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 > 第175章 “若愿与秦国结缘,我们将给予不菲报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若愿与秦国结缘,我们将给予不菲报酬。”

李文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惊喜,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见过诸多世面,但当他第一次踏入大殿时,仍然能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氛围。和吕布等人时常出入这里的情况不同,对李文而言,这确实是他的首次进入秦帝国权力的核心!内心的激动取代了一开始的谨小慎微和不安。

大殿中的李斯注意到李文身上的气质与以往的那人有所不同,但这或许是因为夷陵老祖的特别安排。换人之说虽有此可能,但现在是否该他们多加议论?

此时,更紧迫的是如何把外敌阻挡于国门之外,确保大秦帝国远离战火纷扰,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想起上次在朝堂上因长公子嬴长夜体弱且不擅兵法引发的争论,不禁思考嫡长子的地位是不是仅因这些理由就要被剥夺资格?

自古以来,长子应为储君,更何况嬴长夜身为嫡长公子,理所应当拥有继承资格。

李斯无奈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失策。有些不好意思地转向扶苏的方向。他曾为了权位和未来,在扶苏继位问题上多有奔波。

细想下来,那些举动不过是为保住自己家族的尊严与荣誉,然而他也明白新帝即位之际,必然要对开国功臣施以重压。

更何况他自己曾是扶苏的老师,从小看护着这个孩子的成长,对他品格有绝对的信心,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支持。想到这里又多层感慨,如果长公子毫无能力,纵然皇帝再宠爱愧疚,也不敢让其成为太子……

好的,我会重新表达这篇文字的内容,但保持原意不变且保留人名:

---

就算王翦这老前辈几番往来也没占上位,现在倒是让王家占了个大便宜……

唉……

“李文,拜见陛下。”“免礼。”

“谢陛下。”

李文深知此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来到这里前,吕布已经将所有事宜交代清楚。他的目的便是要搅乱朝纲,同时以新的身份留在这里成为公子耳目,任何动向都要第一时间通知给公子。

嬴政凝视着李文,虽有疑惑,但他觉得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李文,和之前的吕布不同。

压抑住心头的疑虑,他抬眼看向李文,脸色凝重地说道:“李文,我听说你颇有才华,后来又去了夷陵城效忠。”

“在夷陵城下效忠,由此可见你倒是有几分真本事。”

“你也曾与前六国韩惊公子同门?” “正是。” 李文丝毫不感到意外。这个身份是他和公子商量后的选择,有了这种背景更容易施展手脚。不过,大部分这些背景都是虚构的,只是为了让日后的行动更加顺利。

嬴政心知肚明,此人必须留在朝堂中——这是答应老祖宗的事,不论发生什么状况,此人务必留下。若不然以后遇到麻烦可难办。

嬴政微微点头说:“我们秦国一向重视人才,欢迎天下贤能之人来投,想必先生也怀此意愿?”

“听说您曾经是公子府上的门客,并且跟我儿有些交集,应该也是熟悉的吧?”

“若愿与秦国结缘,我们将给予不菲报酬。”

“这样的贤才如果在我秦国度日,不误其职责,无人知晓过往又有几分关联,先前所言何为?”

“如果不是夷陵老祖介绍,确是我的过错。先前未能明确先生身份,请勿介怀。”

“也让先生无辜遭狱难,确实是秦国待客之道不周。”

“李斯,这件事我要严厉批评你!如此有能力的人,你却一无所知,该当何罪?”

“今日看在先生的面上宽恕你一次,罚俸一个月,你可明白?”“想起你曾是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饶了你!”李斯尴尬地笑了笑,知道再辩解无益。相比虎口逃生而言,这点责罚微不足道。毕竟,只罚俸薪而已,没有其他惩罚。可能只是因为他曾是吕不韦门客的缘故,陛下借此事敲打了他一下。

他现在的心情确实与从前不同了。他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储君之位已经确定。他又能说什么呢?毕竟这天下是大秦的天下,不是他李家的。他的处境,也不过是比普通人多了些许权力,除此以外,在陛下眼中什么都不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深知吕不韦当时的情况,不愿意重蹈覆辙。李斯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立刻领会到命令:“传诏,李文暂时留在朝堂,日后 ** 行赏。”

“希望卿以后能够为大秦尽力。”嬴政补充道,“这点上,朕是不会亏待先生的。”随后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异议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嬴政的意思并不是当下就要决定封号的事。等到夜儿归来再说,人去是留,都应由他来定夺。纵使之前闹过许多矛盾,此刻算是冰释前嫌。满朝官员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谁不知道此话背后的意思。又有谁会在这个关头上忤逆嬴政?前面已有人做出了警示的例子,后面的他们自然不愿再做榜样,更何况今日又提到了吕不韦,大臣们一个个都吓得倒吸冷气,眼神中尽是不安。

扶苏从人群 ** 列,带着惶恐的脸色拜道:“臣等不敢。”

“陛下的话字字千钧,断然不敢有其他想法,大秦所有子民皆听命于陛下。”

这番话说得嬴政极为满意,点头称许:“如此甚好。”最近几日里听到这样的话最让他舒心,那些反对声反倒令人厌恶。

章邯早就等在殿外等待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传递,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马上冲进去。但他收到指示不用进去,只需要在外头等待散朝后再送上去。他按捺住性子没有冲动,这次八百里加急的情形不同于往常。

“还有什么事需要议奏吗?若有奏折请呈上来,若无就退朝。”赢政见底下的人都没什么反应,侧身看了看太监。太监清了嗓子喊:“退朝吧!”

众臣高呼:“臣等恭送大王。”宫殿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