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假、快过年了,艾书背着30斤大米、10斤盐巴回家,一天走60多里路,几个月没有回家的他,发觉了自己身体的一个新变化:膝关节竟然不痛了!几个月前,中心校总务处吉远主任说:“艾老师,每个老师每月有1块5角的医药费,不发给个人,是统一集中使用的,几年了,你们有几个老师从未报过一分钱。你去开点药钱发票来报,一人可报10来块钱。艾书虽然体单,但一年难吃一次药。他路过白岩公社卫生院,汪老中医生给他推荐一种“豹骨酒”半斤装,一元六角钱一瓶,他和司老师一人开了6瓶。回到学校,时不时请大家喝酒,所以,艾书膝关节不痛,是几年走路走好了?还是这个药酒起作用?“不管他,不去考究,反正膝关节好了,是值得高兴的事。”艾书这样想。

背盐巴回家又是怎么回事呢?艾书说起去年自家猪病,导致春节无肉吃的事,有人推荐在猪食里放点盐巴,可以杀菌消毒防猪瘟。艾书家全是成人,每人每月供应一斤盐巴,人吃都不够。峰沟公社供销分社宁全说:“老师,这个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每年给你20斤盐巴,半年买一次。果然凑效:今年除喂一头上调国家抵任务外,又喂了一头肥猪过年。多年来第一次杀猪,该还还礼了。以前,寨子里哪家杀猪,请吃杀猪饭。艾书父亲被有的人家请过10多回。今年首次杀猪如何请?干脆来一个过去请过的没请过的,家家请。一头肥猪,杀得净肉90多斤,一次请客吃了50多斤。合家高兴:”终于为了一次人!”

大山脚学校东家女儿结婚,艾书去吃酒。那个邻家媳妇,结婚第二天就回娘家的,去年也回来稳定了,见了艾书,左一声右一声老师,找座、添饭,关怀备至。家长们争着坐艾书这一桌。老司爷须发全白,把艾书请去同他摆龙门阵。吩咐老太另找地方睡,要艾书同他睡。他说:“你走后,三年换了三任老师,现在正式垮台,想读的往龙河小学去,多数失学了。”他连连叹息:“哎,这地方何时是个头啊?”

聊到深夜,客人们都陆续安顿休息去了,只剩一个男老客人,总管几次请他上楼休息,不去。艾书意识到老客人是不想上楼,便说“我上楼去睡了,老人家在这里睡。”楼上虽说是铺,其实就是只有被子的草窝。艾书选择只一个人睡到的那床,和衣轻轻钻进草被窝。第二天,老人及一家人遗憾得不得了,可艾书觉得这一趟来的很满意。

邻居弟媳来找艾书母亲倾诉:“他(指堂弟)常说我要把他挤滚下床去,羞死人。我早晚不是他家人。”艾母劝她,不能走,他再长大点就好了。三天年未过完,她果然失踪了。

春季学期开始,艾书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初中班流失了两个学生。

一个是公社原社长的女儿。这个社长在“四清”运动中被搞成“四不清”干部,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怨气很大。学校在动员他女儿读书时,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这次坚决不读了。艾书上门多次,多数时候见不到“老社长”,偶然见到,他也是一声不吭。也见不到这女生。私下有人说这女生帮亲戚家看家去了,有人甚至说嫁人去了。艾书不相信:“我的天啦,才十五六岁呀。”

另一个是十五岁的一个男生,结了个比他大8岁的大媳妇。年前开家长会时,其35岁的父亲,下巴留起稀稀拉拉几根山羊胡子,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棍,装成老人的样子。有的家长跟他开玩笑,说他家几代人都是“小郎君大媳妇”,他奶大爷12岁。还说:“你家几代是‘连环钩’。你在外装老公公,在家去掉一个‘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他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结婚了,不论那媳妇大小,这学生又是不到年龄结婚,不能动员读书了。

这样一来,峰沟初中班只有28人了。艾书到区里找闵校长和宗北书记汇报,请求不要撤掉这个班。两领导双双表态:”现在不撤,情有可原。要引以为戒,再出现流动,非撤不可!“艾书谢恩,只差磕头了。在他心里,既要教书,又要关注学生动向。

这个学期,艾书按教学计划,准备结合课文讲些语法知识和重点练习写作文。

上课了,艾书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学习语法。”然后问:“同学们,什么事语法呢?”大家没回答出来,都扭头望着颜武。颜武说:“别望着我。我66年虽进莺中,领了书就被宣布回原校了,什么是语法根本不知道,”艾书说:“好,不知道,我过会儿再讲。”

艾书背过身去边念边写:“词素——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如‘人’、‘蜈蚣’,各是一个词素,‘蜈蚣’一拆开就只是两个字也是没有意义。”

“如‘图书馆’,就包含‘图’‘书’‘馆’三个词素。”

接着艾书又在黑板上写着:盖 盖子 快乐 快快乐乐 好 很好 去 不去

艾书说:“同学们,我写这些是有意思的。大家知道:‘盖’代表动作;‘盖子’只多了一个‘子’字,就不代表动作,而代表一种东西。

“快乐,可以说成‘快快乐乐’,‘学习’却不能说成‘学学习习’,只能说成‘学习学习’。

‘好’,可以说成‘很好’;‘去’可以说成’不去‘却不能说’‘很盖子’‘很你’,也不能说成‘不盖子’‘不你’。

“同学们,这些情况是很有趣的。但它们说明一个问题:不同词不同的的特点。

“我们把词组织起来,就可以成为句子。比如——”艾书转过身去,又在黑板上写起来了:学生读书 农民生产积极。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们的作业完成了

“这四个句子,意思各不相同,但我们过细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的格式都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学生’、‘农民’、‘北京’、‘我们的作业’说的都是‘谁’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读书’、‘生产积极’、‘是我国的首都’‘完成了’——说的都是‘什么’、‘怎么样’。而且,在一个句子里,那个词摆在什么位置,不能随意变动。比如,把‘农民生产积极’说成‘生产积极农民’,或者‘积极生产农民’就不行。这说明:句子的组成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语法就是指各类词的特点和组词成句的规律。”

“同学们,”艾书说:“语法知识如果要讲细,没有时间,我现在是点一下,引起你们的学习、钻研兴趣。

“字、词、词组、句子、段落、文章一个比一个大,词又分单纯词、合成词 ;

“合成词又有几种构成方式:联合式如温暖、左右等,偏正式如红旗、水车等,动宾式如革命、动员等,动补式如看齐、上来等,主谓式如国营、自动等,重叠式如爸爸、看看等,附加式如同学们,老师等,简略式如支书、共青团等。

“词又分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这些词中前六类词比较实在,又统称实词,后五类没有实在意义,统称虚词。”

“要讲细点,一类词,一节课也讲不完。”

“说个老实话,我也是边学边教大家。”

“请大家注意,如何识别一句话中的主语、谓语也即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我在以后课中是要提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