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88章 后方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后,各种后方的消息也不断地传了过来。

首先是李守义已经安全到达太原。由于从天津到上海的港口都已经被日军占领,所以李守义选择了在距离比较远,但是却还比较安全的广州下船。之后沿着粤汉铁路,京汉铁路到达郑州,随后跨过黄河进入山西。

他回来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一群人。其中有些是华侨华人回国抗战,还有一些完全是李手义找的外国师工和研究人员,其中有关于无线电的、军工的、制药的,也有外科医生,这些都是山西现在最紧缺,又无力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无线电,这几年在国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国内完全没有任何基础。

不过当他们辗转来到太原后,眼前的情景令李守义等人非常吃惊,这还是他们积贫积弱的中国吗,街上的景象完全和国内其他地方不同,人们的穿着和精神面貌并不差,卡车和摩托车在路上也并不少见,而骑着自行车的人们,在上下工的时候看起来更是就像是一股洪流。这里已经初步有了工业化的气息。

建设山西的很大一部分机械是李守义帮助从国外购买,对于这个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看到实景后,还是令他非常的自豪和振奋。

到达太原后,李守义就将山西实业公司的摊子都接了过来。有些事情李志坚之前已经给定下来,需要他来张罗着执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他自己发现问题并来解决。

李守义先是按照李志坚的安排,着手对接太原兵工厂为自行车厂承揽业务,同时将带回来的化学专家派到忻县的化肥厂指导炸药的转产。

这些事情都没什么难度,安排给具体的人去承办就可以,山西实业公司的实力和关系放在那里,承揽一些不涉密的业务,太原兵工厂绝对乐意接受。化肥转产炸药,难度并不大,只要有专业人员指导,也很快就能解决。这些事情,李守义回来后没多久就都解决了。

然后是解决增加制药厂产能的问题,这次他带回来一些设备,但是大件无法运进来,所以还要想办法组织现有的力量来解决困难。这次回国前他就知道这些问题,所以有针对性的找了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一起回来。

他先是组织带回来的这些人,看看能不能通过工业母机公司,生产出可用的设备来。现在前线药品需求大,所以他也就让这些人马上进入状态来考察情况。

经过这些专业人员的考察,太原制药厂生产磺胺类抗生素药品,实际上产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制药厂可以继续细化成多道工序,最核心的合成设备是最大的制约设备,制药从国外购买这种设备就可以,就比如其余的培养设备等,难度并不大,完全可以自产或者替代。李守义心中有数后,就安排在美国的人员着手购买核心设备,并专门安排要分散运输,到时候来了太原再组装,要多安排技师陪同一起回来,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不过所有人的建议都是不要在太原扩产,而是到其他地方建厂,现在太原的防空压力太大,没有制空权,几乎每天都要响起的防空警报令所有人都心中不安。

其次是他这次从美国找到了一些美国军工生产方面的技师,他们对军工生产的钢材比较精通,现在太原的钢铁产能已经不少,但是高要求的特种钢的质量还是不行,所以他想让这些人试试,看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李守义毕竟不同于李志坚,他无法安排在太原兵工厂进行试验,所以只能在山西实业公司下属的钢铁厂中进行试验。

再就是这次他带回来的无线电专家,军队中的实时联络有多重要根本无需多言,通过他就买回来不少的无线电联络装备,如果能自产的话,那么就可以给更多的部队部署,部队之间的联络顺畅,又可以进一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现在已经开战,想继续进口这些设备会越来越麻烦,尤其是之后沿海的港口都被占领或者封锁后,情况会更加糟糕,所以必须想办法自己生产。无线电台的核心部件就那么一些,这次回国他们都采购了不少,有这些专家在,可以先攒出一批来,再由这些专家慢慢试着自行生产核心部件。

对于李志坚要将皮革厂关掉,工人安置到其他厂的安排,李守义觉得皮革厂不必关闭,可以转为生产其他的服装。虽然人们不再买时尚皮衣,但是冬季御寒的衣物总是需要的,羊皮等材质还是最好的御寒材料,不追求外在的光亮,皮衣的成本也可以下降不少。可以用羊皮生产一些相对廉价耐实的日常衣物。

并且部队中也需要有大量的皮大衣来御寒,现在战争时期,要向军队的需求靠拢。经过这样产品转换,太原皮革厂生产出来的粗加工的羊皮大衣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产能又逐渐恢复。尤其是李守义的向军队需求靠拢的选择,从晋绥军中获得了不小的订单,用了不久就使得皮革厂的生产比之前还要红旺。

这些消息在传递给李志坚后,李志坚都不禁在心中赞叹,李守义一回来就将山西实业公司的盘子整个又盘活了,现在在经营方面,已经远远的超越他了。

令他不禁在想,人的能力到底是天赋重要还是平台重要,通过越来越多的事实给他证明了平台的重要。在一个成熟的平台上,人会有锻炼的机会,由此可以将人的能力锻炼出来,如果没有这个平台,那么永远无法接触到平台之上的事情,更不可能掌握解决平台之上问题的办法。

刘邦的班底大多是从沛县出来,朱元璋的班底则主要来自淮西。难道就这几个地方才出人才吗,答案肯定是不是,这就是平台的作用。并且他和从沈阳一起出来的兄弟们,如果没有依托晋绥军这个平台,不说个人成就,就是对于个人能力来说,如何能到达现在的水平?

对于他而言,也并不完全在于自己先天的能力如何出众,也是在事上不断的磨炼,尤其是带兵打仗的能力,虽然他现在打的几仗大多取胜,不过他知道自己距离成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大家还有太长的距离,他还是要利用好现在的平台,多想多练,把握好当下。天行健,自强不息才是成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