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战神回明末 > 第107章 招揽贤才,施展宏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招揽贤才,施展宏图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金銮殿上那一张张或兴奋得眼睛发亮,或忐忑得额头上微微沁出汗珠的脸。

他能清晰地听到大臣们或轻或重的呼吸声,仿佛能感受到那紧张又期待的气氛在空气中微微震颤。

“诸位爱卿,新科举推行一年有余,朕心甚慰!今日,朕要看看,我大明新一代的栋梁之才,究竟有何惊世之能!”

他的声音雄浑有力,那语调如同金石相击之声,在大殿中铮铮作响,震得人的耳朵嗡嗡直响。

新科举选拔出的人才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身姿挺拔得像标枪,眼神中透着炽热的光芒,仿佛是一群蓄势待发的千里马,只等着君王一声令下,便要奔赴疆场。

他们身上的官服崭新而笔挺,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轻微的摩擦声像是他们内心激动的低语。

李书生作为新科举的代表,上前一步,他的靴子踏在大殿的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慷慨激昂地陈述着他们关于改革教育体系的宏伟蓝图:

从基础教育的普及,那是能让无数孩子眼睛里充满希望的计划,到高等学府的设立,那是能让国家人才辈出的摇篮,再到教材的编撰。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无不体现着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

他的声音洪亮清晰,仿佛每一个字都能穿透众人的耳膜,进入他们的心底。

殿内气氛热烈,不少官员听得连连点头,脸上带着憧憬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芒。

可就在这时,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那声音像是一把锐利的刀,划破了这温暖的氛围。

“皇上,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啊!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这教育之事,自古以来都是圣贤之道,岂能容这些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随意更改?”

说话的正是东林党魁首钱谦益,他捋着胡须,那胡须粗糙的触感从他的指尖滑过,一脸的不屑,眼睛微微眯着,带着轻蔑的神色,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顾宪成也站了出来,附和道:“是啊,皇上,这改革之事,需得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啊!这些年轻人,想法虽好,但终究缺乏经验,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要动摇国之根本?”

他说话时,眼睛看向那些新科举的官员,眼神里带着怀疑和不信任,双手背在身后,身体微微晃动,似乎对自己的观点无比笃定。

李书生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进这些老学究的冷嘲热讽,当即反驳道:

“两位大人此言差矣!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也要与时俱进!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正需要新鲜血液注入,岂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古有商鞅变法,虽遭旧贵族反对,但最终使秦国强大,我们如今的改革也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岂是因循守旧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眼睛里燃烧着愤怒和坚定的火焰,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你……你个无礼之徒!竟敢顶撞朝廷命官!”钱谦益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的脸涨得通红,像是煮熟的虾子,眼睛瞪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怒火,那呼出的气息带着灼热的温度,吹得他的胡须乱颤。

“大胆!朝堂之上,岂容你喧哗!”顾宪成也厉声呵斥,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像是破了的铜锣,回荡在大殿之中。

一时间,朝堂上如同炸开了锅,支持改革的官员们握紧拳头,手臂上的青筋暴起,跃跃欲试想要发言,他们的

双方争论不休,唾沫星子横飞,那飞溅的唾沫像是一场小雨,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腥味。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的双手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那坚硬的扶手咯得他的手掌微微发痛。

他看着眼前这乱糟糟的场面,心中五味杂陈,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胸腔里咚咚作响,像是战鼓在敲击。

严悦站在朱由检身旁,她的衣袂轻轻飘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袖,那衣袖的布料从她的指尖滑过,凉凉的,很顺滑。

她低声说道:“陛下……”声音轻柔得如同春风拂过树叶。

朱由检拍了拍她的手,他能感受到她手的柔软和温暖,示意她安心,然后缓缓站起身来。

他目光如炬,那目光像是实质的火焰,扫视全场,一股强大的威压瞬间笼罩整个金銮殿,大臣们能感觉到那股无形的压力像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心头。

“够了!”他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那声音震得大殿仿佛都在颤抖,瞬间震慑住了所有人。

“朕意已决,”朱由检的声音如同寒冰般,在大殿中回荡,那冰冷的语调仿佛能让周围的空气都凝结起来:

“改革势在必行!李书生,朕命你即刻组建改革小组,全权负责此事!”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钱谦益和顾宪成,那目光像是能穿透他们的身体:

“至于某些倚老卖老,尸位素餐之辈,若再敢阻挠改革大计,朕定不轻饶!”

