军守娘子关,旧关等二线,并与教导旅一同作为预备队。
而34军军长杨澄源安排新四师姜玉贞部坚守主阵地,70师守左翼,他率领新二师作为预备队。
这几千日军从背后对70师的突然一击,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全师面对这种突然袭击,都马上不知所措,70师坚守不久就被击溃,从雪花山正面进攻的四十一师团趁机越过70师的防线。
70师的崩溃,溃兵开始冲击新四师的阵地,日军从背后开始对新四师进行攻击,在日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新四师也再无法坚守阵地,尤其是腹背受敌,背面根本没有办法和日军对抗,只能在将炮兵要塞中的火炮全部炸毁后撤出阵地。
由于前线的溃败太过突然,日军的攻势也非常迅速,在后方的第四集团军也没有准备,就被直卷而来的两个师团冲垮防线。
娘子关天险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