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88章 野战军团并非火炮越多越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8章 野战军团并非火炮越多越好

那就是差不多10公里和15公里了。

在野战中,15~20门炮可以覆盖有效射程内1公里宽的战场。

谷道狭窄,应该是在3磅团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若只是在山谷一侧的山脚建暗堡,则封锁1公里长的谷道,也需15~20门炮。

但是只在一侧修建暗堡,肯定会产生较多的射击死角,

只要躲到暗堡集中的那一侧山脚,再避开炮口,就可以躲避射击。

所以就需要把在山谷两侧的山脚交错地修建暗堡,方可消除射击死角。

那么按每个暗堡配一门火炮算,在1公里长的谷道两边各建10个暗堡,

并使两边的暗堡相互错开,就足以消除射击死角,封锁这1公里长的谷道了。

也就是说,要完全封锁北边这条谷道,就需要建200个暗堡,

每边山脚建100个,还要与对面山脚的暗堡相互错开。

如此算来,要完全封锁东边那条15公里长的谷道,就需要建300个暗堡,

每边山脚建150个,还要与对面的暗堡相互错开,以消除射击死角。

也就是说,我带来的500门3磅团炮刚刚够用。

不过这还是有些浪费啊,最好能余下30门炮,好给他们组建一支1万人的野战军团。

嗯……那就干脆从两条谷道减上几门吧……

想到这里,李国助伸手指向北边的谷道:

“这边的谷道里要建190个暗堡,每边的山脚建95个。”

“一边的暗堡不能正对着另一边的暗堡,必须要相互错开,”

“只有这样,才能相互掩护,并消除射击死角。”

说到这里,他把手指移向东边的谷道,

“这边的谷道里要建280个暗堡,每边的山脚建140个。”

“跟北边的一样,两边的暗堡要相互错开。”

说着,他抬眼看向金顺姬,问道,

“听明白了吗?”

“嗯,明白了。”

金顺姬点了点头,却又皱眉道,

“不过这样会剩下30门炮,又该如何安置呢?”

“问得好!”

李国助立即赞道,然后解释道,

“剩下这30门炮,我希望你们能设法组建一支1万人的野战军团。”

“将来一旦建奴侵入朝鲜,这支军团肯定能派上用场。”

“啊,1万人的大军才用30门炮啊……”金顺姬怯怯地问道,“会不会太少了?”

“一点都不少。”

李国助摆了摆手,耐心地解释起来,

“咱们这支野战军团肯定是以火器为主的。”

“而要最大化发挥火器的威力,军队的阵列必须是浅纵深的横队,”

“也就是说,每个阵列有3~5行的纵深即可,关键是要在横向上尽量展开,”

“欧罗巴兵法称之为线性阵列。”

“按照线性阵列展开,1万人的战线将宽约2~4里。”

“30门炮已足以覆盖这2~4里中的关键区域,更多火炮反而会造成火力冗余……”

“冗余就冗余嘛,难道火炮还用怕多吗?”

一直沉默的张辉突然开口说道,

“难道不应该是火炮越多火力越强吗?”

“这你就不懂了。”

李国助摆了摆手,开始耐心地解释起来,

“火力对野战军团来说固然重要,但却不如机动性重要。”

“火炮过多会拖慢行军速度,使全军丧失战术灵活性,”

“如迂回、追击等战术,都会因为火炮又多又重而变得难以施展。”

例如,七年战争中俄军因火炮笨重多次错失战机。

七年战争是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

因为还没有发生,所以李国助不可能举这个例子给张辉。

就算是正在发生的三十年战争的例子,现在也很难传到东亚来,同样是没法举例。

“就算是3磅炮这样的轻型火炮,太多也是一样。”

“火炮太多也会给后勤造成压力,使弹药和补给难以维持。”

“一门3磅炮发射一个时辰需 60~120发炮弹,消耗的炮弹和火药的总重接近火炮本身的重量。”

“所以要保证每门炮都能持续作战一天,就得携带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2倍的火药和炮弹。”

“1万人带30门炮,你可以算算得携带多少火药和炮弹?”

“每门3磅团炮需要配2匹马和6名步兵推炮,才能快速变换阵地支援步兵冲锋。”

“30门炮就需要60匹马和180名步兵,已经不算小数目了。”

“若是增加十倍,你算算得配多少匹马和步兵?”

“而且火炮易遭骑兵袭击,需要额外护卫,火炮越多,需要的护卫就越多。”

如1745年霍恩弗里德伯格战役,普鲁士骑兵就袭击摧毁过奥地利的炮兵辎重。

“从战术角度来说,火炮更需要集中使用,而不是分散配置。”

“因为实心弹对步兵杀伤半径很有限,只有集中使用才能造成可观的杀伤。”

如七年战争中的洛伊滕会战,普鲁士集中40门炮轰击奥军左翼。

“在线列战术中,步兵齐射是决胜关键,火炮仅用于突破敌军防线。”

“过度依赖炮兵可能削弱步兵士气。”

法军在七年战争后期就因炮兵过多导致步兵主动性下降。

“还有就是火炮的铸造和维护费用高昂,一门3磅炮的造价足以养活30个步兵1年了。”

“我之前说过,专业炮手也是很难培养的,军团里配太多火炮,不一定能有足够的炮手使用它们。”

“何况战场指挥主要靠旗语和鼓声,火炮与步兵协同迟缓,更多火炮可能导致指挥混乱。”

如1746年罗克鲁瓦战役,法军因炮兵与步兵脱节惨败。

“我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觉得在野战军团中火炮越多越好吗?”

“嗯……”

张辉沉吟片刻,点头道,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我就说你明明有那么多3磅团炮,不拿去打野战,却偏偏要建暗堡呢。”

“原来是野战里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炮啊。”

“听着好复杂呀……”

金顺姬突然皱眉说道,

“就算能把这1万人的军团组建起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指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