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静雅与高先生 > 第10章 静雅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静雅与高先生,宛若被李清照那细腻温婉的诗词画卷深深牵引,他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悠然穿梭,全然忘却了时间的流转。

窗外,天际渐渐织就一幅绚烂的黄昏图景,夕阳如同一位羞涩的画家,以云朵为笔,天空为布,缓缓勾勒出一抹抹绯红与橙黄交织的晚霞,美得令人心醉。

然而,这自然界的绝美景致,却未能吸引教室内的两位沉醉者分毫注意。

静雅的母亲,心中不免泛起一丝焦急,她轻启朱唇,对坐在身旁的老爷轻声细语:“您瞧瞧,这日已西沉,天色渐暗,高先生与静雅竟还未结束这下午的课程,莫非是高先生讲的知识太过迷人,让他们忘却了尘世的时间?”

老爷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缓缓道:“夫人莫急,此乃好事一桩。你细观静雅,自高先生任教以来,她宛若脱胎换骨,昔日那个追逐嬉闹、难觅踪影的小丫头,如今竟能静若处子,沉浸于学问之中。此等变化,实乃难得。我们不妨给予他们多一些空间,让这份对知识的热爱自由生长。吩咐佣人,悄悄前去探看,莫惊扰了这份难得的静谧与美好。”

静雅的父亲,言罢,便悠然地穿梭于房间的每一寸空间,步伐不急不缓,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脉络上,深思熟虑。

他的眼神时而凝视远方,时而低垂,似是在心中细细勾勒着静雅未来的蓝图。

他心想,若这丫头真如自己方才所言,对学习抱有如此痴迷之态,何不乘势而上,待到时机成熟,便送她踏上前往繁华大城市的征途,进入那些声名显赫的公办学校深造。

在那里,知识的海洋将更加广阔无垠,她定能如鱼得水,翱翔于学问的天空,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有识之士,自然也就不必忧虑她将来能否觅得良缘,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

这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坚定,于是他轻轻一顿足,打断了自己内心的沉思,转身面向一旁静候的佣人,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且随我来,陪我去后院走走吧,那里空气清新,或许能让我对静雅的未来规划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言罢,他便率先迈开了步伐,佣人紧随其后,两人一同步入了那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后院之中。

刚迈过那雕花木门的门槛,步入后院那幽静而雅致的景致之中,只见静雅身着淡雅的衣裳,宛如一朵初绽的兰花,与高先生并肩从古朴的教室里缓缓步出。

她的双手轻轻交叠于腹前,眼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满足,对着高先生温婉一笑,轻轻挥动手臂,声音如同春风拂面般柔和:“高先生,今日与您共赏李清照那细腻温婉、哀而不伤的诗句,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您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请您慢行,路上多加小心。”

此时,静雅的父亲,一位风度翩翩、眼神中透露出慈爱的中年男子,已快步上前,脸上洋溢着对高先生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他微微欠身,语气温和而真挚:“高先生,您不辞辛劳,为小女传道授业解惑,这份恩情,我静家上下铭记于心。吾家小女能得您指点,实乃三生有幸,让您费心了。”

高先生闻言,连忙停下脚步,转身回礼,眼中闪烁着对静雅的赞赏与对未来的期许:“老爷言重了,静雅小姐天资聪颖,对诗词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力,尤其是谈及李清照时,那份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情感,让我这个教书匠都自愧不如。未来之路还长,我唯恐自己才疏学浅,难以继续引领她遨游于文学的浩瀚海洋,但愿能携手共进,不负韶华。”

“先生,您实在是过谦了。静雅这孩子在您的循循善诱下,竟能摒弃浮躁,潜心向学,这对我而言,无疑是家中难得的一片祥和之光。回想往昔,我们为她姐弟二人遍访名师,却如流水般换了一茬又一茬,皆因静雅那活泼过甚、难驯如马的性子,让诸位先生纷纷望而生畏,不逾两月便纷纷告退。而今,您以非凡的耐心与智慧,不仅驯服了这匹小马驹,更让她心甘情愿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我心中之喜悦,难以言表。请允许我亲自引领您至府门,以表诚挚谢意。”

听闻静雅父亲的一番话,高先生不禁哑然失笑,上午那一段小插曲,仿佛自己也曾险些成为那匆匆过客中的一员。但转念一想,正是这份挑战,让我深刻领悟到教育之道,在于因材施教,洞悉童心。

静雅对古代先贤的逸闻趣事及诗词歌赋情有独钟,这恰似一把钥匙,能开启她求知若渴的心门。于是,我决定以此为契机,与她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于谈笑间寓教于乐,于探讨中润物无声。

如此,不仅能让静雅在兴趣的引领下自由翱翔,更能让她在不经意间汲取智慧的甘露,成长为一颗璀璨的文化之星。

他躬身向静雅的父亲作了一揖,言辞间满是诚挚与敬佩:“老爷,您与夫人真是教导有方,静雅小姐之聪慧,实乃罕见。她心怀宇宙,上可谈论星辰运转之奥秘,下能细说山川河流之变迁,其学识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诚然,小姐于文字之积累尚待时日,然则天赋异禀,假以时日,定能厚积薄发,璀璨夺目。请老爷与夫人放心,我高某定当倾囊相授,为静雅小姐补齐这小小遗憾,让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得更加自在。”

静雅的父亲闻言,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感激之色,连忙回应:“高先生言之有理,静雅能得您指点,实乃三生有幸。如此,便劳烦先生多费心了。我本欲命佣人送您回府,但听您言家不远,便也不强人所难。只望先生路上小心,他日静雅若有长进,定不忘先生栽培之恩。”

高先生微微一笑,摆手示意无需多礼:“老爷客气了,教书育人乃我辈本分,能遇静雅小姐这样的学生,亦是我的幸运。夜色虽深,但月光皎洁,道路尚算清晰,我自行归去便是。请老爷留步,不必远送。”

言罢,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从容,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知识的征途上,头也不回地走出那充满书香与期望的院子,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背影,在夜色中渐渐远去。

静雅宛如一尊静谧的雕塑,悄然伫立于一旁,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深思,仿佛能穿越时空的壁垒,静静聆听父亲与高先生间那流淌着智慧与情感的对话。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雅韵,正如她心中刚刚与先生在课堂上共同遨游于李清照诗词海洋的余温未散。

那一刻,她仿佛真的穿越了千年的风尘,脚踏着青石小径,漫步于北宋那繁华而又温婉的街巷之中。

每一句诗词,都是一扇窗,让她窥见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风流倜傥,感受到了李清照笔下那份细腻入微的情感世界。

她仿佛能听见易安居士在月下轻吟浅唱,那哀婉而又坚韧的声线,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直击心灵的最深处。

静雅的心中,不仅是对诗词之美的赞叹,更有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深刻体悟。

她仿佛看见了自己,身着罗裙,手执团扇,与才女们一同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畅谈人生理想。

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让她的灵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升华。

此刻的她,不仅是一名学生,更是一位穿越时空的旅者,用心灵去触摸历史,用情感去体验文化,让那份对诗词的热爱,如同北宋的月光一般,皎洁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