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荒院
所有人都开始拼命加油,光武帝更是老脸都喊红了。
小四和娇娇只能一左一右护着他,生怕他一个不注意就从凳子上摔下来。
沈勇山眼见前路被挡,反应极快,立刻往右侧边转向,绕过两人。
陆战不愧是兵部尚书,骑车技术虽然很一般,可计谋出众,就在沈勇山转向的同时,他一个见缝插针,将两人死死压在两边。
沈勇山见状,当下再也不留余力,做最后的冲刺!
“阿山,冲啊,冲啊!”
光武帝也在边上铆足了劲的呐喊,不知何时,小小的凳子已经容纳不下他了,他竟然一跃而上,开始在人家桌上蹦跶。
眼见店主要冲出来,小四立刻一个眼神,让蓝三给了银子才罢休。
沈天娇对此真是没眼看。
此刻,她的全部心神也在自己爹爹身上。
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随着第一辆自行车冲过终点,只听到京兆尹手中旗子的挥动,自行车大赛的排名终于出来了。
不出所料,第一名是华清学院的学子,第二名是京北学院的,而沈勇山则因为有陆大人的帮忙,险胜第四名半个车轱辘,名列第三。
成绩一出来,光武帝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沈勇山三人的方向奔去。
看着四个加起来快两百岁的中老年人又蹦又跳,娇娇有些羡慕他们的感情了。
小四轻轻握了握她软乎乎的小手:
“今日这比赛一结束,自行车定能火爆起来,如此,那些不愿拆屋的勋贵,怕就要坐不住了。”
娇娇闻言,笑着回道:
“坐不住又如何?若是他们不同意,京都的土路可骑不了自行车,那他们就永远没办法跟上节奏,这对于一向喜欢走在前沿的勋贵们来说,你觉得他们能接受?”
娇娇继续说道:
“再说,他们的府邸又不是全部拆完,不过就是将院子往里挪挪,好让朝廷将主路扩建罢了!”
因为大明王朝也从未有过皇帝主动退位,新帝登基的先例,所以这段时间,礼部众人忙成狗,祁睿哲这个继承人也忙成狗。
“别提那群不长眼的东西了,我都好几天没见你了,今天陪我?”
祁睿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暗哑,再加上那有匪君子、如圭如璧的颜值,夭寿!这让人怎么拒绝?!
娇娇点了点头,两人趁那边四人不注意,提前溜了。
“蓝三,去皇家别院。”
见两位主人已经往马车内走,蓝三和青果互看了一眼,一人赶马车,一人坐在边上随时关注周围动向。
马车里,娇娇一进去就发现,小四早已准备好的茶点。
“蓄谋已久?”
娇娇眨了眨眼,嘴角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故意逗他:
“若是今日我不同意陪你呢?”
祁睿哲轻笑一声,伸手给她倒上她爱的花茶:
“你若不同意,那我只好那我只好用点‘非常手段’了。
娇娇被他这副痞样逗笑了,轻轻拍开他的手,故作不满地说道:
“坦白从宽,忽然去别院干嘛?”
“自然是去拿,某人忘记了的东西!”
祁睿哲说完,自己也有些紧张,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的,但是两辈子了,他想弄清楚一件事。
娇娇闻言,忽然心下一紧,她总觉得小四说的某人就是她,于是,借着一路上闭目养神的时间,脑海里却一直在回忆关于‘皇家别院’的信息。
可不提自从慕容芷下线后,原书剧情就偏得作者爹妈都不认识了。
就光原主自己的记忆,娇娇也越来越模糊了。
就在她忐忑之际,马车已经到了皇家别院门口。
祁睿哲小心地将娇娇扶下马车,却没有让蓝三和青果跟着,他轻握着娇娇的小手,两人绕开皇后娘娘的雅苑,直接来到了之前取酒的荒院。
娇娇这一路上都在回忆自己跟荒院的关系,可惜依旧一团浆糊,什么都没记起来。
“姐姐,还记得荒院那场火灾吗?”
祁睿哲期待的看着娇娇,却只见娇娇迷糊地摇了摇头,她是真的没有印象了。
小四也不失望,只自顾自推开了荒院的院门。
上次娇娇没有仔细看,如今白天过来,烧焦的地方看起来也明显了不少。
墙壁上大片的黑色,原以为是年久失修,如今一看,这不明显是焦痕嘛,还有屋顶的部分地方已经坍塌,露出天空中几缕飘动的白云。
阳光透过破洞洒在满是灰烬的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里……”小四指着被砸破的窗户,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娇娇姐曾在这里救了我和三哥。”
他的语气低沉而温柔:
“六岁那年夏天,父皇带着我们到皇家别院避暑,这里原不叫荒院,而是皇子司......”
娇娇听着祁睿哲的话,环视四周,试图从残垣断壁中寻找一丝熟悉的痕迹,但她心中依旧一片空白。
“那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她低声自语道:
“若是我救的你们,我不应该完全想不起才对。”
这让娇娇分外疑惑,毕竟,她虽然是穿书了,但她也原主的记忆啊,这么重要的情节,怎么可能完全记不起来。
但是看小四如此笃定的带她来,想必是有什么她忽略掉的事情。
祁睿哲叹了口气:
“你还记得上次母后在时,我从树下挖出来的酒吗?那就是你自己亲手酿的,并且是带着我和三哥一起埋的。”
两人慢慢走近那棵大树,树的上方依旧枝繁叶茂,这季节没什么落叶,可依旧能看出几分寂寥。
“是你第一个发现了我和三哥还被困在屋里,也是你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帮我们砸开了那扇窗户。”
娇娇听着祁睿哲的话,眉头越皱越紧。
她努力回忆,却依旧一无所获,仿佛那段记忆被硬生生地从她的脑海中抹去了一般。
祁睿哲看着她皱眉,眼神中透出一丝心疼,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
“记不起来,便不记了!你不记得,可能跟你第二天一直发热有关。”
“火灾之后,我外祖父因为我接二连三出事,便向父皇请旨,我就被送去满洲住了几年,但当我回京后,我发现你变了很多,而且完全不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