钱谦益和顾宪成脸色惨白,如同霜打的茄子,嘴唇微微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能感觉到冷汗从后背缓缓滑落,那湿凉的触感让他们的身体微微发颤。

他们心里清楚,皇帝这是动了真怒了。

其他反对改革的官员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再发出任何异议,他们低垂着头,眼睛盯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

新科举出身的官员们一个个喜形于色,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知道,自己终于等来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李书生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跪倒在地,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高呼:“臣定不负圣望!”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旧势力虽然表面上不敢再反对,但暗地里却使出了各种手段阻挠改革的推行。

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煽动地方官员抵制新政,使得新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李书生和他的团队在地方上遇到了重重阻力,他们精心制定的改革方案,在地方上却迟迟无法落实。

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甚至故意曲解政策,使得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岂有此理!”李书生将手中的文件狠狠地摔在桌上,那文件与桌面撞击发出的啪的一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气得脸色铁青,眼睛里满是怒火,“这些老顽固,真是冥顽不灵!”

“李兄,莫要动怒,”同为新科举出身的赵夫子劝慰道,他的声音平静温和,像是一泓清泉,“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我们要有耐心,慢慢来。”

“可是,这改革的速度也太慢了!”另一位新科举出身的孙举人急得直跺脚,他的脚重重地踏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这样下去,何时才能看到成效?”

改革小组的成员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压抑的气氛在房间里蔓延,那沉闷的氛围像是浓雾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都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僵局,改革的热情就会被消磨殆尽,最终功亏一篑。

李书生深吸一口气,空气凉凉的,进入肺部有些刺痛,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那无尽的黑暗像是要把一切吞噬,他心中默默地念道:“我一定要找到突破口!”

突然,他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猛地站起身来,椅子被他带得往后一滑,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对众人说道:“我想到一个办法……”

李书生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亲自前往几个关键的州府,游说当地官员。

他刚到地方官府时,那些地方官员坐在高堂之上,眼神里满是不屑和轻视,有的官员甚至都不正眼瞧他,只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那茶杯在手中转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他不再长篇大论地阐述改革方案,而是从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政带来的好处。

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指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钉子,稳稳地钉入那些官员的心中。

他巧妙地将新教育改革与之联系起来,论证如何通过培养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他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将新教育改革“打包销售”给地方官员。

他甚至还搬出了“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的概念,承诺如果新政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成效,他甘愿受罚。

这时,有个地方官员提出了刁钻的问题:“你说这改革能让地方经济变好,可万一失败了,我们的乌纱帽可就没了,你如何保证?”

李书生微微一笑,镇定地回答:“大人,新政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如果出现问题,首先是我等的责任,与大人无关,而且若成功了,大人在政绩上必然添上浓重的一笔,这是一个机会,而不是风险。”

这番操作直接把那些老官僚们给整懵了,他们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他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一时间,竟被李书生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几个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大员,居然被他成功策反,表示愿意支持新政。

消息传回京城,新人才们士气大振,纷纷为李书生点赞。

而钱谦益和顾宪成等旧势力代表,则脸色铁青,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毛头小子居然有如此能耐。

“这小子,有两下子啊!”朱由检看着手中的奏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那笑意像是阳光穿透云层。

批阅奏折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陛下,您辛苦了。”严悦端着一杯热茶,走到朱由检身后,那茶杯散发着袅袅热气,带着淡淡的茶香。

她轻轻地为他按摩肩膀,她的手指柔软而有力,在他的肩膀上按揉着,那力度恰到好处,让朱由检感觉很舒服。

“还是悦儿体贴朕啊。”朱由检闭上眼睛,享受着严悦温柔的按摩,那轻柔的触感像是羽毛在身上拂过。

严悦崇拜的眼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的心房。

新教育改革在部分地区试点推行,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些地方开始兴办新式学堂,能听到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那声音充满了希望。

招收平民子弟入学,打破了以往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局面。

然而,旧势力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们暗中串联,密谋拉拢一些对新政不满的学子,准备制造事端,破坏改革的进程。

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几个身影鬼鬼祟祟地聚集在一起。

“事情都安排好了吗?”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那声音像是从地底下传来的,带着阴森的感觉。

“放心吧,大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另一个声音回答道。

“哼,这次一定要让那些改革派吃不了兜着走!”低沉的声音充满了阴狠。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那敲门声像是鼓点,急促而慌乱。

“什么事?”朱由检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陛下,出事了……”来人神色慌张地说道,“那些学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