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离本就对捐书一事心存疑虑,听李泰这么一说,顿时觉得疑云重重,他沉吟道:

“李老弟所言,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我王家世代武将,虽也收藏了一些兵书典籍,但大多是祖传的孤本,若是捐献出去,万一有所闪失……”

李泰连忙趁热打铁。

“正是如此啊!王兄!‘文澜世家’的称号虽好,可若是丢了祖宗基业,那才是追悔莫及啊!”

王离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老弟放心,我王家绝不会捐书!”

有了王离的支持,李泰信心倍增,他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其他几家家主。

有些家主原本就对捐书之事犹豫不决,经李泰这么一煽动,立刻倒戈相向,坚决表示不捐。

但也有些家主不为所动,例如崔家家主崔浩。

他便认为捐书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提升家族声望,还能与皇室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李兄多虑了,”

崔浩笑眯眯地说道。

“陛下圣明,岂会做出有损我等世家之事?我崔家世代诗书传家,捐献一些书籍,也算为大秦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泰见无法说服所有人,便改变了策略,开始在咸阳城内散播谣言。

他派人四处散布消息,称谷铭和扶苏图谋不轨,意图削弱世家力量。

夺取世家传承。

“你们听说了吗?那谷铭根本就不是什么贤才,他就是扶苏派来对付咱们世家的!”

“可不是嘛!听说他私底下跟扶苏密谋,要将咱们世家的典籍全部收缴,然后一把火烧了,彻底断了咱们的根!”

谣言在咸阳城内迅速传播,引发了更大的恐慌和不安。

越来越多的世家开始对捐书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原本打算捐书的家族也开始动摇。

李泰暗自得意,认为自己的计划即将成功。

而此时,谷铭正督建文渊阁。

城内的风言风语,传进他的耳朵。既然你这么喜欢玩,那我就陪你好好玩玩。””

谷铭嘴角露出笑意。

谷铭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李泰的行动。

他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打算将捐献的书籍全部用于编纂一部新的百科全书《咸阳大典》。

这部大典将详细收录诸子百家流传的书籍,记载大秦的历史。

并将所有捐献书籍的家族都记录在册,以表彰他们的贡献。

同时,刊行天下。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咸阳城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那些犹豫不决的家族,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改变了主意。

能够名留青史,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谁不想自己的家族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咸阳大典》的消息一出,如同平地惊雷,炸响在咸阳城内外。

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们,瞬间坐不住了。

“李泰那小子莫不是疯了?竟敢污蔑谷大人和公子扶苏!我呸!”

王离狠狠啐了一口,想起之前差点被李泰蛊惑,心中一阵后怕。

“可不是嘛!这《咸阳大典》乃是千秋伟业,我赵家定当鼎力支持!”

赵家家主赵佘抚掌大笑,仿佛看到了赵家名垂青史的光辉时刻。

于是乎,原本冷清的咸阳城,突然变得热闹非凡。

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载着各家珍藏的典籍,浩浩荡荡地涌入城内。

场面蔚为壮观。

然而,这些世家家主们进城之后,

却发现城中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奇特物品——纸。

崔家家主崔浩之子崔文,素来喜好读书,家中藏书数千卷,他每日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和阅读这些竹简。

听说咸阳城出现了新奇玩意儿,他便也跟随着父亲一同进城。

刚一进城门,崔文就被街边小贩手中的一叠白色薄片吸引了目光。

这薄片轻薄如蝉翼,洁白如雪,触感光滑细腻,与粗糙笨重的竹简截然不同。

“这是什么?”

崔文好奇地问道。

小贩见他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知道是位贵公子,便热情地介绍道:“这位公子,这是纸,是谷大人新造出来的,用来写字的。”

“写字?”崔文更加疑惑了,“这薄薄的一片,如何能写字?”

小贩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崔”字。

崔文惊讶地发现,这纸不仅能够写字,而且墨迹清晰,不易晕染,比竹简方便了不知多少倍。

“这…这真是神奇!”

崔文赞叹不已。

“不知这纸是如何制作的?”

小贩神秘一笑。

“这可是谷大人的秘密,小的也不知晓。不过,这纸用起来可比竹简方便多了,公子要不要买一些回去试试?”

崔文心中早已被这神奇的纸所吸引,当即买了几十张,爱不释手地把玩着。

他想象着,如果用这种纸来抄写书籍,那将会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其他的世家子弟自然也有购买的。

一时间,咸阳城内“纸贵”的传闻甚嚣尘上。

这正是谷铭的计划之一。

谷铭他推广纸张的计划,并非简单的售卖。

首先,他选择了咸阳这个政治中心作为推广的起点。

咸阳城内聚集了大量的世家大族,这些人不仅拥有丰富的藏书。

也掌握着巨大的影响力。

只要他们接受了纸张,就能迅速带动整个大秦的潮流。

其次,他选择了《咸阳大典》这个契机。

他控制了纸张的产量和价格。初期,纸张的产量并不高,价格也相对较高。

这更增加了纸张的神秘感和稀缺性,也让世家们更加趋之若鹜。

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当崔文等世家子弟率先购买纸张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生怕自己落后于潮流。

就这样,谷铭巧妙地将纸张推广了出去,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望着络绎不绝购买纸张的人群,嘴角露出微笑。

并在城中多处设立销售点。

李泰斜倚在醉仙楼的雕花栏杆旁,手里摇晃着白玉酒杯。

目光却冷冰冰地注视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身旁围坐着几位世家子弟,各个面色阴沉,显然心情不佳。

“诸位,你们都看到了吧?这谷铭,真是好手段啊!”

李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语气中充满了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