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包拯重返人间,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公主!”包拯轻声呼唤公主两次。

“驸马,何事如此慌张?”公主缓缓醒来,仍有些迷糊。

“朝廷出大事了!”

公主听闻一愣,但随即轻哼一声,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神情,似是毫不在意。

偌大的国家,哪天不发生点大事?

最重要的是,皇上罢免包拯之事,让公主至今仍耿耿于怀。

如今驸马不过是一介平民,即便朝廷发生天大的事,又与他何干?

“出事就出事吧,与驸马有何关系?反正赵祯眼里,驸马可有可无。”

包拯没想到公主仍在生皇上的气,女人的心思果然细腻。

不过公主这也是在维护自己,包拯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公主,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大宋江山的存亡,公主切莫任性!”

公主闻言脸色变得严肃,皱起眉头:“难道是辽国入侵?”

除此之外,她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能威胁到大宋的江山社稷。

“并非如此,是庞太师。庞妃三个月前便已流产,然而庞籍却秘而不宣,找来一名妖道,在庞妃腹中施法……”

包拯将所知细节向公主陈述,公主听后感到背脊发凉,怒不可遏。

尽管心中对皇兄有诸多不满,但事关赵家天下,她怎能置身事外。

“这个庞籍,我早知他不安于现状,却没想到他竟如此胆大妄为,简直罪大恶极!”

“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返回京城,阻止庞籍,否则,若让庞籍的阴谋得逞,大宋江山将不复存在!”

公主点头,命丫鬟迅速收拾行装。

包拯将此事告知公孙策后,便急忙来向嫂娘辞行。

“三儿,你已被皇上罢免,为何又急匆匆地要赶回京城?”

“嫂娘,小弟本想在您膝下尽孝,但朝廷发生大事,我不得不急忙赶回京城。待小弟处理完此事,定会亲自回来接您进京。”

说完,包拯吩咐包兴好好照顾嫂娘。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汴梁。

包拯一刻未停,穿着平民服饰,急忙进宫面圣。

御书房。

“官家,开封府尹包大人求见。”陈琳上前禀报。

“包拯?”赵祯面露疑惑,“他不是回乡了吗?没有朕的命令,他竟敢私自返回京城,他想谋反不成?”

“这个……奴婢不知!”陈琳停顿了一下,“但包大人说有重大事件要上奏,官家不妨听听包大人怎么说再行论处也不迟。”

赵祯了解包拯的性子,若非有重大事情,绝不会如此鲁莽,于是下令宣见。

包拯来到御书房,行礼如仪。

赵祯冷声问道:“包拯,朕不是让你回乡了吗,未经朕的召命,为何私自返京?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朕定不轻饶。”

“皇上,包拯有要事启奏,因此不得不违抗命令返回开封。”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赵祯不耐烦地说,显然怒气未消。

包拯面露难色,随后将庞妃流产的真相一五一十地陈述。

“简直一派胡言!”赵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陈太医每日都会汇报会诊情况,赵祯也时常探望庞妃,明明大腹便便,包拯却编造出如此荒唐的谎言来,简直荒谬至极。

把他这个皇上当三岁小孩愚弄么?

“包拯,朕知你与太师素来不睦,但你竟编造出这等无稽之谈来诋毁太师和庞妃,究竟是何居心?”

赵祯此时感到极度失望。

不敢相信一向正直的包拯,为了对付政敌,竟会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

关键是,借口如此荒谬。

别说赵祯了,换作任何人,都无法相信这种荒唐的言论。

“陛下,包拯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岂有此理!御医每日都为娘娘会诊,娘娘明明母子平安,你现在却说得煞有介事!”

“就算要诋毁太师,也不该找这样一个荒谬的理由吧?”

“难道庞妃肚子里的孩子是假的不成?”

“没错!”包拯语气坚定,正色道,“庞妃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假胎。”

“够了!”

赵祯脸色涨红,已无心听包拯继续说下去,“殿前武士何在?”

一声令下,殿前武士立刻涌出。

“将包拯拿下,交由刑部严加审问!”

赵祯本无子嗣,如今只盼庞妃能早日生下皇子立为储君。

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竟有人混淆视听。

关键这个人还是他最信任的包拯,谁心里能好受?

殿前武士不由分说,立刻将包拯擒拿。

“且慢!”包拯微微用力,四名武士被轻松甩开。

赵祯大惊失色:“包拯,你敢抗旨?”

“臣不敢!但臣不服!”包拯正色道。

赵祯气急败坏:“你无端攀诬后宫,排除异己,还有何不服?”

“皇上,包拯一心为国,绝无私心,此心可昭日月。陛下即便要处死包拯,也应让包拯把话说完。”

“好,朕倒要听听,你有何辩解?庞妃肚子里的孩子如何便是假的?”

包拯解释道:“三个月前,庞妃从轿辇上跌落,便已流产。但庞太师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事秘而不宣,随即请来一名妖道,在娘娘腹中施法。也就是说,庞妃腹中的胎儿是假的。御医之所以无法诊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尽管赵祯对如此荒诞不经的言论持怀疑态度,但看到包拯如此严肃认真地陈述,他的心中也不禁产生了疑惑。

毕竟,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倾向于信任包拯的。对于这样的国家大事,包拯即使胆大包天,也不敢信口开河。

然而,他内心又觉得这实在难以置信。

赵祯耐着性子,询问道:“太师如此行事的目的是什么?”

包拯回答:“当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为庞太师企图篡夺赵家的江山。”

“什么?”赵祯震惊不已,仿佛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声音也变得颤抖,“包拯,你给朕详细解释清楚。”

包拯随即详细地揭露了庞籍的阴谋。

赵祯听后感到背脊发凉,难以相信庞籍竟有如此狼子野心。

“包卿,你在庐州远隔千里,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莫不是道听途说?”

赵祯的态度突然缓和了不少,事关自己的江山社稷,他怎能不担忧?

“此事乃范红雪的冤魂亲口向臣透露,还望陛下当机立断,立即逮捕庞籍。否则大宋将有倾覆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