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围观起哄,秦轩也不好意思拖沓,摆摆手,示意现场安静之后,给出了另一幅千古绝对的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这幅千古绝对颇长,不少儒生反复念了几遍才能慢慢回过神来。

不过儒圣却是已经微微一笑,感慨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此上联的难点在于前六个字,第一个望江楼为专用名词,因此下联出对,也需对应专用名词。”

“而这望江流,则属于动宾结构短语,因此下联也需如此对仗。”

“此下联印月对望江楼,印月影对望江流,加之月影万年之意境,果然是工整。”

“此联,大善!”

儒圣亲自点评,顿时惹来无数读书人的感慨和赞扬。

秦轩这个文抄公脸不红心不跳,略感谦虚地道:“儒圣大人厚爱,学生献丑了!”

“你有如此才华,又能说出那四句警世名言,不必谦虚。”

儒圣笑了笑,双眼中满是对秦轩的欣赏和赞许。

随后众人进城,沿街两旁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一个个高声欢呼“儒圣”之名。

儒圣游览各地,从未享受过这等拥戴,不禁有些动容。

“儒圣大人有所不知道,北宁城常年遭受战乱侵袭,所以这里的百姓比普通百姓更加渴望读书。”

“他们的父辈、祖辈之所以坚守原地,不是他们不愿意走,而是怕走了之后,这北宁城就不再是我汉人的天下。”

秦轩在这里,特意用了“汉人”两个字,而非大启,这是在间接跟儒圣表达自己的志向。

儒圣微微点头:“自你起兵之时,到今日这一刻,你的一切我都在默默观察。”

“大启帝秦天刚愎自用,几位皇子为夺皇权,谋权夺利,朝堂之上,党派纷争,乌烟瘴气,这大启早已不复当初之荣光。”

“我儒家传承千年,虽被诟病为皇权儒术,但始终以心系天下百姓为己任,只要你真心为天下百姓,善待百姓,儒家和我这身后千千万万的儒生,便是你最大的依仗。”

听到这话,秦轩浑身一震,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他从未想过,堂堂儒圣有一天会这么堂而皇之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可是儒圣啊,天下唯一的圣人,真正的天下师。

有这样一位老人站在北宁城,秦轩在名义或者说舆论上,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学生谢过儒圣大人厚爱!”

秦轩再次恭敬行礼,儒圣脸上笑容更浓:“走,带我去看看你新建的北宁学院。”

学院之事,儒圣等人还在路上的时候,秦轩就已经派人前去通报。

“好,我们这就过去。”

秦轩连连点头,随后一行人穿过外城,大概在一刻半钟后,来到了北宁学院门口。

只是让所有人都诧异的是,这学院入口居然没有任何围墙,仅仅只有一块长达十来米,高三四米的巨大洞庭湖石横亘在前。

上面是秦轩以王羲之逸体让人雕刻出的“北宁学院”四个大字,颇为惹人注目。

“这字体有些熟悉,似乎跟那日王爷您送来的书册一样。”

白慕飞不愧为当代大儒,过目不忘,一眼就看出来字体的来历。

一旁的诸葛玄终于逮到机会,解释道:“此乃逸体,飘逸的逸,乃我家王爷独创。”

“竟然是独创书法,这楚王殿下竟在书法上也有此等造诣?”

“太不可思议了,此书法已然有大家之派,风格俊逸、潇洒,必将被读书人效仿。”

“原来楚王不只是一代军神,竟还是一代书法大家,咱们以前真是看走了眼啊……”

“……”

在场大儒不少,醉心书法的更是不少,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凡只要是懂书法的,此刻心里都无疑是吃惊不已。

要知道,书法写得好的人,大有人在,但那是建立在学习和临摹先辈的基础之上。

唯有真正的书法宗师,才能独树一帜,开创一派。

秦轩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却已然有了宗师气度,如何不让人钦佩和震惊?

就连儒圣此时也是忍不住感慨:“楚王殿下给我的惊喜真是接连不断,不过这学院特意没有设置围墙,想必楚王别有他意吧?”

“儒圣大人慧眼如炬,这的确是我故意为之。”

秦轩回答:“读书不是闭门造车,不需围墙禁锢,我希望我北京学院的学子,不仅心中无枷锁,而且还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我希望他们学的每一点知识,将来都能够实际地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

“同时,没有围墙,学院就等同于时刻与这个开放的世界相融,我不希望北宁书院出来的学生,只知四书五经,却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

秦轩的话说得有些宽泛,但在场不少儒生却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深意。

自古以来,学生都只生活在学院之中,但学院高墙砌筑,其实接触不到真正的社会生活。

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又或者是“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

秦轩想要的读书人,是能够知道民间疾苦,懂得生活不易的。

他们可以才华平平,但绝不能忘了初心,忘了百姓。

“楚王之所想,本圣深感佩服,我愿替这天下学子向楚王一拜!”

儒圣动容,拱手弯腰,行了一个读书人的大礼。

四周之人一个个瞠目结舌,随后便一一效仿儒圣,行礼秦轩。

秦轩赶忙扶起儒圣双手,愧不敢当地道:“圣人这是折煞学生了,这一切其实要归功于北宁城的百姓,若非他们坚守北宁城而不退,我又有何机会建造北宁书院。”

“诸位还是赶紧随我进去吧,这外面也怪冷的。”

秦轩赶忙岔开话题,然后领着众人走进了北宁书院。

一进去,首先便是一块硕大的草地,四周皆是光滑平整的水泥马路。

儒圣和诸多儒生心里不禁惊叹北宁城的富庶,此等道路就连大启皇城都不曾见过。

“儒圣大人,这边拾阶而上便是学校的教学楼了。”

秦轩领头走在前面,众人一个个满是好奇地紧随其后,下一秒,一阵阵惊叹声开始此起彼伏。

“这……这……大门上的,难道就是琉璃?”

“还有这些窗户,为何如此通透明亮?”

“天呐,这哪里是学院,这分明就是皇室行宫啊!”

“……”

当镶嵌了玻璃的窗户和木门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可反观北宁城人,别说秦轩等人了,就是那些凑热闹跟过来的百姓,却一个个神色如常,这不就是咱们北宁城的玻璃嘛!

连一些民房都已经开始陆续使用,用在这么重要的书院不是天经地义吗?

这些外地来的大儒,看来也有没见过世面的啊!

北宁城百姓此刻的心态极度爆棚、骄傲,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