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唐宫仕女图异闻 > 第1章 仕女幽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仕女们围坐一起,或抚琴弹唱,或品茗谈笑,一片其乐融融。然而,在这欢宴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危机。一位仕女,虽然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她手中的酒杯,似乎成了她心中无法释怀的重负。此女乃余沁怡也,生得花容月貌,才情出众,却因卷入一场宫廷秘事,而心生忧惧。

且说那日,月华如水,夜色深沉。余沁怡独坐闺房,手执一卷古籍,正读得入神。忽闻窗外风声骤起,似有鬼魅之音,令人毛骨悚然。她放下书卷,起身欲关窗,却见一黑影闪过,惊得她花容失色,失声尖叫。

那黑影瞬间飘至面前,化作一青衣鬼魅,面目狰狞,笑道:“余小姐,别来无恙乎?可知你命不久矣!”

余沁怡强作镇定,问道:“何方妖孽,胆敢在此装神弄鬼?”

鬼魅冷笑道:“哼,你可知这宫中有多少冤魂?皆因一时不慎,便落得个身首异处。你虽才情出众,却也难逃此劫。”

余沁怡闻言,心中惊骇不已,却仍强作镇定道:“我乃大唐仕女,岂会惧你这等邪魅之物?”

鬼魅闻言大怒,道:“不知死活的东西,且看你明日如何收场!”言罢,化作一股青烟,消失在夜色中。

余沁怡一夜难眠,心中忐忑不安。次日清晨,她强打精神,入宫参加宴会。席间,她见众仕女皆欢声笑语,唯有自己心事重重,更觉凄凉。

忽闻一声宣旨,太宗皇帝驾到。众仕女皆起身行礼,余沁怡亦随之起身。太宗环视四周,见余沁怡神色有异,便问道:“余沁怡,你为何面露忧色?”

余沁怡心中一惊,忙道:“妾身无恙,只是昨夜偶感风寒,故有此态。”

太宗闻言,微微颔首,未再言语。宴会继续进行,余沁怡却如坐针毡,总觉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

宴罢,余沁怡欲回闺房,忽闻身后有人呼唤:“余小姐请留步。”

余沁怡转身一看,乃是一陌生宫女。那宫女道:“小姐可曾见过一只玉钗?乃我家娘娘心爱之物,不慎遗失。”

余沁怡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宫女我从未见过,她所言玉钗又与我何干?但念其寻找心切,便道:“我未曾见过,你且去别处找找吧。”

那宫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冷,道:“小姐莫非不愿相助?”

余沁怡道:“我确未曾见过,你休要无理取闹。”

那宫女冷笑道:“哼,你等着瞧吧。”言罢,转身离去。

余沁怡心中更觉不安,回到闺房,便觉一股寒气袭来。她环顾四周,却未见异常。正欲就寝,忽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忙起身开门,却见一太监急匆匆而来。

那太监道:“余小姐,大事不好,你快随我去见皇上。”

余沁怡心中一惊,忙问道:“究竟何事?”

太监道:“你且莫问,去了便知。”

余沁怡无奈,只得随太监来到御书房。太宗皇帝正端坐其中,面色凝重。余沁怡行礼毕,太宗道:“余沁怡,你可认得此物?”言罢,将一玉钗掷于地上。

余沁怡拾起玉钗一看,顿时呆若木鸡。这玉钗她曾见过,乃是她无意中拾得,因见其精美异常,便私自留下。不想今日竟成了罪证。

太宗见状,怒道:“余沁怡,你可知罪?”

余沁怡跪倒在地,道:“妾身不知何罪之有。”

太宗道:“这玉钗乃皇后心爱之物,你竟敢私自窃取,还不知罪?”

余沁怡道:“妾身冤枉,这玉钗乃妾身无意中拾得,并非窃取。”

太宗怒道:“还敢狡辩,来人,将余沁怡重打一百大板,关入大牢。”

余沁怡闻言,如遭雷击,瘫倒在地。她欲再辩,却已无力。只觉一阵剧痛袭来,便是那杖刑加身。她咬紧牙关,强忍疼痛,心中却满是冤屈。

且说余沁怡被关入大牢,每日饱受折磨。她心中愤愤不平,却无处申诉。一日深夜,她忽闻牢中传来异响,忙起身查看。却见一黑影在牢中徘徊,正是那晚所见之鬼魅。

余沁怡怒道:“你这妖孽,竟敢来此寻衅?”

