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八月底正是最热的时候,可也挡不住希望小学开学仪式的火爆。
沈天娇早就跟日报社打好了招呼,今日必然是要大篇幅报道一下的。
“郡主,今日这场面还真是够大的啊!”
第一批学生总共人数五十二个,四十六个男孩,女孩仅仅六个。
男孩根据年龄分为天地玄黄四班,正好四位男老师,一人负责一个班级。
女孩则六人为一班。
青果踮着脚往校门口张望,只见乌泱泱的人群把整条街都堵得水泄不通。
“姑娘也真是的,说好不乱跑,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青柠在一旁气得直跺脚,今日难得她们四个青一起出来,谁知娇娇说是去拿点东西,再回头,人都找不到了。
“可不是,若不是暗一和蓝三都跟着,我都想回郡王府求援了。”
自从上次刺杀事件之后,娇娇身边的几人是草木皆兵许久,保护她的人也翻了数倍。
今日是一场别出心裁的开学典礼,如今在教武场上站着的,不仅有背着书包的小豆丁们,还有拖家带口的爹娘爷奶。
而不少闻风而动的小摊贩们,也自发在校门口摆起了长摊。
“虎子,你也来了,我们是同桌吗?”
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拉着对面长得壮实的男童说道。
“我才不跟你同班呢,我可是玄班,我们王老师可是国子监的祭酒大人,以前还是探花郎呢!”
虎子一脸傲娇的表示。
“那我呢?我的老师也是探花郎吗?”
小童问道。
“你?”
虎子得意地昂起头:“你在黄班,黄班都是你这样的小娃娃。”
小童顿时垮了脸,但很快又眼睛一亮:
“那......那我的老师也是一朵花吗?长得好看吗?”
围观的大人们顿时哄堂大笑。
所有孩子的名字,娇娇早在前几日就让人张贴在学校门口,门卫是退下来的老兵,略懂点文字。
只要有人来问,他就会帮忙找孩子的班级和名字。
所以,今日虽然是开学典礼,但已经有不少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个班,是哪位老师授课。
为了让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这次开学典礼着重环节,就是开智。
";铛——";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磬响,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祈泽一身儒雅书生的打扮,站在最前方高声道:
“请诸位学子整理衣冠,行开智礼!”
话音刚落,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越是穷苦人家,越是尊敬读书人,越是觉得这样的仪式神圣不可侵犯!
五十二个小豆丁整整齐齐站在练武场上,他们的边上是各自的先生。
只见他们听到副校长的话,便立刻挺直了腰板,在各自先生们的指导下,笨拙地拍打衣袖、扶正发冠。
有个小胖墩还把帽子戴反了,惹得周围人忍俊不禁。
“一拜至圣先师!”
孩子们齐刷刷朝着孔子像行礼,六个小姑娘的动作尤其标准——林静姝先生昨日特意教过她们。
“二拜启蒙恩师!”
小萝卜头们转身,对着自己的授课老师深深作揖。
黄班的周瑜——周老师‘感动’得直抹眼泪,他教了三十年书,还是头一回收到这么整齐的拜师礼。
【周老师:今后我这条老命,就要断送在这群小萝卜头手中了,可不就是‘感动’极了!】
“三拜父母长辈!”
孩子们又转向场外围观的亲人们,遥遥一拜,不少爹娘都红了眼眶,有个粗犷的汉子更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我家狗蛋会行礼了!”
礼成后,文太傅手持朱砂笔,为每个孩子在眉心点上红痣,寓意“开天眼”。
轮到那个戴反帽子的小胖墩时,文太傅故意逗他:
“这位小友,可知这是什么?”
小胖墩眨巴着眼睛:
“红红的,看着就甜,一定是糖对不对?”
说着就要伸舌头舔,惹得全场哈哈大笑。
典礼尾声,娇娇终于出场,她命人抬出五十二个绣着“希望”二字的小书包,里面装着《三字经》、毛笔和一块小砚台。
“记住,”
“从今天起,你们不仅是爹娘的孩子,更是自己的希望,大明的希望。”
开学典礼结束,孩子们跟着各自老师回教室,而家长们陆续退场。
娇娇见今日祈泽游刃有余的样子,顿时放下了心。
她不知道的是,这所希望小学不仅是顺利的举办了,能在不久的将来,还能成为一所大火的学校:无数达官贵人求着他们,想将自家孩子往这里送!
“郡主姐姐!”
就在娇娇要离开之际,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转身一看,竟是李毅!
“你怎么也来希望小学了?不是已经考了童生了吗?”
今日是李老哥带着李毅来的,李毅如今是天班的学生。
“我娘说,做事先做人,知恩图报更重要,而且,我明年就要下场了,天班的李老师能给我更好的指导!”
李毅眼睛亮晶晶的:
“娘亲还说,她现在新创了很多糕点,让郡主有空就去美食街尝尝。”
“还有还有,我妹妹明年六岁了,到时候也来希望小学上课。”
娇娇忍俊不禁:
“好,知道了。”她蹲下身,摸了摸李毅的脑袋,道:
“那你要好好学,等明年开春乡试,一举夺魁,给咱们希望小学争光!”
李毅重重点头。
目送李家父子离开,文太傅同娇娇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
“刚才那小子就是你之前说的小天才?十岁就是童生了?”
娇娇骄傲地点了点头道:
“对,就是他,他爹娘现在在美食街开了个糕点铺子,还有个妹妹,也是个机灵的小丫头。”
文太傅没说话,眼眸闪了闪,一个好学院的口碑是什么?
自然是有标杆性的天才!
这李毅,明显就是能成为希望小学的标杆!
娇娇不知道,她眼中摆烂的文太傅,已经老谋深算的打算着手亲自辅导李毅了。
要说,这李毅也是运气忒好,要知道文太傅先前,可是光武帝特意给前太子准备的能臣。
他的博学之名,在朝野上下可谓无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