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了大堂,看到应诉的人是陈公府和镇国公管家陈公公,别说白若轩、白段誉,就连白梓良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若不是众人瞧见地上跪着的鲍鸿兰,只怕会误以为自己走错了地儿。

白若轩原本想说的话瞬间一转,沉声道:“本官,听闻因一批冰而影响了百姓生计,本官特来一观。”

京兆尹忙不迭地点头哈腰:“下官即刻审理,定秉公执法。”

整个案子审问过程极为简单。

鲍鸿兰状告周锦婳违背合约,还躲起来不予赔偿,致使鲍家堡百姓遭受巨大损失。

石公公倒也不抵赖,全盘承认。

只是说道:“周小姐制冰是造福百姓,殿下与镇国公不忍黎民百姓在酷暑没有冰品吃,没有冰快纳凉,而毁了一个冰铺子。

镇国公更是愿出五万两银子,让鲍鸿兰另去别处购冰。如此一来,便解了当前困境,望堂下之人斟酌。”

鲍鸿兰此刻满心惊讶,没想到对方竟有太子做后台。

他深知,死咬着五十万两违约金,只怕自己有命拿却没命走出京城。

可要是轻易答应了五万两银子,又觉太亏,且还未完成交代的任务。

一时间,鲍鸿兰低头不语。

京兆尹最盼着鲍鸿兰赶紧答应,如此一来两全其美,既不得罪太子,也不会落下把柄让白首相弹劾他徇私枉法。

鲍鸿兰跪在堂下缓缓开口:“青天大老爷啊,草民并非贪财之人。按惯例,违约罚金不低于三倍乃正常之举。

草民并非刁民,也不想为难殿下,只希望罚三倍,十五万两,也好给乡亲父老一个交代。”

镇国公管家哼了一声,强硬地说:“最多给十万两,再多就不要想了。”

白若轩扫了双方一眼,说道:“本官提个建议,你们看如何?镇国公府支付违约金十万两银子。

然后帮鲍家堡将这批肉类完好运输至海西。除此之外,运输中因冰冻不足而产生的损失由镇国公府承担。”

陈公公略一思忖:太子府倒是知道有个官方经营的冰窖,存着一批去年冬天挖掘出来的冰,只是不对外售卖,可以卖给鲍鸿兰一些冰,损耗应该不会太多。

陈公公这样想着,便点头同意。

鲍鸿兰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得勉强答应。

当日,鲍鸿兰便拿到了十万两银子的赔偿金。

他带着一同前来的人在陈公公的带领下去了冰镇,官方经营的冰窖买了几十车冰,回了鲍家堡。

次日,鲍家堡族人把肉制品装上马车,铺上冰块,用棉被封了严严实实,将肉制品运往海西。

这批货在海西卖得火爆,赚了八万多两银子,耗损不过五千两。

凌霄给慕容羽汐送去了十万五千两银子。

慕容羽汐只留下五万两银子,其余五万五千两,让凌霄分给鲍鸿兰五万两银子,剩下的由凌霄分一些给他的手下,其余的让凌霄留着办事用。

鲍鸿兰拿到五万两银子,喜不自胜,拿出两万两银子分给了鲍家堡的族人们。

族人们分到了银子,喜出望外,自然是同老堡主一条心,一致对外。

永安侯府内,白段誉、白文昊、白若轩三兄弟正襟危坐于大厅,老夫人居中而坐。

老夫人命人把大房、二房所有妻妾嫡子全部召集过来。

当着全侯府主子的面,将白梓良捆在长凳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六十棍结结实实地打在了白梓良的身上,直打得白梓良昏死过去。

周氏因被周锦婳牵连,老夫人罚她在祠堂跪十天,不准回房睡觉。

老夫人痛心疾首道:“白梓良,你三番两次不顾侯府安危与脸面,今日打你六十棍已是轻罚。你若不知悔改,下次再犯,你的世子之位也坐到头了,可另选他人承袭。”

而后又悲叹道:“侯府如今日子艰难,还差点连累你三叔坏了官声。你们一个个的,何时才能让我省省心啊!”

打完人,以儆效尤,各房散去。

大厅内只留下白若轩、白段誉和老夫人。

白若轩微微眯起双眸,看向白段誉,语气冷冽如冰:“大哥,那天开审的情形你也瞧见了。

一个乡下来的表妹,竟能让太子长侍替她应诉,这里面的问题,你们都不觉得奇怪吗?我若是你,定会去认真查一查。

往后大房二房的事,下次别再找我,我只管这一次,否则直接送交官府处理。”

白若轩眸光冷淡,看着低头不语的白段誉。

走出侯府,卫青跟上对白若轩说道:“首相,属下调查了鲍鸿兰,此人之前是鲍家族长,在当地极有声望,深得百姓信任,被众人推举为鲍家堡的堡长。”

卫青还告知他,鲍家堡的百姓都分了银子,翻修了房屋、屠宰场也重新修葺扩大了一倍。

一切看似正常,却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白若轩正思忖着卫青的话,耳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哎哟,看啊前面有硝石卖,听说是从吐蕃刚运了一批硝石来。”

“那赶紧去抢吧,回头又没了。”

硝石?抢硝石?

白若轩心中一动,抬眼望去,只见老百姓们都朝着一个杂货店跑去。他略一沉吟,也跟了过去。

在东城商业街上,一家杂货铺子对面的空地上,堆满了硝石。

白若轩走近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小厮,正高喊着:“硝石一百斤三十两。”

价钱竟然整整翻了十倍?!

更令人奇怪的是,即便价格翻了十倍,大家仍在哄抢。

所有顾客不是在门口钱货两清,而是进了铺子,在里面交银子,换提货票,再去路边提货。

这是临时拉来的货,都未入库,直接在路边提货。

白若轩和卫青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众人你一车我一车,半天功夫,就把堆在空场上的硝石卖得一干二净。

还有很多人挤到铺子里边问还有没有券,再卖一点呗。

对方不耐烦地说:“今天没了,明儿上午开门会有更多运来,大家等着。”

白若轩眉头紧锁,即便是聪明一世的白首相,此刻也看不懂了。

这硝石平时除了医药用一点,还有就是周锦婳用硝石制冰。

老百姓这么大量购买硝石,难道还有别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