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 第147章 农干班学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艾书紧张而有计划的做调离准备工作,出发这天才向书记告辞。卯义说:“哎哟,早点讲嘛,欢送会都没开,你就走了。”

艾书:“败兵之将,欢送有愧。”

区供销社汪禹主任带着他们的“解放牌”货车来送艾书上任。

听到艾书要走,区直机关以及街道居民来了好几十人,区委院坝里站满了人群,有的说为什么不早告知,他们好找车,有的甚至说,走路都要送去。

艾书低声与汪主任商量:“人不能多,去多了影响不好,最多十一、二人。”

艾书双手合十,拱手作揖,眼含热泪:“感谢各位同志,各位乡亲了,今天到那里,人生地不熟,所以只能去几个人,以后欢迎去作客。拜托汪主任安排一下,望各位乡亲父老、各位同志理解了。”汪主任随机点了18人上车。送行人员中有干部、有职工、有群众、有师生,没有区领导。当然人群中也没有区新班子领导成员出现。

艾书不坐驾驶室,与大家同蹲在车厢里。有几位亲朋在车厢后挡板挂了些鞭炮,刚听见响声,艾书也不怕爆伤手,身手敏捷,迅速扯下。

艾书侧过身来向送行的人们挥手致谢意。他看见人群里有女生在擦眼泪。

及至树前,区委办公室老沙接着,行李按原所说暂放,送行人员在区小会议室娱乐打扑克等待就餐。餐后,艾书问老沙,向谁结算餐费。老沙说:“领导们全都下乡去了,但宁书记交待,这餐伙食费由区里负责。”艾书很惊奇:“这里有什么经费报销?”

老沙说:“区里有一块公地,安排有一户农民看守耕种,每年可收几百斤包谷,用来补充改善区食堂伙食或作接待报销。”艾书点头称道。

回家途中,在车上大家说说笑笑,也有人说:“你这个官当得窝囊。你在区11年,不说领导,就是一般职工调离,你都要组织大家凑份子称肉买酒,聚餐欢送。轮到你,谁来出面呢?”

艾书:“这正是我需要的,这就是我搞突然袭击的意图所在。再说,你看,汪主任他原来就是区委班子成员。他就是领导代表嘛。”

吃过晚饭,艾书把到外区任职的事向父亲讲了。老么依上街赶场,听到人们议论,过来传达消息,不曾想,爱树、艾超等一些人也聚集在艾书家大门口围着一张小方桌在喝茶聊天。

艾书一家看不出有什么高兴:儿女年纪小,不知道当区长是怎么回事,妻子于一看不出笑脸,煨了第一罐茶后,就说“娃儿闹得很,要睡觉”,就带人去睡了。倒是父亲,既在摆些龙门阵,不时又在冒出几句教训:“我家祖辈连甲长都没有当过,别说还是区长了。”

“我们的叔高祖文武举人为什么不去当县长,就是怕整错人。

“为人不做官,做官是一般。

“不过,是当官,还是当民,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官不论大小,就是要给百姓做好事,做善事,要不整人,不害人,不吃人。

……”

艾书自个给伯叔、哥弟们烧茶递水递烟,直到火熄烧不了茶,听到鸡叫两遍,大家方才散去。

艾书到地区农干班学习,也不忘把三本大学函授教材带去,只想一箭双雕,完成两项学业。

农干班开学典礼,艾书一看:这45人都是区委副书记、区长、副区长,部分县农、林、水、牧四局副局长,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的不过两三人,其余都比自己年轻许多,最年轻的才22岁。一听:这些学员几乎都是“四化”结构新进班子的,且几乎农、林、水、牧各中专学校毕业的,部分还是大学专科毕业生。

地委领导要求,所学学科都要闭卷考试。

艾书同这些有知识基础的学员一道学习,顿觉压力倍增。

与年轻同学相比,自己的优势就是瞌睡比他们少得多,晚上可以在被窝里加点班学习,早晨能早起为同室学友搞些生活服务。

一个《农业学》一科,教材就是十几本,气候学、土壤学、植物学、栽培学,……《栽培学》又分出水稻、玉米、小麦、洋芋、豆类……豆类里又分出红芸豆、白芸豆、花芸豆、小豆、绿豆、巴山豆……20多本教材,怎么努力囫囵吞枣都赶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幸好在考试前,老师给个复习提纲。一试考下来,艾书考得83分,名次21,还算个中等。

《烤烟》专门作一科,从土壤、气候、育苗、移栽、施肥、田管、成熟采摘、烘烤到下杆、分级扎把,烟草局派来的老师理论联系实际讲得细,艾书也认真学,考试得了91分,老师对艾书说:“考试你得第一名,工作实际不知还是不是第一名?”

《水利学》:艾书得了第八名。

《林业学》:艾书得了第五名。

《畜牧学》:艾书得了93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