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岁月,桂子飘香。清风明月,人间良辰。
中秋这日,一家人齐聚太后谢书意的宁寿宫,吃团圆饭。
萧承璋自告奋勇,带着萧承璟在小花园里给母后折桂花插瓶。两个孩子自是不懂什么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插花意趣,只按自己审美,选了些花苞密集,香味浓郁的折回来。
雁柳、雁鸣带人从库房里找了五六个漂亮花瓶出来,供两位皇子插花,插好后分别摆在宁寿宫各处,当真是香飘满宫。
萧承璋还拿了小小一枝桂花,凑到六皇子萧承安的摇篮边道,“六弟,给你闻闻,这便是桂花香。”
母后说了,六弟还小,看东西大概是看不清的,既然不能一起同他们折桂花,便想着给他闻闻味道也好。
将近满月的六皇子,可能被这香味贸然刺激到了,大大打了个喷嚏,糊了萧承璋一脸口水。
旁边的萧承璟见状,掏出帕子给哥哥擦脸,叹了口气道,“都多大人了,做事还是这般莽撞。”
这老气横秋的模样逗得谢书意同雁鸣、雁柳忍俊不禁。
说笑间萧承昭到了。
四五皇子两个立马端正身子,有模有样行礼,“参见皇兄。”
萧承昭免了他俩的礼,又一人脸上捏了一把,再过两年可就捏不了了。又问方才听到里头说笑声,是什么事儿。
雁柳活灵活现学舌一番,成功把萧承昭也逗笑了,真是两个活宝,顺便看了看在摇篮里头的六皇子,是个白净清秀的模样,想来长大了也不会差。
不多时,萧月卿同谢自清一道来了,身边还带着崔阑。
四五皇子两个略有些拘谨的同谢自清见礼,这个国舅爷他们自是听说过的,只是此前从未见过。
谢自清年幼时可是孩子王,盛京城里的同辈都爱挨着谢家二郎身边玩儿,待他拿出送给两人的弓弩时,瞬间就俘获了两个小子的心。没一会儿便一边一个,扒着腿叫舅舅叫得欢了。
众人聚在一处,玩闹说笑,看着萧月卿从进了宁寿宫,脸上就没下去过的笑意,崔阑就觉着自己心里也高兴。
很快小厨房奉了晚膳过来,雁鸣雁柳带人在花厅张罗着摆膳。
众人围坐到圆桌边一看,菜色还真是丰富。中秋清蒸螃蟹是必不可少的,另有清蒸鲥鱼、荷包里脊、糖醋小排、凤尾虾球、八宝兔丁、玉笋蕨菜、翡翠黄瓜、如意素卷、桂花山药等菜。
谢书意左边是谢自清,然后是四五皇子两个,右边是萧承昭,然后是萧月卿。一家六口坐下后,谢书意让宫女内侍们都退到外间,而后发话,让崔阑也坐。
崔阑受宠若惊,推辞几句不过,坐在了萧月卿旁边。
而后开始用晚膳,这个季节的螃蟹很是肥美,萧月卿尤好这一口,但拆蟹实在麻烦,弄起来颇有些不得其法。
崔阑幼时在南方长大,鱼虾河蟹是常见食材,倒是很擅长拆蟹。见状自然而然接过了拆蟹的活,雪白的蟹肉、饱满鲜美的蟹黄,分开装在蟹壳里,萧月卿只用蘸姜醋吃就行。
谢自清见这小子一副讨好的样子,小声哼哼道,“谄媚。”
谢书意看得失笑摇头,萧承昭和四五皇子则是埋头同螃蟹作斗争,有一说一,螃蟹好吃,但真的难拆。
席间喝的是桂花酒,倒也应景。
待饭毕,众人净手之后移至前堂,宫女内侍们上了新茶,又摆了月饼、蜜饯、瓜果、干果等上来,以便贵人主子们吃茶赏月。
崔阑同一旁的宫人低语几句,不多时,重新端了几盏茶上来。
崔阑接过一盏,放在萧月卿手边的小几上,低声道,“殿下,蟹肉性寒,喝这个吧,算算日子,您月事期也快到了。”
萧月卿捧着温热的桂圆红枣茶,小小抿了一口。当着长辈的面儿,顿时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尽管崔阑说的很小声,他们应该都没听到。
谢书意坐在上首,看着两人在那头咬耳朵,喝了一口刚换上来的桂圆红枣茶,“倒是个贴心的,想得周到。”
谢自清闻言“哼”了一声,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雕虫小技,惯会讨好。”
谢书意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月儿贵为公主,要什么没有,既然她自己喜欢,这也是个懂得体贴的,又对月儿死心塌地,便随他们去吧。”
谢自清还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而后谢书意话头一转,“倒是你,老大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娶妻生子?”
谢自清一听这话,“姐,你也知道,军营里清一色的男人,我上哪找去,再说,之前忙于战事,这不是没顾得上嘛。”
“不准给我打哈哈,你既回了京,盛京城中好女子多得是,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我自会做主替你相看。”
“哎呀,姐,你就别操心了,是不是承璋和承璟在外头叫我呢?我出去看看。”说罢,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去。
“你看看,都多大个人了,总是没个正形。”谢书意叹了口气,冲自家儿子抱怨。
萧承昭:我怎么觉着这话似曾相识?
谢自清几步走到外头,就见一头威风凛凛的狼,正趴伏在地上,头顶还蹲了只紫貂。萧承璋和萧承璟一边一个,正给那狼梳毛。
谢自清看得啧啧称奇。
萧月卿给崔阑递了个月饼,“你尝尝,母后宫中小厨房一向手艺不错,方才席间光顾着给我拆蟹了,自己都没动筷。”
崔阑接过道,“谢殿下赏,今日太后娘娘赐座,又允准微臣同席,已是恩典,哪能光顾着吃。”想了想又道,“只是谢将军,瞧着不太满意的样子。”
“今日见了舅舅,我算是明白了他脾性,放心吧,他没有别的意思。”萧月卿道,“你快吃吃看,月饼怎么样。”
崔阑咬了一口,宫里吃食做得精细,薄薄的面皮里头包着芋泥咸蛋黄,还有股淡淡的牛乳香,“好吃。”
萧月卿又给他拿了一个,“好吃你就多吃些。”
空中一轮圆月,恰似银盘,皎洁月光倾泻而下,满庭清辉。
此情,此景,愿岁岁年年,家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