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立渊传 > 第92章 共游慈恩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方丈所言,一年当中,春季乃是寺庙香火最为鼎盛之时。今日亲至此处,果不其然。”公主下车看见那求香拜佛之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从山顶直至山脚,放眼望去皆是人头攒动。

王府的马车行至山脚下便再难以前进分毫,无奈之下,众人只得弃车而行,徒步登山。

“贞孝,慢些走!今日一整天都会陪伴于你身旁,无需着急赶路!”世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身怀六甲的公主,缓缓向山上走去。

“哼,你这番话都说过不知多少回了,可哪次不是早早抛下我独自离去?”公主轻嗔薄怒,语气中明显带着些许责备之意。

“这次绝对不会!你瞧,此次仅有我一人陪你上山,连那些随行的仆役们都被留在了山下呢!”世子满脸堆笑,好言安抚道。

就这样,世子与公主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攀登。这座山虽说并非险峻异常,但对于身怀有孕的公主而言,着实难以承受长时间的行走,因此每行一段路程,她便不得不停下歇息片刻。

尽管此刻世子确实陪伴着公主一同上山,然而公主却敏锐地察觉到,世子的目光时不时会游离出去,显然他的心思仍牵挂在洋州那件事情之上。见此情景,公主心中暗叹一口气,决定再多歇息一会,让世子能够稍稍平复一下心绪。

“还想着洋州一事呢?”公主轻启朱唇,美目流转,瞅着正陷入沉思之中的世子轻声问道。

世子缓缓回过神来,目光落在公主的面容上,轻轻叹了口气:“是啊,一直在想着这洋州的粮食究竟被藏匿于何处,还有那洋州风羽卫为何会突然消失不见?如今洋州局势动荡不安,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朝廷上下都为此感到惴惴不安呐!”说着,他下意识地拉起公主柔弱的小手,神情凝重地感慨道。

一旁的贞孝听闻此言,顺口接话道:“还能藏哪儿,依我看呀,不就是军营嘛!”

“军营?贞孝,你莫要在此信口胡言乱语!”世子眉头微皱,面带疑惑与不满之色瞪向贞孝,显然并不认同她这番看似轻率的言论。

然而,公主却若有所思地轻抚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皮,目光坚定地望向世子,缓声道:“渊哥哥,你先别急着否定我所说的。你不妨仔细想想,这老百姓最为信任朝廷之处,无非便是官府与军营。倘若换作是我岭南世族,想要在这洋州之事上大做文章、兴风作浪,那么选择将粮食藏匿于军营之中,岂不是既能掩人耳目,也能扰乱朝廷视线?何乐而不为呢?”

世子闻言,不禁微微颔首,眉宇间的褶皱也稍稍舒展了一些,似是觉得公主此番分析颇有几分道理。的确,无论是官府还是军营,皆是能够让百姓安心立命之所,亦是朝廷对于百姓安居乐业所作出的有力保障。这般想来,倒真有可能如公主所说……

“这洋州官府早就被那岭南给架空了!现如今,他们唯一能够做做文章、找找破绽的地方,恐怕也就只剩下这洋州大营了。洋州让风羽卫一夜消失,如此一来那守将便只能整日待在守将府里以求自保,这样洋州大营便疏于约束,军纪自然也就日渐涣散。再加上眼下这洋州时局动荡不安,军营里的那些将士们自然人心惶惶,所以呀,如果那些贼人趁着这个机会,悄悄地把大批的粮食藏匿到这军营之中,倒也并非是绝无可能,渊哥哥,您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呀?”

贞孝这番入情入理的分析,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让世子恍然大悟起来。他不禁回想起昨天王爷坚决不同意派人去搜寻夫子山大营,当时自己还满心疑惑不解,原来王爷心中所想竟是这般深意呐!既然那些粮食可以藏在世族自家的军营里面,那为何就不能同样藏在朝廷所属的军营当中呢?

