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 第13章 北伐?东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刘禅的声音落下,殿内的空气变得愈发火热。

“好一个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关羽丹凤眼微眯,捋着胡须说道:“这话听着就提劲!”

众人面面相觑,十几岁的孺子竟能说出如此有气节的话,在场的群臣看向刘禅的目光多了几分敬佩之色。

能说出这番话,至少蜀汉未来的继承者不是软弱不堪之人。

秦宓的目光有些恍然,他看向殿内衣袂飘飘的自信少年,苦涩轻笑。

少年的话的确令人振奋,但东征绝不可行。

“父王,如今蜀汉急需一场胜仗,挫掉东吴的锐气,若成则能敲山震虎。”刘禅目光坚定,拱手道。

一旁的赵云忍不住问道:“少主,倘若蜀汉与东吴会战,曹魏进取汉中则如何?”

刘禅转过身,面向赵云缓缓道:“阿斗举荐一名上将镇守汉中,定可保汉中无虞。”

“何人?”

“魏延,魏文长。”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刘禅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不止如此,我军在东征的同时,还要北进...”

“如今雍凉八郡落在曹贼手中,旧都长安、洛阳也没收复,我们可不能一味固守汉中...”

刘备眼皮一跳,惊声道:“吾儿的意思是...让我军两线作战?”

刘禅轻声一笑,重重的点了点头。

“不可。”秦宓面目凝重,冲着刘备拱手道:“王上,分兵征战乃兵家大忌,蜀郡不管是兵力还是粮草器械,都不可能支撑起两场战事,此提议不妥。”

“秦别驾所言极是。”诸葛亮看了一眼刘禅,随即站出羽扇轻摇道:“少主的想法过于冒险,依蜀中现有的兵马和军粮,只可支撑起一场大战,要么北伐,要么东进...”

刘禅眨了眨眼,他并没有反驳诸葛亮的话,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但,这只是今年的现状。

历史上的刘备正式发起东征的时间是章武元年,也就是一年后。

一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倘若刘禅利用这一年时间将商业发展起来,还愁没有兵力和粮草?

现在不行,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阿斗想给在场的诸位叔伯讲个故事。”刘禅突然笑了笑,有些狡猾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代,两军交战前,往往会斗将。”

“狭路相逢斗将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武将,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兵刃,然后策马冲锋,即使倒在对方的刀剑下,也虽败犹荣!”

“我把它称之为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就算战死,也不丢人。”

刘禅说得很慢,仿佛出口的每一个字都深思熟虑过,众人沉吟思索,不苟言笑。

迎着诸多各异的目光,刘禅继续说道:“曹魏和东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敌人?若我等只一味后退,固守蜀川,最终只会窝窝囊囊的被敌人所吞噬...”

“与其这般,不如主动出击,失败了又如何?没有天时地利又如何?”

“只要我蜀汉一息尚存,便战斗不止,犹如那豺狼虎豹般,临死也要咬下敌人一块肉,只有这样,曹魏和东吴才会重视我川蜀,下次他们欺辱我等之前,才会掂量掂量。”

“到那时,我们不需要再委屈求全,那东吴鼠辈闻风胆寒而来,必会求着我等共击曹魏!”

刘禅的话铿锵有力,殿内君臣的神情由凝重渐渐转变为震惊。

“好!好!”刘备激动的起身,粗重地喘息着,“有风骨,有气节,有狠劲!”

“父王,不管哪位叔伯反对,孩儿的提议永远不会变。”刘禅抿了抿嘴,索性横下心,坦然直视刘备:“若将来有一天,蜀川需要北伐曹魏,阿斗愿亲率益州之兵出秦川,替父王横扫雍凉,收复长安,镇守大汉西方门户!”

刘禅的话掷地有声,众臣面面相觑,露出怪异的神情,复杂的眼神中似是交换着一个讯号: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暗弱胆小的阿斗吗?

刘备神色复杂地盯着刘禅,刘禅无惧,坦然而对。

良久,刘备双眸微眯,旋即哈哈大笑:“不愧是我刘玄德的儿子,吾今日方见到尔之锋芒!”

刘备看向在场的臣子,有些是荆襄旧部,有些是益州旧臣,只见他冷哼一声,紧接着说道:“本王觉得在场的诸卿就缺少这样的...亮剑精神,曹魏再强大我等也不能惧怕。”

“巴蜀天府之国,军粮器械方面并不缺,还望丞相从中斡旋,适度调配……”

“好了,今日朝会就先到这里,诸卿回去好好想想,东征和北伐是我等接下来要面对的两大战事,任何人都不能轻易退缩。”

众朝臣躬身应诺。

静静注视刘禅片刻,刘备的目光有些复杂,随即淡淡道:“诸位都散了吧。”

伴随着宦官悠扬尖细的高呼声,众人恭敬行礼,各自缓缓退去。

......

走出长乐殿,刘禅刚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就被诸葛亮拉到一旁。

“少主,刚才你太冲动了,此时东征非绝佳时机。”诸葛亮正眼看向他,焦急地说道。

刘禅叹了口气,轻声道:“阿斗又何尝不知啊,提到东征,父王那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杀气。”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问道:“丞相,你知道父王为何执意要东征吗?”

诸葛亮神情一怔,是啊,明知东征的风险那么大,为何刘备还执意要去?

“父王今年将近六十了吧?若是春秋鼎盛时期,或许再等个三五年也可将荆州慢慢夺回来,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诸葛亮微惊,愕然地看着他。

刘禅的神情忽然变得寂寥,垂头看向地面上的枯叶,缓缓道:“美人白发,英雄迟暮,人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父王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双鬓不知何时染尽了白丝,就连身子板也不再笔直,或许在有生之年,他看不到兴复汉室的那一刻了。”

“我从父王的眼睛里看出,他并不想安逸的度过余生,他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对敌人发起最后一搏,而荆州...便成了兴复汉室最后的希望。”

“想必丞相比我清楚,想要兴复汉室,必须要以荆州为跳板,方可进取中原...”

诸葛亮沉默了,面色愈发苦涩,他理解了刘备的想法。

荆州。

那是一代枭雄梦开始的地方。

从那里开始,也要从那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