鬼魅笑道:“余小姐,你可知你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余沁怡道:“皆因那玉钗之事。”

鬼魅道:“哼,那玉钗只是导火索罢了。你可知这宫中有多少秘密?你无意中卷入了其中,才落得如此下场。”

余沁怡闻言,心中更觉惊骇,道:“你究竟是谁?为何知晓此事?”

鬼魅道:“我乃这宫中冤魂之一,因生前被诬陷致死,故化作鬼魅,徘徊于此。我见你心地善良,不忍你无辜受死,故来告知真相。”

余沁怡道:“那你可知幕后黑手是谁?”

鬼魅道:“我虽知晓一二,却不敢直言。你若想活命,便需自己寻找线索。”

余沁怡道:“我如今身陷囹圄,又如何寻找线索?”

鬼魅道:“你且放心,我自有办法助你脱困。但你得答应我,脱困之后,需为我查明真相,昭雪冤屈。”

余沁怡道:“我若能脱困,定不负所托。”

言罢,那鬼魅化作一股青烟,消失在夜色中。次日清晨,余沁怡忽觉牢门松动,忙起身查看。却见那牢门不知何时已被打开。她心中大喜,忙趁机逃出大牢。

逃出大牢后,余沁怡不敢有丝毫耽搁,忙四处打听那玉钗之事。她几经周折,终于得知那玉钗乃皇后之妹所赠,而皇后之妹与一宫女素有恩怨。那宫女为报复皇后之妹,便故意将玉钗遗失,嫁祸于余沁怡。

得知真相后,余沁怡心中愤愤不平。她决定入宫面圣,将此事告知太宗皇帝。然而,当她来到宫门口时,却被告知太宗皇帝正在御花园赏花,不便打扰。

余沁怡无奈,只得在宫门口等候。时值正午,阳光炽热,她汗流浃背,却仍不肯离去。忽闻一阵琴声传来,悠扬动听。她循声望去,却见一女子正坐在御花园的凉亭中抚琴。

那女子生得如花似玉,气质非凡。余沁怡心中一动,忙上前施礼道:“妾身余沁怡,拜见娘娘。”

那女子闻言,停下抚琴之手,道:“你乃何人?来此何事?”

余沁怡道:“妾身因被诬陷私窃玉钗,被关入大牢。今得知真相,特来面圣申冤。”

那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道:“哦?你竟能逃出大牢?倒是有些本事。”

余沁怡道:“妾身也是迫不得已,还望娘娘能助我一臂之力。”

那女子道:“我虽有心助你,却恐力有不逮。不过,你可去求见长孙皇后,她或许能帮你。”

余沁怡闻言,心中大喜,忙谢过那女子,转身离去。她来到长孙皇后的寝宫,求见皇后。长孙皇后闻言,召见了她。

余沁怡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告知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闻言,眉头紧锁,道:“此事事关重大,我需先调查清楚。”

余沁怡道:“妾身明白。但妾身身陷囹圄多日,已身心俱疲。还望娘娘能尽快查明真相,还妾身清白。”

长孙皇后道:“你放心,我定会尽力而为。”

言罢,长孙皇后命人将余沁怡暂时安顿在宫中一处偏僻的宫殿中。余沁怡虽得暂时安身,但心中仍忐忑不安。她每日皆在宫殿中等待长孙皇后的消息,却迟迟未见动静。

一日深夜,余沁怡忽闻窗外传来异响。她忙起身查看,却见一黑影在窗外徘徊。她心中一惊,忙问道:“谁在那里?”

那黑影闻言,飘身而入,却是一陌生女子。那女子生得貌美如花,却面色苍白,眼神阴冷。她看着余沁怡,冷笑道:“余沁怡,你可知你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余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