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权路相争 > 第137章 地方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晨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省纪委的调查结果让他重新赢得了部分支持,尤其是在省委的支持下,他的改革工作得以继续推进。然而,这场改革背后的政治博弈并没有停止,反而愈加复杂和激烈。地方政府的抵制,财政厅内部的权力斗争,媒体的舆论风波,甚至是某些不明势力的暗中操作,都让这场改革显得异常艰难。

改革的阵地似乎已经拓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顾晨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些地方官员,背后更有深不可测的利益链条在推动着这场政治斗争的进程。

---

新的挑战

自省纪委发布调查结果后的这段时间,顾晨表面上看似顺利,但内心的警觉却从未放松。改革的步伐虽然没有停滞,但局势依然复杂。最近,几位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再次聚集在一起,试图联手对改革发起新的反扑。

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都明确表达了对改革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财政审计和资金分配方面,他们的自主权受到了严重限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公开表态,批评政府的改革措施使得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艰难,甚至有企业家公开呼吁政府放缓改革进程,重新考虑政策。

顾晨知道,这种情况一旦持续下去,改革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遭遇重大挫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寻求一次彻底的政治突围。

“王炜,准备好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顾晨坐在办公室,目光如炬。

“厅长,您是指与地方政府的进一步沟通,还是……”王炜犹豫了一下,问道。

“我知道地方政府的不满,但现在不是退让的时候。”顾晨冷静地说,“我要利用这次舆论风波的契机,主动发起一次政治攻势。”

王炜点点头,默默领命。

顾晨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这一步将决定未来的走向,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

舆论反击

顾晨决定主动出击,先从舆论战开始。他深知,媒体对这场改革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反对派的声音在媒体上频繁出现,几乎掩盖了改革的正面效应。

“我要给他们一点反击。”顾晨在内心默默思索。他知道,舆论战不仅仅是表面的攻击和辩驳,更是对内外各方力量的权力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控制舆论的主导权,是能否掌控局势的关键。

他首先联系了几家对改革持支持态度的媒体,要求他们加强对改革正面效果的报道,尤其是一些已经初见成效的财政改革案例。

与此同时,他决定通过财政厅官网发布一份详细的改革进展报告,列举改革措施实施以来的具体成果,包括节省的财政资金、优化的项目审批流程、以及民间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等。这份报告不仅仅是为了回应外界的质疑,更是要让广大民众和基层干部看到改革的实际效果,从而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顾晨决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的推进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财政效率,更是为了构建更加公正透明的财政体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就能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占据主动。”顾晨心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战略。

---

地方政府的进一步反击

然而,地方政府显然并不会轻易妥协。几位地市的领导再次联合,向省委提交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报告,详尽列举了改革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在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方面,地方政府的运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份报告已经影响到省委高层,看来他们的反扑更加有力了。”王炜在看完报告后,将其递给顾晨,语气沉重。

顾晨没有急于回复,而是仔细阅读了报告中的每一条内容。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显然找准了改革中某些环节的漏洞,并且通过舆论压力使得问题放大。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的是带有情绪化的反应,是对改革失控的焦虑。

“他们明显是在向省委施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回头。”顾晨冷冷地说道,“如果我们继续软弱,他们的气焰只会更加嚣张。”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这次必须回应他们。我会亲自去一趟地方,和这些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王炜一愣:“厅长,您打算亲自去?这样不太妥当吧?”

顾晨微微一笑:“这不是妥当与否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只有亲自去,才能更好地化解他们的不满,也能让他们看到我们坚持改革的决心。”

“好的,我明白了。”王炜点头道。

---

关键的地方会议

顾晨亲自前往了一个改革阻力最大的地级市,这座城市的经济并不发达,但由于财政管理不善,长期依赖政府补贴和特殊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的官员对改革极为敏感。

会议地点选择在当地的一家宾馆,顾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

“顾厅长,改革的初衷我们理解,但现实中,我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地市的一位领导语气诚恳,却也带有明显的不满,“您的政策让我们无路可走,民间企业的支持减少,地方财政的收入也在减少,基层工作难度更大了。”

顾晨听着这些抱怨,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不悦的表情,他静静地倾听,等待对方说完。

“我明白你们的难处。”顾晨终于开口,“但我希望你们理解,财政改革的意义不仅仅是短期的经济利益,它关乎国家长远的财政健康。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财政体制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困境只会越来越严重。”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你们要知道,改革是必须的,而我们现在做的,正是为未来的地方经济打下基础,推动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最终能让地方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地方领导们面面相觑,虽然他们心中依然有不满,但面对顾晨这番话,他们也开始有所动摇。

“顾厅长,您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项改革。”一位地方领导小声说道。

“我明白,但时间不等人。”顾晨语气坚定,“我会尽量在短期内,帮助你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财政厅会派人协助你们,确保改革顺利过渡。”

会议结束后,地方领导们虽然没有完全表态,但明显的退让让顾晨感到了一丝胜利的气息。

---

政治博弈的持续

尽管地方政府的反扑暂时得到了缓解,但顾晨清楚,这场博弈远未结束。改革的推进,必然会触动更多人的利益,反对派的反击可能随时爆发。

他深知,自己所面对的,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反抗,更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利益格局。而这场风雨,显然才刚刚开始。

但顾晨并不惧怕,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