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对于赵文宇而言是家,那是他的家,得知自己的家被一把火烧没了,赵文宇差点儿气晕过去。
他连连追问是谁放的火,见赵立远不说话,又看到他被关了进来,赵文宇心中有了猜想。
他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赵立远,颤抖着道:“我的家不会是被你烧掉的吧?”
赵立远不敢回答,也不敢看赵文宇的眼睛,他只是低着头。
“你个混账东西,那是我的家呀,你竟然把它烧掉了!你个逆子,你怎么不去死!”
赵立远紧咬着牙,赵文宇的怒骂让他越发暴躁,终于,他受不了了,大吼道:“你闭嘴!若不是你,事情又怎么会发展成这样!死了好,都去死吧!”
他怒视着赵文宇,一副要将他生吞活剥的模样。
“反了!反了!”赵文宇指着赵立远的鼻子骂道:“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畜牲,在你出生的时候我就应该摔死你!”
赵立远冷哼一声,“我知道你后悔了,后悔没早弄死我,可我就是命大,我就是还活着。你放心,你一定会比我先死的。”
赵立远现在对赵文宇只剩下恨了。
他挑眉道:“你或许还不知道你的结局吧,我可以告诉你,你马上就要被流放了,流放到涵洲,那些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只怕你去了没几日就会死。我知道你讨厌我,所以,我不会去给你收尸的!”
赵文宇睁大了眼,显然不相信赵立远所言,他不应该无罪释放吗,为何会被流放?
欧阳诗音本就该死,况且,她是他的妻,他杀她不过是家庭矛盾,为何要判他流放?
赵文宇很是不解。
倘若赵立远没有骗他,那一定是有人在针对他,所以,才会如此重判。
他摇了摇头,“你休想骗我,我不过是被关几日就会放出去,怎么可能被流放!”
“清妍跟我说的,她说这是陛下的意思。”赵立远幸灾乐祸地道。
“是她!我就知道有人在背后害我,原来是她!肯定是她去求了陛下,陛下才会重罚我,她还在恨我!”赵文宇无奈又愤怒。
赵立远皱起了眉头,他道:“你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清妍若真要害你,你连流放的机会都没有,她会让你神不知鬼不觉的死在牢里。”
赵立远最近想明白了很多,赵清妍若真要害他们,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她手上的势力不小,那些人的能耐也不小,之前,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将二十多个死士尸体扔进赵家,现在,她就可以轻易弄死他们。
可她并没有这样做,她其实是很好的。
赵文宇眉头皱的更紧了,若不是赵清妍在背后害他,那就是皇上想要处罚他,这种情况非常糟糕。
没人可以忤逆皇上的意思,皇上真动了罚他的心思,无人可以救他。
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以此缓解身体不适。
赵立远看着这样的赵文宇,心中的情绪十分复杂,赵文宇在他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伟岸的,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父亲很厉害,认为他是靠着自身本事坐到礼部侍郎的位置的,可是,后来他发现他的父亲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就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正是他这个家主无能,这才导致了赵家的灭亡。
他伟岸的形象在他心中坍塌。
看着颓废无能的赵文宇,赵立远心中冒出了两个字“活该”!
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要杀,活该落得这样的下场。
赵立远仇视着赵文宇,他道:“父亲,我想问问你,你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饿死我的?你知不知道饥饿的感觉有多难受?你知不知道我遭了多大的罪?”
“你不是没死吗?”赵文宇不耐烦地道。
他现在没有心情搭理赵立远,他想的是他还有没有机会脱罪。他不想被流放。
赵立远心中一阵抽疼,他心死了!
他恶狠狠地道:“赵文宇,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我的父亲,我诅咒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三天饿九顿,天天以泪洗面!”
赵文宇抬头看向了赵立远,若不是隔着牢房,他定要爬起来狠狠揍赵立远一顿!
他忍下了怒火,问道:“你烧房子做什么?”
“欧阳家的人霸占了我的房子,还要弄死我,他们不想我活,那我就让他们都去死,我放火自然是为了烧死他们!”赵立远勾唇一笑,邪魅疯狂,他继续道:“他们都死了!他们再也无法对我动手,再也没有机会跟我抢东西了!”
“欧阳仙仙也死了吗?”赵文宇问道。
欧阳仙仙的肚子里毕竟怀着他的孩子,他还是有些关心孩子的。
“死了!都死了!”赵立远笑着道。
他随即收起了笑容,沮丧道:“可惜,钱也没了。他们竟然把钱都换成了银票,全烧没了。我没钱了!”
赵文宇无奈叹息,他平静地道:“你命都快没了,要钱有什么用?”
他已经可以预见赵立远接下来的命运了。
他纵火杀人,必死无疑。
好在,他早就当他这个儿子不存在了,所以,也没什么好伤心的。
而且,他死了也好,免得他发疯去伤害何语柔母子。
只要何语柔母子好好的,只要赵知行仕途平坦,那他还是有机会回京城的。
只是,流放路上辛苦,流放之地的环境又极其艰苦,他这身体只怕是吃不消。
倘若能免去流放,那就好了。
赵立远被赵知行点醒,是呀,他命都快没了,要钱有什么用?
他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
他就算要弄死欧阳家的人,他也不能用这样的法子,他不能把自己搭进去呀!
现在,大家都怀疑是他放的火,肯定会去寻找证据,一旦他们掌握了证据,他肯定会被秋后问斩的。
他害怕了!
他不想死!
他紧张地道:“父亲,他们应该查不到我头上吧,我应该不会有事吧?”
赵文宇翻了个白眼,“你都被关进来了,你说你有没有事?”
