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松听了哈哈大笑。他是江湖中人,当然知道请教这个词是有两种含义的。

就比如说,他青松要向少林某位大师请教请教,那这事的动静肯定不会小。

想起先前与李凡高的较量,便笑道:“也亏那几个小子在门口拦你。如果不然我也不会认识你这位年轻的俊杰,也不会看到那梯云纵的身法?”

李帆高双手连摆,说道:“俊杰什么的,实在是不敢当,不敢当啊。”

青松道长又向青如问道:“师妹,你多在外行走,这李小友的师父道号无涯道人。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号人物?”

青如道长摇摇头说道:“昨天李小友曾跟我提起,我也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位奇人。”

李凡高心想:“你们当然没听说过了,那是金大师《天龙八部》里面的人呢。”

青松道人又向李凡高问起无涯道人之事。李凡高又说了一次那谎言。这谎言他已经说了几次了,熟练的很。他甚至觉得再说几次,他连自己也可能相信了8岁的时候遇到无涯道人之事了。

说了一些客套话,聊了一些家常。李凡高便向青如道长请教太极拳的一些疑问:“青如道长,我在练习太极拳之时总是觉得对力道的控制,没有达到太极所描述的境界。与人对手之时,往往有时候会忍不住使出内劲与人正面硬撼,失去太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之精妙。就像刚才青松道长比划,他使出如封似闭,我也忍不住还一招如风似璧,又掌相交,就把我给击飞了。”

青如道长笑了笑,指着青松道人说道:“我青松师兄的太极造诣比我深得多,你这个问题他来回答比较合适。”

青松呵呵一笑,说道:“李小友,你这个状况其实很多武当很多弟子都曾遇到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加练习,练它10年8年,多与人推手,等你的身体练成了条件反射。那你与人对手的时候,自然就会条件反射般使出太极拳劲,而不会用其他的刚猛之力了。”

李凡高点点头,其实在上山之前,他曾经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类似的猜想,上山询问青如道长,也是为了确认自己的猜想而已。

第二个问题才是重点。当他正要问第二个问题时,又听得青松道长说道:“其实李小友,你也不必拘泥于用太极内劲又或者是用其他的拳力与人较量。对敌打斗之时,哪想这么多,你想到用什么拳就用什么拳,想用什么劲道就用什么劲道,合适就好。就像我,练太极三十多年,太极已像吃饭喝水般,与人打斗,信手拈来,那肯定是出手便太极拳了。”

李凡高一想,对呀,自己有太极拳,也有电弧、电光柱等各种手段,何必拘泥于一种技法呢。若是拘泥于某一种,那到时候固定的思维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身手。

这句话对他的点拨可真是解决了他的一个大问题,过了一会,他又问道:“青松道长,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与人推手或者较量之时,如果是对手使用太极拳,我熟悉对方的套路,从而掌握先机,较量起来也得心应手。但若是对方用其他拳法,我用太极拳与之打斗,往往有时会觉得难以琢磨其套路,无法充分发挥太极的精妙。”

“哈哈哈”没等青松道长回答,门外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一个五十多岁的道人从门外走进来说道:“李小友,这个问题我来替青松师兄回答。”

青松和青如见这位道人,便立刻站起身向到来人行礼:“见过掌门。”

李凡高吃了一惊,当面的竟然是武当当代掌门青云道长,连忙行礼道:“晚辈李凡高,见过青云掌门。”

此时的李凡高突然觉得自己身处武当山上,扯起的词、说起的话,还有一些行礼动作竟然也学着一些江湖上的礼节,心中不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原来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果然是不错啊。

又听得那青云掌门说道:“李小友,你刚才问的那个问题,这种情况是太过注重太极的招式。其实,太极拳最重要是内劲和拳意,而不是招式。对方一拳打来,无论他是太极拳还是洪拳、谭腿,又或者是咏春。你运起太极内功,借力打力,以太极拳意来对应。太极内劲的运力要诀和拳意,可对付任何武功的攻击,不管它是什么套路,直接顺势而为,那就会化解任何的招式了。”

李凡高豁然开朗,心想:“对呀,我心中真是有些拘泥了。只要领会太极的拳意,修炼太极的内劲。练出拳意和巨大的内劲,又何必熟练太极以外的各种套路拳法呢。与人搏斗之时,何须刻意想着出什么招式呢?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合适就好。自己已经掌握太极真经里面的内力运行轨迹,体内又以充满着电能,这种电能内劲是自己的天生优势,只要勤加练习,想必定会使自己的太极拳更进一步。到时就算对上那平头男、董大壮、段云腾等人的偷袭?自己也不会再手忙脚乱了。”

脑子里思绪千转,想通了很多这段时间想不通的问题。

李凡高心存感激,向青云掌门深深一躬,拱手行礼谢道:“多谢青云掌门指点,晚辈感激尽。”

青云掌门摆了摆手,说道:“我听弟子们说山上来了个青年英杰,用太极拳与青松师兄打了个旗鼓相当,我正好在逍遥谷附近,心中好奇,便跟着过来瞧一瞧。”

李凡高连忙谦虚一番,又说起了刚才与第三代弟子的误会,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又过了片刻,青松道长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李小友,你实话跟我说,你那身法是从何而来?”

在与青松道人,一同来找青如道长之时,李凡高已经想好了托辞。他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几位道长,关于这门身法,那是几年前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秦淮古玩城旁边的小巷子这中买了一本旧书籍,在翻看那旧书籍之时,发现里面夹杂着一张纸片,那纸片上面所记载的就是这门身法。”

青云掌门和青松、青如三人相视一眼,心中都将信将疑。

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而且这年轻人说的也有点轻佻。无意中得到的纸条里面记载的一种身法,自己就敢去练习了?

又听着李凡高说道:“本来一般人接触这种来历不明的身法都不会轻易去练习,可是我情况有点特殊。我师父在我8岁的时候,教了我一个月的功夫就悄然离开,游历去了。我所学有限,只学了一些内功修炼的基础功法,以及一些驱邪的道术。其他的武功、身法啥的都没有见识过,甚至那太极拳也是在大学的时候由体育老师所传授。所以见到那张纸所记载的身法,心下好奇,也就去尝试练习了一下。想不到练了一两年后,居然真的有点小成。”

这个理由倒是可以说得过去,青云掌门与青松道长对视了一眼。青松掌门向李凡高问道:“李小友,那你方不方便再演示一下那种身法?”

“没问题。”李凡高一口答应下来,其实在来见青如道长之前,他已经决定把这门身法默写出来,交给武当派,毕竟自己在这里得益匪浅,接收到2门惊世骇俗的武林秘籍,而这两本秘籍是张三丰真人亲手所着,本身也是属于武当派之物,把梯云纵交还给武当派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至于那本《太极真经》,李凡高觉得还是不要轻易显露于眼前,是暂时不宜交回武当派。毕竟,当代武当弟子修炼的混元功和太极拳相结合,已经能够自成一体,有很好的效果。自己要是现在把《太极真经》拿出来,也不敢担保武当会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