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空的奇异之旅 > 第252章 用恒星补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要改变计划了。”秦明认真的看向艾希。

“想怎么改?”艾希倒是不着急,她认真的看着显示器,上去是整片星域的整体数据。

艾希会根据秦明的需要,认真的找出需要的数据,然后根据自己的计算给出合适的方案。显示器上,有30颗行星被特别标注。李月一直在认真的执行开发任务。

10颗行星上有培育的雷猿和驯化的狗头人。剩下的20颗行星则是矿产星。李月在旁边有些担心,听秦明刚才的通讯内容,似乎是要放弃这些行星。

都是她开发的行星,现在要放弃,有些舍不得。开口询问,“都撤走吗?”

秦明没想到李月这么担心行星上的生物,开口解释,“不用担心,没事,他们有时间回来。”

听到秦明保证,李月稍微松口气,接着就听到秦明正式的下达命令,“先把移民星上的人扯出来,上面的那些庄稼和作物全部都转移到行星要塞上去。矿产星别动,星巢舰队暂时不停产。”

随着秦明的命令星巢基地所属的所有人员都行动起来,原本安心开发的行星此时都是全面收缩。村庄周围全是耕种的农田,雷猿们用设备把这些作物连根带土全部挖起来。

作物像草皮一样被整齐的码放在平板设备上,层层的铁架子把这些连根带土的作物全部叠好。在传送门的位置,这些作物会被直接送去行星要塞。

行星要塞和超级战舰同时进行,行星要塞上有足够的空间。行星要塞上很多轻型工厂只是才建造一些车间,此时全部拆除下来,开始改成无土栽培农场。

作物运过来的时候是带着土的,到了这里之后,作物会连根带土的放入营养槽中。随着水的流动,泥土会被清洗干净,剩下的根须则会在流水中自然的浸泡。

营养物质会随着根须直接进入植物内部,继续给植物提供足够的营养。确保植物能够完整的生长下来。水槽顶上有足够的空间,也有引导作物生长的架子。

架子最顶上是日光灯,只要灯光照射出足够的温度,水分蒸腾就不会有问题。作物生长几乎没有任何中断,甚至因为黑夜减少植物的生长速度反而更快了一些。

水槽箱上的日光灯不是一直点亮,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如果一味的助长对植物本身也不全好。作物的移栽是流水线作业,这边接好一组水槽,那边就送过来一组作物。

100米边长的正方形可以分成20份,每份是5米高,可以种植的作物种类也非常多。只要不是特别高的果树都能完全移栽好。除了这种无土栽培还有专门养殖的农场。

动物的养殖分很多种,在环境有限的时候,可以进行密集养殖。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格间,食物就在门口,排泄的地方在末端。为了维持卫生,顶部中间会有喷水的装置用来清洗。

顶部侧方向会有刷子,在滚轴的滚动下,刷子可以直接下来,然后给动物清洁背部。要是小型动物,则可以关入鸽子笼,就是全部关在格子里就行。

鸽子笼是很传神的设备,那是一个按照鸽子身体比例量身定做的金属笼。鸽子在笼子内,正常情况下只能站直和转圈,其余的动作就不行了。

这种小动物饲养方式会极大的节约空间,定时清洗,消毒,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瘟疫。至于更极端的让动物连转圈的空间都没有?行星要塞还不至于空间那么紧张。

行星要塞被用来当生物农场,自然要有工作的人口。狗头人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依然是雷猿指挥狗头人跟着忙碌。狗头人的数量很多,却也可以在行星要塞内完成工作。

他们按照要求成群结队的通过传送门,通过特定的滚梯和电梯能最快速的前往自己所在的生活区。生活区依然保持半球形结构,半球形中间则是花园区。

狗头人的生活区采用家庭为单位,它们居住的半球形空间中,第一层是10户,之后每3米一层,共计5层。每层减少1户,共计40户作为一个单元。

这些半球形都整齐排列好,之后半球形之间的距离则全部是辅助设施。一户狗头人,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一单元能住500狗头人。上万个单元就能把500万狗头人全部都住进去。