只见公主轻轻地捶了捶自己那略显疲惫的后背,然后继续娓娓道来:“假如那些人此时此刻故意散布出一些消息出去,就声称这洋州大营里头暗藏着数量惊人的粮食。那么老百姓们一旦听闻此讯,必定会群情激奋,一窝蜂似地冲向大营,甚至连那守将府恐怕也是难以幸免!如此一来,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可消失殆尽,也彻底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而倘若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那些人趁机将藏匿在夫子山上的粮食拿出来投放至市面之上,以解百姓们的燃眉之急。那么不用多想,这些饥肠辘辘的老百姓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全站在世族那边了!到时候啊,甭管是派遣楚王伯父前去处理此事也好,亦或是换成其他什么人,哪怕就是世子您亲自出马,恐怕也是无力回天,百姓也毫无保留的护着那些世族,你觉得呢?”

听着公主的分析,世子多日堆积的思绪一下子打开了,世子轻轻搂着公主,“几日没在一起,怎么思绪如此厉害?”

“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整日陪着父亲,府里腿脚最不便的两人成了搭子,父亲将兵部将由你后,出书房的日子也就多了,闲暇时陪他在花园里赏花喂鱼,或者在府中走动晒晒太阳!累了就聊几句,这不我的思绪就打开了!”公主微笑着望着世子。

歇息了好一会儿后,世子轻轻地扶起公主,两人又缓缓地继续向前走去。只见公主一只手扶着自己的后背,另一只手则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水。一路艰辛,终于来到了山腰处。世子环顾四周,很快便找到了一块清凉之地,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公主走到那里,让她能够好好休息一下。

“父亲的心思啊,可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得了的呢。就好比下棋吧,普通人或许只能思考到下一步该怎么走,但父亲可不一样,他不仅能把自己接下来的三步、五步都考虑周全,甚至就连对手的三步、五步棋路也都能提前猜到。所以呀,你以后可得多跟父亲交流沟通才行哦。”公主边说边伸出玉手,轻柔地擦拭着世子那同样布满汗珠的额头。这一路走来,世子也是累得不轻,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

对于公主这番真挚的话语,世子听得十分认真,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同。他心里暗自思忖道:的确如此,都怪自己平日里总是整日待在兵部处理事务,以至于思绪变得太过局限了。

“那么这次我们一同前来,难道又是替我祈求平安签的吗?”世子满脸宠溺地看着眼前的公主,轻声问道。

听到世子的问话,公主猛地转过身去,背对着世子,娇嗔地说道:“哼,我才不要呢!上次来的时候,那个方丈竟然敢糊弄本公主。明明抽中的是个下下签,他却硬要说是上上签。我当时满心欢喜地将它带回去,还用心存放在匣子里。谁知道后来你在西都居然遭人刺杀,还因此招惹了情债!真是气死我啦!”说完,公主气鼓鼓地撅起了小嘴。

“以后不会了!”世子拉过公主搂在怀里。

“此次前来拜佛求签,不光为了咱俩和昇儿,还有父亲!近些时日,我留意到那李太医频繁出入府邸,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说明父亲的腿疾怕是愈发严重了。此事非同小可,你可一定要放在心上呐!”公主神情凝重地凝视着世子,她平日与王爷相处时,便已察觉到王爷的面色时常会因腿部的疼痛而扭曲,甚至有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捶打自己的腿脚以缓解痛楚。

世子听闻此言,赶忙应道:“此事我已然铭记于心,待到明日,我定会亲自前往太医院,询问父亲腿疾的状况。”

约摸过去了半个时辰之久,两人总算抵达了寺前。透过熙攘的人群,发现楚王府的车驾静静地停靠在角落。

“瞧这情形,想必瑶儿嫂嫂今日也是特意赶来祈福的呢!”世子转头对身旁的公主轻声说道,随后便引领着公主一同迈步走进了寺内,边走边提议道:“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前去问候一番可好?”

公主轻轻颔首,二人缓缓进入大殿,发现正在虔诚祈祷的明氏。只见明氏双手合十,紧闭双眸,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佛祖菩萨慈悲庇佑,愿我的夫君和公公皆能平安无凯旋,更盼我腹中的胎儿能够顺顺利利地降生!”

