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 第31章 末路(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承畴大喝一声,率先冲向山寨,施安南紧随其后。

寨墙上的守卫这才惊觉,大喊道:“官兵来了!官兵来了!”声音里带着惊恐与慌乱,瞬间打破了山寨原有的平静。

王二在寨内听到喊声,大惊失色,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椅子倒地的声音在屋内格外刺耳:“怎么回事?官兵怎么会突然杀到?”

他心中满是疑惑与震惊,原本以为固若金汤的山寨,竟如此轻易地被官兵逼近,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此刻,他的内心被懊悔和愤怒填满,懊悔自己没有听从部下的建议加强巡逻,又愤怒官兵竟然如此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山寨之下,

他深知这场战斗将异常艰难,但他也不想轻易放弃,毕竟这是他辛苦经营的根据地,是他对抗朝廷的资本。

起义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纷纷四处逃窜。

但王二毕竟是叛军首领,他很快镇定下来,组织起叛军进行抵抗。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打破了夜的寂静。

洪承畴身先士卒,在官兵的簇拥下,杀进了山寨。他身着战甲,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手中的剑如蛟龙出海,每一次挥舞都带着致命的力量。

只见他挥剑砍倒一个冲上来的起义军,同时大声喊道:“降者免死!本帅不愿多造杀孽,若弃械投降,尚可从轻发落!”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试图瓦解起义军的抵抗意志。

此时的洪承畴,心中既有战斗胜利的渴望,又有对伤亡的不忍,他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样既能向上司交差,又能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仁慈的形象。

施安南也率领着另一路官兵,与起义军展开激烈战斗。

“你们这些叛军,还不快快投降!执迷不悟,只有死路一条!”施安南大声喝道,手中的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恰似梨花绽放。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所到之处,起义军纷纷后退,鲜血溅落在脚下的土地上。

“休想!我们宁死不屈!”一个小头目怒吼着,双眼通红,像一头发狂的野兽冲向施安南,手中的大刀高高举起,带着视死如归的气势,似乎要将眼前的一切都劈成两半。

施安南见状,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躲过这凌厉一击,随后长枪顺势一挑,直刺那头目咽喉,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山寨的中心广场,战斗更是进入白热化。

官兵与起义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交错纵横。

一名年轻的官兵,手持长刀,与一名经验丰富的起义军老兵对峙。老兵先发制人,一个箭步上前,手中的短斧带着呼呼风声劈向官兵。

年轻官兵急忙举刀抵挡,“哐当”一声,火星四溅。两人随即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年轻官兵虽略显稚嫩,但凭借着敏捷的身手逐渐稳住阵脚,寻找着老兵的破绽。

他的心中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紧张是因为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兴奋则是源于初次参加如此大规模战斗的热血沸腾。

而在另一边,几个起义军合力围攻一名强壮的官兵。那官兵毫无惧色,手中的狼牙棒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砸下都让起义军们不敢正面硬抗。

但起义军们相互配合,一人佯攻,吸引官兵注意,其他人趁机从侧面偷袭。

官兵一时不慎,被一名起义军的长枪划伤了手臂,鲜血渗出,但他怒吼一声,反而更加勇猛,一棒击退众人,然后趁势反击。

刘应遇带着陕西商洛的士兵成功堵住了起义军的退路。

“王二,你已无路可逃,还不束手就擒!负隅顽抗只是徒劳,莫要再做无谓牺牲!”

刘应遇喊道,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山谷间回响,如同敲响了起义军覆灭的丧钟。

王二看着周围层层包围的官兵,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但他仍不甘心:“就算是死,我也要拉几个垫背的!”他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手臂上青筋暴起,仿佛要将全身的力量都汇聚到这最后的挣扎之中。

此刻,他的脑海中闪过曾经起义的初衷,是为了让贫苦百姓不再受压迫,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心中满是不甘与悲凉。

王二带着身边的几个亲信,企图冲破刘应遇的防线。

他们如困兽犹斗一般,拼死抵抗,然而官兵人数众多,他们渐渐陷入绝境。王二的亲信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那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刘应遇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去,与王二展开近身搏斗。

“王二,你的末日到了。今天便是你为祸作乱的终结之时。”

刘应遇目光坚定如炬,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必杀的决心,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经过数个激烈交锋的回合之后,只见那王二的呼吸开始变得愈发急促起来,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不断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

而反观刘应遇,则依旧气定神闲、步伐稳健地与王二周旋着。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二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动作也变得越来越迟缓无力。

终于,一个破绽出现在了他的防守之中,刘应遇眼疾手快,瞬间抓住这个机会,猛地向前一冲,伸出右手如闪电般迅速地扣住了王二的手腕,紧接着用力一扭。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王二吃痛之下不禁发出一声惨叫,手中的兵器也随之脱手而出。

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刘应遇又是飞起一脚踢在了他的膝盖弯处,使得王二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以刘应遇成功生擒王二而告终。

这时,二当家王嘉胤见势不妙,迅速召集起身边一群精锐的起义军兄弟,他目光坚定,大声吼道:“兄弟们,咱不能坐以待毙,随我从右侧山涧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说罢,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一马当先冲向官兵的包围圈。

这王嘉胤身形矫健,武艺高强,在起义军中威望颇高,他所率的这群兄弟也个个都是勇猛之士。

他们借着夜色和山林的掩护,如一群饥饿的野狼般扑向官兵右翼的薄弱环节。

泾邠兵备道赵宏所部虽奋力抵抗,但王嘉胤等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拼死冲击,一时间竟让他们撕开了一道口子。

王嘉胤身先士卒地挥舞着手中那柄已经有些卷刃的长刀,奋勇拼杀在前头,身后紧跟着为数不多的几个从重重包围中侥幸突围出来的兄弟。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鲜血和尘土,疲惫不堪但眼神却依然坚定无比。

王嘉胤等人就像是这黑暗中的几粒微尘,迅速地融入到了茫茫夜色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他们的身影虽然不见了,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所留下的影响却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蔓延开来。

这次突围行动也为王嘉胤,以及他那些英勇无畏的兄弟们日后更为激烈、更为宏大的反抗运动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因为在这片被压迫与剥削的土地上,人们心中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早已像火山一样压抑许久,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喷涌而出。

而王嘉胤及其伙伴们的不屈斗争精神,则成为了点燃这座火山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