雷猿门居住的环境依然是方形的方块房子。居住的环境跟狗头人倒是没有区别。之前行星要塞重点改造的地方是武器、护盾、载机、护卫舰生产工厂。

现在又重新开发了很多空间作为农场和居住区。工厂也进行调整,将没完成的工厂全部优化到一起,同时只保留载机工厂和护卫舰工厂继续生产。

行星要塞本身已经具备攻击能力,传送门始终忙碌不堪。内部的探测器正在全面升级,具备扫描幽魂族的能力。行星外壳又重新布置了一层辐射层。

用放射性物质作为夹层,铺满整个行星要塞。出入口的位置都是升降台,这些特殊位置都有特殊凹槽。升降台的平台升起的时候,边缘会跟周围密合。

周围一圈遮挡物中都有放射物质,平台中间有放射物质。升降平台升起后,就严丝合缝的被放射物质全部封闭。降落升降台的时候,会有挡板插入放射物质断开的缝隙中。

随后这些放射物会被封死。然后升降台就成了能够自由离开行星要塞的通道。这些重点地方在开启的时候会有特殊探测器进行监视,能确保没有幽魂族混入行星要塞中。

行星要塞的常备蓝鸟级无人攻击机装备了100万架。直径上千公里的行星要塞被分成100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藏有1万架载机。为了配合蓝鸟级无人攻击机,行星要塞上还配属蜂群无人机。

蜂群无人机的数量是蓝鸟级无人攻击机的10倍。行星要塞上配属的是多功能的星梭级护卫舰。一共配属了1000艘。行星要塞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不过行星要塞每1公里就是一层。不算内部核心动力和关键区域,一共400层。

行星要塞的实际总面积超过5亿平方公里。这么大的面积,要不是重叠在一起,1000艘护卫舰未必够用。行星要塞目前还没进行过任何实战测试。

秦明也不打算让行星要塞进行实战测试。幽魂舰队正在缓慢推进,试图感染任何路过的恒星系。星影正在带领星巢舰队节节抵抗。正面作战损失太大了,在不清楚秦明后续打算的情况下,星影也不想损失太多星巢舰队。

那些矿星在幽魂舰队这种地毯式的寄生下,无所遁形。地上和地下对幽魂族来说没有区别。地下是为了避免被太空观察设备发现。既然幽魂族开始登陆,设施在地下和地上就没有任何意义。

幽魂族每接近一个地下矿产基地,基地内的物资和人员就会被转移。好在行星要塞上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装下所有撤退的人员和设备。在完成撤离后,传送门就会自爆,顺便炸毁矿区。

星影也不会放过这些试图干扰行星的幽魂战舰。只要幽魂战舰的规模不够,星影就命令舰载机进行攻击。幽魂舰队要是大规模护航,星影就下令停止攻击。

宇宙战争消耗最大的其实还是后勤。幽魂舰队没有人员后勤,却有能量消耗。它们并没有吸收宇宙游离能量的能量吸收设备,也就没有源源不断的能源。

每次幽魂舰队的大规模行动之后,都需要通过恒星来恢复自身的能源储备。恒星是宇宙中最好的加油站。飞船只要直接将恒星内的氢元素收集起来就能供应自身进行聚变反应。

听起来夸张的技术,实行起来却并不麻烦。在护盾开启的状态下,战舰面对恒星表面几千度到上万度的高温还真不畏惧。只要探出一个足够耐热的管道,就可以把需要的氢元素飞快的装入燃料舱。

幽魂族的半球形补给舰,星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些补给舰直接飞到恒星表面,然后在护盾的保护下,底部中心位置会出现一个物质输送管道。大量的氢被源源不断的吸入半球形补给舰内。

“直接用恒星的燃料来补充舰队燃料?”秦明听到星影的报告,也是眼皮直跳。

“这种技术我们也有,只不过没想到幽魂族用这么原始的能源收集方式。”星影倒是不以为意。

秦明摇头,“不算原始,在行星内作战,恒星是最好的燃料。”

星影才不在意,“我会想办法摧毁这些半球形补给舰,估计能延缓它们的推进速度。”

出乎星影意料,幽魂舰队用大量的毁灭者在星系外围防御。那些半球形补给舰的数量很多,一次吸取能量后,恒星甚至都暗淡不少。按照燃烧的损耗,要不了多久,被吸取大量物质的恒星很快就会进入红巨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