“渊哥哥,这伯父和堂兄此时应该到洋州了吧!也有些时日了!”

“的确,也应当到了,但朝廷至今都没收到伯父的公文!”

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上,波涛汹涌,浪花翻涌不息。船夫赤裸着上身,肌肉紧绷,奋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桨,每一次划动都伴随着汗水的洒落。而在一旁的船板上,涣世子却悠然自得地躺着,仿佛与周围的忙碌格格不入。

春日的阳光宛如一层金色的纱幔,轻轻地洒落在他那惬意的面庞上,带来丝丝缕缕的暖意。微风轻拂而过,撩动着他额前的发丝,更添几分闲适与慵懒。这般惬意的时光,使得涣世子渐渐地合上了双眼,沉浸在了甜美的梦乡之中。

在梦中,他化身为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身披重甲,手持长刀,胯下战马嘶鸣。只见他一声怒吼:“给我冲!灭了贼人!”身后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敌阵,喊杀声震耳欲聋。

转瞬间,场景变换,他又成为了一位逍遥自在、风流倜傥的王爷。身处华美的宫殿之中,左拥右抱,美酒佳肴环绕。对着身旁娇羞的美妃调笑道:“爱妃别躲开呢!”引得众女娇嗔连连。

画面再一转,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太子。端坐在金碧辉煌的书房内,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面色凝重。当看到一份糟糕的奏报时,不禁怒拍桌案,呵斥道:“混账东西,要你有何用?”

就在这时,现实中的楚王正静静地凝视着熟睡中的涣世子。只见他的表情时而严肃庄重,时而眉开眼笑,可谓是丰富多彩至极。楚王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孩子究竟做了怎样的怪梦。

突然,涣世子口中开始不停地念叨着:“混账东西!混账东西!”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愈发激动起来。楚王见状,毫不犹豫地扬起手掌,朝着涣世子的脸颊扇去。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涣世子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他一边擦拭着嘴角流出的口水,一边惊慌失措地环顾四周,急切地寻找着楚王的身影。待看清眼前之人后,他连忙问道:“怎么了,父亲!”

此时,正在将缆绳拴在码头上的船夫听到了涣世子刚才的叫骂声,忍不住轻声嘀咕道:“客官,您这儿子可真是缺少管教啊,竟然敢如此辱骂您,对您如此不敬!”

王爷脸色板青,怒视着涣世子,突然间揪住他的耳朵。

“父亲,疼,疼,父亲!”涣世子被提溜着上了岸。

“刚刚是做梦,不是真的对您不敬!”

此时此刻,二人已经到了瓯北,离洋州还有大约一半的路程。

“瑶儿嫂嫂,真是许久不见了啊!”公主面带微笑,轻盈地走上前去,亲切地向明氏打着招呼。

也许是因为都身为人母的缘故吧,两人之间曾经存在的些许隔阂仿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如今的她们,宛如亲生姐妹一般亲密无间,相互疼爱着对方。

只见明氏同样笑容满面地迎接着公主,她轻抚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说道:“妹妹呀,瞧瞧你这肚子,可真大哟!虽说我的孕期要比你早两个月,但是和你的相比,明显还是要小一些呢。”

公主闻言,不禁低头看了看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开心地回应道:“可不是嘛!前些日子宫里的太医来给我诊脉的时候还说呢,这腹中的孩子必定是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无疑!”

听到这话,明氏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之色,随即笑着恭贺道:“哎呀,那可得好好恭喜妹妹了!不过这月里嫂嫂我也要临盆了,好多人也都猜测说会是个小子呢!”

一时间,两人在寺庙门前有说有笑,气氛融洽无比。而世子则静静地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聆听着。

这时,明氏忽然将目光转向了世子,开口问道:“渊儿,倘若你的兄长此次能够平安归来,不知是否能够官复原职,参预朝政?”

世子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既然皇祖父当初已经应允下来,那自然是作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