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立渊传 > 第65章 西都遭刺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值晚秋时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在庭院之中。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经过几场秋雨的滋润后,竟然比上个月显得更为繁茂了几分。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和缕缕花香。

公主早早地起身,轻移莲步来到院子里。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长发如瀑般垂落在双肩上,宛如仙子下凡一般清丽脱俗。只见她手持一把小巧的剪刀,正专心致志地修剪着那些略显凌乱的花枝。

就在这时,苏姨拎着几匹色彩鲜艳的绢布匆匆走来。原来,苏姨一大早就按照公主的吩咐前往集市采购了这些布料。见到公主正在亲自修剪花枝,苏姨连忙上前说道:“哎呀,世子妃,你有孕在身,这等粗活怎么能让您亲自动手呢?还是交给老奴来做吧!”说着,就要伸手接过公主手中的剪刀。

公主微笑着摆了摆手,轻声回应道:“无妨的,苏姨!我如今身子还算轻便,适当活动一下对胎儿也好。”说完,继续专注于眼前的修剪。

见此情形,苏姨无奈地摇了摇头,赶紧放下手中的绢布,快步走到公主身边,一把夺过她手中的剪刀,然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公主坐到旁边的石凳上。

刚刚坐稳,苏姨便迫不及待地将目光投向公主微微隆起的腹部,上下左右仔细端详起来。片刻之后,她满脸欣喜地开口说道:“世子妃啊,如果您相信老奴的话,依老奴之见,您这腹中所怀必定是位小公子!”

公主听了这话,不禁掩嘴轻笑,娇嗔地说道:“真的吗?苏姨,郡主前些日子来看望我的时候,也曾说过这胎很有可能是个男孩呢。还有前几天湘儿姐姐过来拜访,她也是这么认为的。”说话间,公主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眼神中充满了母爱的温柔与期待。

苏姨连连点头,笑着附和道:“可不是嘛,世子妃。您瞧您这肚子的形状,还有您孕期的种种反应,都表明这定然是个男孩!这下咱们王府可算有后啦!”

听到苏姨如此夸赞,公主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如花,心中满是欢喜和幸福。

在宁静的院落之外,突然间传来一阵喧闹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公主闻声而动,连忙招呼苏姨扶她过去探个究竟。

远远望去,只见郡主正气势汹汹地揪着孙将军的耳朵,满脸怒容地拽着他朝王爷的书房大步流星而去。孙将军脸上全是痛苦的模样,但也不好挣脱。公主不禁心生疑惑,转头看向身旁的苏姨,轻声问道:“姐姐与姐夫这是怎的啦?”

苏姨赶忙凑近公主耳边,压低声音解释道:“听说是郡主的婆家人一直暗中捣鼓,想要让孙将军纳妾娶个小房,可郡主坚决不同意!为此,两人已经闹腾好些日子了。”

公主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面露不解之色:“姐姐这般出色,又有晨儿和昊儿两个孩子承欢膝下,缘何还要让姐夫再娶一房呢?”

苏姨轻叹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这其中缘由倒也不难猜,想必是郡主因生育昊儿时不慎染上风寒,导致身子受损,无法再延续香火。故而那孙家才动了此等心思,想让孙将军另纳新妇。世子妃您日后可得多加留意自己的身体啊!”

言罢,苏姨轻轻扶着郡主转身回到屋内,并关切地嘱咐道:“外边风大寒冷,还是进屋里歇息为好。”

待将郡主安置妥当后,苏姨因另有要事需要处理,便匆匆离去。恰巧此时,贞惠从外面办事归来,见屋内只有郡主一人,便快步上前询问起方才屋外之事。

“我刚刚踏入王府,耳边便传来一阵痛苦的叫声,这究竟是发生了何事?”贞惠满脸疑惑地放下手中紧握着的物品,急忙快步走向公主,语气焦急地向她询问道。

只见公主轻皱眉头,微微叹息一声后回答说:“听说是姐姐婆家要迎娶小妾进门,结果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最后竟然闹到父亲这儿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还当是什么大事呢!”贞惠听闻此言,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下来,随后缓缓坐于椅上,并将自己前些日子特意前往镇上向绣娘们悉心问询而来的衣服样式一一展现在公主面前,微笑着解释道:“这些孩童衣服的样式可都来之不易,可是花费了好些日子寻觅,为此还前往南都。”

公主饶有兴致地接过那些精美的衣物样式仔细端详起来,不禁赞叹道:“这一件件小小的衣服真是太可爱啦,上面的图案也是精美,想必制成成衣之后定会令人爱不释手。”然而,欣赏片刻过后,公主突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贞惠,轻声问道:“姐姐为何会觉得纳妾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贞惠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悠悠然回应道:“贞孝,自古以来男人们娶妻纳妾本就是稀松平常之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东方亦或是西方,又有几个男子能够专一?像那种对感情忠贞不渝、始终如一的男子实在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不过依我看呐,渊儿倒是一个难得的专情之人,定能成为那一心一意只爱一人的情郎!”

公主听后,双颊瞬间泛起如晚霞般艳丽的红晕,娇羞地垂下头低声呢喃道:“那是自然,渊哥哥在婚前就已经郑重其事地许诺过我,他此生此世都会独宠我一人……”话未说完,那张俏丽的脸庞已是愈发通红,宛如熟透的苹果一般惹人怜爱。

“那是!那是!”