赵立远瘫坐在了地上,他回想起了他昨夜放火的场景,他确实留下了很多破绽。官府的人肯定会找到他放火杀人的证据的。
他完了!
他后悔了,他不该那样冲动的!
赵立远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觉得自己还有大好的未来,他不想死,他想要活着。
现在,唯一能救他的人就是赵清妍了,所以,他大声嚷嚷,叫来了狱卒,告诉他们自己是赵清妍的二哥,他要见赵清妍,让狱卒去把赵清妍找来。
狱卒自然是听说过赵清妍和赵家的事,他还知道赵立远曾被赵清妍抓去游街示众,他知道赵清妍不待见赵立远,他才不会帮赵立远找赵清妍。
再说了,赵立远什么好处都不给他,就想让他帮他办事,凭什么?
他吼了赵立远一通,让他老实点儿,之后就不再搭理他。
赵文宇冷嘲热讽道:“你以为你还是赵家二公子?你现在不过是一个没有家族庇护的阶下囚,没有人会尊重你,更不会有人帮你,他们不对你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
赵文宇被关了这么久,对看守大牢的狱卒有了一些了解,像他们这种没有关系,没有靠山的,是不会被优待的。
狱卒不打他们泄愤就已经是对他们仁慈了。
赵立远咬紧了后槽牙,若换做以前,他父亲是礼部尚书,他即便入狱了肯定也是被好吃好喝的供着,而后没两天就会被放出去,绝对不会像今日这样狼狈。
他怒视着赵文宇,“多怪你没用,连自己的官位都保不住。”
赵文宇气得背过脸,不再搭理赵立远。
其实,他是希望狱卒能听赵立远的话,去把赵清妍叫来,只要赵清妍肯来,她看到他们如此可怜,必定于心不忍,肯定会帮他们。
这样一来,他也许就不会被流放了。
可惜,他们在牢中没有丝毫面子,狱卒根本不愿搭理他们。
赵家被大火吞噬,烧干净了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赵清妍也知晓了此事。
她的心情很是复杂。
她坐着马车到了赵家,原本气派的赵家已经化为灰烬,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荣光。
赵家算是彻底没了。
她与赵家的恩怨又算是了结了。
至于赵文宇和赵立远,自有律法惩治他们。
院试开考的那天,赵文宇被流放了,而赵立远被判了秋后问斩。
何语柔跟赵沐阳去陪考了,所以,没有给赵文宇送行,赵文宇在城门口一步三回头,硬是没等到有人来送他。
赵知行今日要考试,他不来,他可以理解,但他不明白何语柔为何没带着赵沐阳来。
他们即便是来给他送一点吃的也是好的呀。
这些日子,他在牢里吃的是如同猪食一般的牢饭,他真的想吃一顿好的。
可惜,他没吃上。
他身上又没有银子,想必流放的路上他会过得很辛苦。
不过,他还没有放弃希望,只要赵知行能上榜,他以后一定会把他接回京城,他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赵文宇最后回头看了看,见赵清妍也没有来送他,他很是失望。
这个女儿他算是白养了。
在差役的催促下,赵文宇被推搡着往前走,很快就消失在了京城的地界。
这日,有一个特殊的犯人被押送到了京城,他是瑞亲王世子李云彬。
在李云彬身后还跟着一群为他请命,说他无罪的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从俞中府过来的。
他们声势浩大的进了京,引起了全京城的注意,大家纷纷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俞中府是林将军的地盘,他带着十万军队驻扎俞中府,算是俞中府的土皇帝。
他认为老年人太多会影响俞中府的发展,也会加重年轻人的负担,影响新生儿的生存,所以,他提议将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送进深山,让他们在山里生活,以此减轻家中负担。
虽然,俞中府的百姓大多贫困,但很多人都不愿把自己的家的老人送进深山,让他们自生自灭。
大家都不配合林将军。
林将军认为俞中府的老龄化太严重了,这样下去青壮年的负担太重,也不利于小娃娃的生长,认为这些家庭为了给老人一口饭吃,会饿死很多娃娃,便强行将年过五十的老人抓起来扔进深山。
当然,若是家里富有,养得起老人的,可以花钱把老人赎回去,一个老人十万。
在他看来,能够拿出十万赎人的家庭肯定是富有的,是可以把日子过来的。他们也是可以生更多小孩,并把小孩子养好的。
一旦这些孩子长大,俞中府的老龄化问题就可以解决,渐渐的,俞中府就会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的地方。
这两年,林将军将大量老人抓进了大山,据说大山里满是尸骨。
百姓们痛苦不堪,可他们无可奈何,林将军有兵有武器,他们只有赤手空拳。
他们想过反抗,迎来的是暴揍和说教。
渐渐的,不少百姓都被林将军影响了,认为人老了就不应该拖累家里,就应该离开家,死的远远的。这样可以省下口粮,家里的小孩也可以多活一个。
这种风气越来越甚,俞中府的孝道慢慢淡化,很多人的孝心渐渐被磨灭,大家都渐渐变得冷血起来。
而俞中府的老人一想到自己到了五十岁就要被扔进山里,每日都惴惴不安,日子过得比之前差了很多。
世子李云彬去俞中府游玩的时候,得知了这一情况,他勃然大怒,认为林将军这一政策天怒人怨,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立马就去找他理论,可林将军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他觉得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俞中府。
现在,大家普遍寿命在五十五岁左右,人到了五十岁,基本上身体就不行了,干不了什么活,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多养老人五年,可能就要饿死几个年幼的孩子。
林将军觉得,孩子才是俞中府的未来,所以,他认为应该让老人去替孩子死。所以,凡是年满五十的老人都应该被送进山里,让他们死在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