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1982:说好的创业,我怎么名震文坛了? > 第二十一章 这酒你可不能不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一章 这酒你可不能不喝

“这种直白的描写,恰恰是为了让读者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战场的残酷。”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也是在经察冀边区,就在咱们河白省这片土地上。这里是什么自然环境,想必老师你也清楚。”

张唐风眉头皱的更紧,显然对姜东的解释并不满意。

他把目光看向柳南松,征求柳南松的意见。

作为主编,这文章应该怎么修改,他是最后拍板决定的人。

柳南松微微点了点头,“姜东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看这本小说与其他严肃文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里。文笔直白,描述简练,至于文学性,我看在这本书上面,我们就不必过分要求了吧。”

“你们说呢,是不是?”

虽然柳南松是用疑问来向在场的其他编辑征求意见,但事实上他这句话已经定调了。

姜东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孙亚梅在旁边好像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张唐风又开口说道:“还有一个问题比较严重!人物对话粗俗不堪,脏话连篇,这要是让读者学去了怎么办?”

“尤其是李耘龙,作为核心人物,哪有一点英雄的样子,整天骂骂咧咧,痞气十足!主人公应该以身作则,展现高尚品质,你却把他塑造成这副模样,简直是胡闹!”

姜东没有料到张唐风会对李耘龙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有这么大意见。

可是这正是这本书的灵魂啊,如果把李耘龙塑造成一个伟光正的人物,这本小说便乏味十足,没有了读下去的必要。

孙亚梅这个时候在旁边说道:“生活在和平年代,可能很难想象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在那种极端环境下,脏话有时候是战士们宣泄压力、提振士气的一种方式。”

“张老师,你看这个主人公李耘龙看似粗俗,可他骨子里对战友的情义、对国家的忠诚,比谁都深厚。”

说着,孙亚梅将书稿翻到了第二十七页。

“这一段故事!他会为了掩护兄弟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会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冲在最前面,这些难道不是高尚品质的体现?”

“如果把他塑造成一个文质彬彬、满口仁义道德的书生,那才是脱离实际,无法让读者信服。”

被孙亚梅这么一说,张唐风显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连连咳嗽了几声。

姜东补充说道:“在战场上,生死一线,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讲究繁文缛节、保持优雅?”

“战士们为了活下去,为了保家卫国,会爆发出最原始的力量,会有嬉笑怒骂,会有恐惧和勇敢并存。”

“李耘龙这样的形象,才是最真实的人性写照,他虽然有痞气,但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战友的情谊、对敌人的无畏,哪一点不值得我们去歌颂?”

“您想想,读者们看惯了完美无缺的英雄,偶尔看到一个像李耘龙这样接地气的,是不是更能引起共鸣?”

“英雄不是天生的,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英雄才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励后人啊!”

“此外,李耘龙这个形象是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人物的!如果能够把它搬上银幕的话,一定能够引来读者更多的喜欢。”

“我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也同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把他的说话风格显得非常直白。”

柳南松闻言,好像来了兴趣。

“你说,把它改编成电影。”

“柳主编您说的没错!”

听到姜东这话,张唐风噗嗤一笑。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也不能太好高骛远了。”“现在书还没有出呢,你倒想着要搬上大荧幕了,这都是没影儿的事。”

“来来来,咱们还是说回正题吧。”“书里面有很多的战斗场景。只是可惜,你写得太混乱了,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没有条理,读者很难看得明白!”

对于这件事情,张唐风说的还真对了。

这确实是姜东的弱项,对于战斗场面的描述,没有那么深刻。

旁边一个编辑这个时候也说道:“姜东,这个描述如果是能够写的更好一点,到时候读者也肯定会读起来更加流畅。”

孙亚梅:“那好,这一部分的内容,就让姜东先回去重新改一稿回来。主编,您觉得怎么样?”

柳南松笑道:“精益求精是好的,如果这个书稿能够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到时候也更有影响。”

“姜东你也别怕麻烦,毕竟,好饭不怕晚。”

“行,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回去再细细推敲,修改一下!”姜东答应。

等到讨论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的六点多钟。

孙亚梅伸了一个懒腰,对着姜东说道:“现在已经太晚了,今天晚上你们就住在市里边,一切都给你们安排好了,住招待所。”

“明天再回去。”

“那太好了,感谢出版社的好意!那我就却之不恭。”

“哈哈,以后我们这种事还靠着你赚钱呢。可得把你照顾好了呀。”柳南松打趣说道。

“不过你们先别去招待所,咱们先去吃饭,我已经让人安排好了,在美味坊订了一桌!咱们好好喝一顿!”

“你们郡县今天不是来了三个人吗?连着刘主任和潘晓筠也一同过来,咱们不醉不休!”

美味坊。

姜东看柳南松这个人年纪也不小了,应该喝不了多少,结果等到上桌的时候他才发现,柳南松这个人是海量。

包厢内,姜东不停地吃菜,想要将肚子里面不停翻腾的酒给压下去。

张唐风这个时候又举起了酒杯,“来来来,今天咱们庆祝一下出版社迎来了两位新的青年作家。希望《亮剑》《割草者》两本书能够大放异彩,在咱们和河白省掀起一股风潮。”

桌子上的每个人都拿起了面前的酒杯,姜东也不例外。

不过他只不过是抿了一口,他觉得自己再喝下去绝对要吐了。

“姜东,你是年轻人,怎么喝酒这么抠抠搜搜的,应该大大方方的!来,把你手里这杯给干了。”

刘运山这个时候也说说道:“对啊,今天姜东你可是主角呀,这酒你可不能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