公主手里紧紧握着一块精美的布料,一旁的贞惠也满脸笑容,同样手持着另一块颜色鲜艳的绸缎,两人正对着一个小小的样式仔细比划着。

只见她们时而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如何裁剪;时而又拿起针线,小心翼翼地缝补起来。动作虽略显生疏,但却十分认真专注,一板一眼的样子宛如两位经验丰富的绣娘。

过了一会儿,贞惠抬起头来,笑着问道:“贞孝啊,你这孩子的名字起好了没有呀?”

贞孝轻轻摇了摇头,“还没呢,可这孩子的名字可不由我和渊哥哥做主,按皇室的规矩,得由圣上亲自来定。您看晨儿、昊儿,还有湘儿姐姐家的景儿,他们的名字都是圣上给起的!”说着,她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

贞惠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皇室的规矩就是多,起个名字都如此繁复!不过想来圣上一定会给这孩子起个好听又吉利的名字。”说罢,她继续低头摆弄手中的布料,期待着这件小衣服能够早日完工。

“是啊,宫里来话,说下个字是‘昇’,寓意不错!这王府里好些个都抢着呢,正好瑶儿嫂嫂明年也要生产,就数她夺的最凶!”

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世子一行人便匆匆离开了柳亭。

经过一两个时辰的奔波,世子一行终于抵达了位于城南外的码头。此时,码头上已经站满了人,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梁国鸿胪寺的官员们。这些官员们身着整齐的官服,恭敬地等待着世子的到来。

当世子的船只缓缓停下时,一名鸿胪寺主事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下官鸿胪寺主事,在此恭迎吴国立渊世子!”世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下了船,向主事还了一礼。

然而,世子并没有立刻跟随主事离开,而是四处张望起来。他的目光先是扫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接着又望向城楼,随后,他的视线落在了繁忙的码头和热闹非凡的集市上,各种声音、色彩和气味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世子心中忽然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悄然爬上心头。他微微皱起眉头,仔细嗅着周围的空气,试图捕捉那不安气息。

站在世子身旁的黄东见状,忍不住低声嘀咕道:“这梁国怎么如此无礼?竟然只派一个小小的主事前来迎驾!”

听到黄东的抱怨,主事连忙解释道:“回世子,眼下梁国境内的境况想必世子也曾有所耳闻。国内局势动荡,稍大一些的官员不是被调往宫中处理要务,就是前往外地他国执行使命,所以只剩下下官这样芝麻大小的官员来迎接世子了,请世子多多包涵。”

世子摆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说道:“无妨,我们走吧。”说完,他率先迈开脚步,向着城内走去。

可是黄东却仍然不依不饶,嘴里继续嘟囔着:“这梁国皇帝算起来还是世子您的姨夫呢,哪有这么招待侄子的道理?就算只是平常的拜访,也不该如此随意啊!”

世子没有将此时的接待规格放在心上,转身轻轻拍拍黄东的胳膊。

阳光洒落在街道上,世子在官员的引领下,缓缓向南门行去。此刻的南门周围早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道路两侧整齐地站着一列列士兵。

尽管官府已提前张贴告示,引导百姓经由其他城门入城以避免拥堵和混乱,但仍有一些好奇的百姓忍不住赶来围观世子。他们或站在远处指指点点,低声议论;或踮起脚尖,努力想要看清世子的模样。

在靠近码头的一个小摊子前,坐着一伙看似平凡无奇的人。只见他们正埋头大吃特吃摆在桌上的食物,那副狼吞虎咽的样子,就好像已经饿了许久似的。当世子一行人路过这个摊子时,原本专注于进食的他们突然警觉地抬起头来,目光快速扫过世子及其随从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低头猛吃起来。

待到世子稍稍走远一些,这伙人的动作瞬间变得敏捷起来。他们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碗筷,迅速起身跟了上去。然而还没走出几步远,负责守卫的士兵便察觉到了异常,大声喝斥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今天可是吴国世子到访的重要日子,所有百姓都必须按照规定从其他城门入城!”

面对士兵严厉的质问,那几个人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自己马上就走。士兵见状,挥挥手示意他们赶紧离开。于是这几人乖乖转身离去,并很快融入了道路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消失不见。

然而,这一系列细微的举动并没有逃过世子敏锐的耳朵。他走着走着忽然停住脚步,若有所思地回过头来张望。可映入眼帘的只有空荡荡的街道以及依旧井然有序站岗的士兵们,刚才那奇怪的一伙人已然不见了踪影。

“世子这边请,陛下已然在宫中等候多时!”官员满脸堆笑地迎向世子,并细心照料着世子登上停放在城门口处的马车,示意世子乘此马车入宫觐见圣上。

世子微微颔首,正欲抬腿迈上马车时,突然间,原本喧闹嘈杂的人群里猛地传出一声怒喝:“拿命来!”这声吼叫犹如平地惊雷一般,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刹那间,只见两旁拥挤的人群之中,如同鬼魅般飞身跃出十来个身影。这些人身着黑衣,面蒙黑巾,只露出一双双闪烁着寒光的眼睛。他们每个人手中都紧握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世子猛扑过去,那凌厉的气势仿佛要将世子置于死地。

“快快保护世子殿下!”站在世子身旁的可安以及那位官员见状,顿时脸色大变,齐声高呼起来。随着这声呼喊,四周原本有些惊慌失措的人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尖叫着四散奔逃开来。而与此同时,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们也毫不迟疑地挥舞着兵器,向着那群刺客冲杀过去。

这些士兵们个个英勇无畏、训练有素,面对刺客们凶狠的攻击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喊杀声响彻云霄。一时半会儿,那些刺客无法近身。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从远处的码头方向,竟然又涌出一大群同样装扮的刺客,那些人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其人数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那一批。渐渐地,士兵们开始难以招架,,逐渐显露出败象,只能节节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