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文化断层世界,我直接杀疯了 > 第233章 打造属于自己的学术框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打造属于自己的学术框架

进入报告厅。

宋鹤桥忽然开口问道:

“沈复,我听说你之前获得过一座‘历史之门’?”

沈复点点头。

并没有对这位老人隐瞒。

毕竟,他一直非常照顾自己。

许多学术资源都拼命向自己这边倾斜,就好像不要钱似的。

沈复缓缓开口:

“是的,那是一座‘电学’历史之门。”

“我从中获得了包括特斯拉定律等一系列与‘电学’这个专业领域有关的知识。”

闻言,宋鹤桥顿时眼前一亮!

“竟然是‘电学’!好!好啊!”

“实在是太好了,你这次又帮了我一次大忙啊!”

沈复有些摸不着头脑,大忙?

怎么说?

宋鹤桥看出他眼里的困惑。

主动解释道:

“刚才你也听见秦前辈说过的,她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已经达到‘自成一脉框架’的水准。”

沈复点头。

“嗯,我刚才就很在意‘框架’这个名词,学术框架究竟是什么?”

宋鹤桥神秘一笑。

打开投影仪。

现在秦容不在,他打算对沈复和盘托出,把有关“学术框架”这个特别的名词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含义告诉对方。

宋鹤桥指向投影仪:

“所谓学术框架,就是一名深耕某个专业学术领域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专家,通过自己不断辛勤摸索和解读,掌握了至少1张,甚至10张同一领域的历史拼图!”

“什么!?”

沈复顿时震惊!

也就是说,那位秦容,至少是一个掌握了多张天体物理学历史拼图的超级大佬!

宋鹤桥看着沈复震惊的表情,微微一笑。

继续解释道:

“没错,秦容前辈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远超常人想象。”

“她不仅掌握了多张历史拼图,更是在这些拼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术框架。”

“这个框架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能够解释和预测天体物理学中的许多现象。”

沈复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

“那这个学术框架具体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有多强大?”

宋鹤桥点了点头,示意沈复坐下,随后他调整了一下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复杂的图表。

图表中,各种天体物理学的理论、公式和数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你看,这就是秦容前辈的学术框架。”

宋鹤桥指着图表说道。

“她将天体物理学中的各个分支——如恒星演化、黑洞理论、宇宙膨胀等——都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中。”

“这个框架不仅能够解释现有的观测数据,还能够预测未来的天文现象。”

沈复仔细看着图表,心中震撼不已。

他虽然对天体物理学有所了解,但从未见过如此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他忍不住问道:

“这个框架是如何形成的?秦容前辈是如何做到的?”

宋鹤桥微微一笑:

“秦容前辈的学术框架,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果。”

“她不仅深入研究了天体物理学的各个领域,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测,验证了自己的理论。”

“她的框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更是一个能够指导实际研究的工具。”

沈复点了点头,心中对秦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继续问道:“那这个框架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优势?”

宋鹤桥回答道:

“这个框架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预测能力。”

“通过这个框架,秦容前辈成功预测了多次天文现象,如超新星爆发、黑洞合并等。”

“这些预测不仅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还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沈复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感叹道:

“真是太厉害了!”

宋鹤桥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秦容前辈的学术框架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她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不断完善和扩展这个框架,使其能够涵盖更多的天体物理学领域。”

“可以说,她的框架已经成为了天体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石。”

沈复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

“那秦容前辈的框架,有没有可能应用到其他领域?”

宋鹤桥说道:

“当然可以。”

“秦容前辈的框架不仅仅适用于天体物理学,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粒子物理、宇宙学等。她的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

沈复点了点头,心中对秦容的学术成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忍不住感叹:

“秦容前辈的成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她的学术框架,简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宋鹤桥:

“是啊,秦容前辈的成就,确实让人敬佩。”

不过,这并不是我告诉你这些的主要目的。

我之所以把秦容前辈的一些秘密透露给你。

是希望你能够在接下来,用最短的时间。

借助“历史之门-电学”的强大能力。

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框架。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学者,所涉猎的学术领域也不一样。

秦容前辈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上,几乎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你,还那么年轻。

不仅仅年轻,还拥有了一座旁人可望而不可得的“历史之门”。

这次大赛,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对你的一项挑战。

更是一次磨砺!

“沈复,你明白吗?”

宋鹤桥的目光坚定而充满期待。

仿佛在沈复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他继续说道:

“沈复,你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历史之门’赋予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洞察力。”

“秦容前辈的成就固然令人仰望,但你完全有机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沈复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他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

“宋老,我明白。”

“我会尽全力去探索,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学术框架。”

宋鹤桥满意地笑了笑,随后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一叠厚厚的资料。

递给沈复:“这些都是从典藏室借阅过来的,经过专门整理的电学研究资料,包括一些未公开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它们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灵感。”

沈复接过资料,感受到手中沉甸甸的分量。

心中既感激又振奋。

这些资料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宋鹤桥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谢谢您,宋老。”沈复诚恳地说道,“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宋鹤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年轻人,学术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只要你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峰上,俯瞰这片知识的海洋。”

沈复握紧手中的资料,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属于自己的学术之路,才刚刚开始。

搭建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框架,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