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匈奴的重重包围,逃也逃不出去,打也打不过,该怎么办?
苏云没想到自己来偷袭一趟,结果又再现了被围的名场面……
想刘邦了……
想问问他被围在白登山上,到底是个怎样的心态?
匈奴的左贤王冲了出来,他目睹了苏云杀敌的勇猛,匈奴人向来很崇尚勇士,他对这个汉人充满了兴趣。
这么勇猛一个人要是投到自己的手下,将来帮助自己夺取单于之位,那可真是太好了!
“这个汉人,你勇猛无比,我很喜欢,不如就来投我们匈奴,想要什么有什么,要不封你个左谷蠡王,地位仅次于我,怎么样?”
苏云很惊讶,这一路来遇到的匈奴军队,叽里呱啦说得他都听不懂,他原来以为匈奴人都不会说汉话,没想到这人说汉话居然那么流畅。
看来这些年来,匈奴也在默默地被汉朝同化。
“你会说汉话?那你应该知道我们汉人有句名言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吗?”
“我是匈奴左贤王,除我们单于以外的最高首领,我怎么可能不会说汉话?
你说那话什么意思?我没听说过,我只知道你投降可以活,不投降就得死!”
苏云拍了拍脑门,被自己给蠢到了。
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故,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这时候他能听懂才怪呢!
“你不用劝降了,我不可能投降你的,有本事就来取我的命!”
匈奴人不喜欢墨叽,见苏云拒绝得很干脆,左贤王也没了耐心,挥了挥手,示意让大家冲锋。
苏云回头看了一下汉军的士卒,残的残、累的累,所剩也不多了,虽然自己作战能力很强,可也很难从这万军包围圈中杀出去。
难道自己真的要折在这里了吗?
……
“杀!!”
喊杀声从西南传来,数不清的骑兵从远处杀来,一杆“李”字大旗随风飘荡。
是上郡的李尚!
又一阵喊杀声从东南方响起,顷刻之间已经杀乱了匈奴的阵营。
是雁门郡的林义!
二人都是多年镇守北方的大将,在收到苏云请求支援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兄弟们,援兵来了,冲出去!”
苏云真气全开,在战场上来回拼杀,杀的匈奴人闻风丧胆。
可汉军终究是人少,在杀出重围后,苏云也不敢在冲上前,只能跟着大军撤走。
而匈奴这边,由于不知汉军的虚实,再加上刚刚败了一阵,匈奴这边也不敢贸然追击。
李尚援军掩护苏云撤退后,匈奴也后撤了,双方各自带兵回去休整,等待时机再战。
杀出重围来,苏云有一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这一仗倒没杀多少匈奴军,关键是扰乱了匈奴下一步的计划,打击了匈奴的军心,烧毁了他们许多物资。
在这个时代,军心和物资远远比军队的数量重要得多。
——————
“上郡郡守李尚(雁门郡郡守林义),拜见大将军。”回到定襄郡中,二人急忙向苏云行礼。
二人只是小小的郡守,在苏云这个左丞相面前根本不够看,更何况苏云还是不一般的左丞相。
“不用拜,快起来。”苏云将两人扶起来,又转头看向李尚,“李尚啊,又见面了,真是有缘分啊!”
李尚慌忙低下了头,“大将军实在是过奖了,小将能有今天还要多亏大将军的提携。”
刚才拜见时,他并没有认真听,可这一次李尚的话,他是仔仔细细听清了的。
大将军!
“大将军还不知道吧,朝廷那边已经下了诏书,发往了全国各郡,现在使者应该到了代国
朝廷加封你为大将军,统领边境以及代国所有人马,全力抵御匈奴左贤王进攻,
诏书中要求大将军要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挫败一下匈奴的锐气!没想到诏书还没到,大将军就已经打了一场胜仗啊!”
苏云只注意到他前半段话,对于他后半段话根本没放在心上。
大将军!
左丞相+大将军!
这不成了汉朝政治军事第一人吗?
况且,成为大将军可是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啊!
试问哪个男孩子小时候没有一个大将军梦?
反正自己十几岁的时候,看到路边的长木棍还会捡起来把玩,想象自己是统帅一方的大将。
自己掌握军权的计划也算是初步实施!
今天还真是好消息不断啊。
“两位将军,边境上和代国共有多少可以统帅的人马?”
林义抢在李尚前面回答苏云,“回大将军,算上上郡和燕国地区的人马,大约有15万左右。
可这其中大多数是步兵,真正可以和匈奴作战的骑兵,只有三万多,现在都归大将军管理。”
林义看李尚和苏云那么熟,自然也想在苏云面前混个脸熟,毕竟他们二人现在都是大将军苏云的部下。
这两声大将军,可给苏云叫爽了!
“赶快安排人将这次的战报写好,送回长安。
尽全力组织人马,调五万就够了,主要负责防守好前线,匈奴左贤王肯定是不甘心的,等他整顿好人马,必然会再次杀来,这三万骑兵全给我带来,我带着他们去草原抵御匈奴!”
安排好军中的一切,苏云决定先回代郡代王府接诏,顺便回去看看刘恒。
……
未央宫。
战报传回长安,吕雉单独拎了出来,在大朝会上亲自宣读。
吕雉一直把苏云当成心腹,同时,她早就想在军中培养一批人,这样可以扩大她们吕家的势力。
吕雉也尽力往军中插入她们吕家的人,她大哥的次子吕产、二哥的长子吕禄,都让她插入了南北二军。
奈何这两个侄子都不成器,不是带兵的料,让他们插入南北二军都已经高抬他们了,他们还不满意,想要成为两军的主帅。
如今,北军的主帅是郦商,南军的主帅是周勃,足可见这二军有多重要,主帅根本不是说换就换的。
可以说谁掌握了南北二军,就掌握了整个长安城的防务。
想到这,吕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她不喜欢刘家的人,可她不得不承认,刘家的人确实比她吕家的人强得多。
除了他大哥吕泽,但凡她吕家还有一个可担大任的人……
……
“长青侯苏云大破匈奴,挫败匈奴锐气,展示我大汉天威!
如今,哀家总算可以名正言顺的和匈奴回信,彻底反击匈奴了!”
吕雉安排匈奴冒顿回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冒顿单于能够想起我这大汉的皇后,实在是不胜荣幸。
可我已经年老色衰,终究是配不上您这匈奴的单于,今特奉上车驾两辆,宗室子女两名,愿意和匈奴朝廷永结盟好。
倘若匈奴执意开战,我们大汉朝也有精兵猛将等着您,还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这信写的很有水平,把冒顿抬得很高,让他无话可说,虽有些委曲求全,可终究是为了和平。
信的最后也有强硬的态度,正是苏云打了胜仗、在边境上抵御匈奴给了吕雉底气。
汉朝现在仍然需要发展,不是和匈奴开战的好时机。
匈奴也需要继续向西吞并,冒顿不会那么不识时务的。
吕雉将回信紧紧地攥在手中,然后无奈地将它交给了派去匈奴的汉使。
她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
匈奴冒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终有一天要让你看到我大汉朝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