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章 好看,指的不是雪人

相府中,苏丞相听完消息喝着茶:“江阳,有江阳王北宫渊在,这些小事应该就不用皇上操心了。”

一起喝茶的户部尚书看了苏丞相一眼,颇为认同的点头:“相爷说的是,有江阳王在,何需要向朝廷伸手,不过,江阳发生雪灾,皇上知晓也很痛心。”

这话,苏丞相很是满意:“王大人说的是,皇上也很痛心,振灾银嘛王大人看着办也就是了。”

王大人听出话里的意思,故意为难叹了口气:“江阳离京城太远,现在又被大雪封路,怕是难以最快时间到达啊,想必,慢些,江阳王也不会说什么。”

“是啊,王爷是通情达理之人,应当不会怪罪,皇上也能理解王大人的难处。”苏丞相满意地喝茶,觉得今天这茶比平日的香。

王大人放下茶杯:“相爷,那下官就告辞了。”

事情说完,王大人知道该怎么办,这茶就算是喝完了。

“嗯,本相送送王大人。”苏丞相亲自送了王大人出门。

王大人走后,苏夫人才进来:“相爷。”

苏丞相坐在椅子上,舒展伸了伸腰:“这回我想想看看北宫渊如何破局。”

“相爷,皇上既然想对付北宫渊,你为何还同意然儿想嫁给他?”苏夫人走到旁边慢慢坐下。

苏丞相笑着哼了一声:“你一个妇人能懂什么,然儿的眼光才是最好的,北宫渊的能力,皇上也比不上,然儿当初若真是嫁给北宫渊,你说,我会支持谁呢?”

苏夫人一愣,回想皇上登基那年,若是北宫渊接受了苏然儿,那相府支持的定然是北宫渊,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恐怕就是北宫渊了。

可惜,北宫渊当众拒绝了苏然儿,连带让他相府的颜面也掉在了地上。

如今,苏然儿已在后宫贵为皇后,可苏丞相仍把那件事记恨在心里。

不只是他,苏然儿也狠狠地记着这件事。

苏然儿心里清楚,皇上并不是真心爱她,皇上是借助相府才立她为后。

对北宫渊,苏然儿心里仍存着爱慕之心。

苏夫人思绪回来:“那口气自然是要出。”

“所以,我做些什么,皇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上巴不得我能把北宫渊除掉。不过,为了我们女儿,除掉北宫渊也是必须的。”

在苏夫人面前,苏丞相把话说得很透彻。

这时,苏然儿在宫中听闻江阳雪灾的事,望着窗外想起往事,江阳,北宫渊,不禁攥紧手中的帕子。

两年,她嫁给皇上两年,当了两年皇后,可对那个男人,仍是放在心上不曾舍掉一分。

北宫墨一进凤鸣宫,侍女及时通报,才没让他看到苏然儿发呆的样子。

“皇上。”苏然儿立刻换上一副温柔的样子。

“皇后在看什么?”北宫墨伸手扶起苏然儿。

苏然儿依到北宫墨身边,垂下眉眼,扶着他坐下:“皇上,臣妾是在想着如何能让皇上缓解劳累,想着如何让后宫姐妹们更好地伺候皇上。”

身为皇后,心胸大度,苏然儿从来都做得很好。

北宫墨拉过她的手:“辛苦皇后,后宫有皇后在,朕才安心,朕今日就陪皇后好好说说话。”

江阳雪灾,苏丞相做了什么,北宫墨自是清楚,这时候来陪苏然儿,就是让苏丞相做的更多。

这场雪一直下到第二天仍是未停。

大北军帐里,左元高兴的很:“雪还没停,江阳关的将士怕是都要扛不住了吧,夜里更冷,我们有新棉被新棉衣都觉得冷,就不信城中百姓能扛得住。”

顾南知坐在火盆边扫了眼左元:“城中有消息吗?”

这场雪不知会死多少百姓,他倒希望雪停,两国战争,不应伤及平民百姓。

“还没有消息传来,不过,这种情况,想必现在江阳城定然雪灾成患。”左元不以为意。

顾南知微微皱眉:“也许,不过,还是再确认一下,这种雪天攻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将军说怎的就怎的。”左元领命出去。

顾南知起身走到外面,望着江阳关的方向。

北宫渊,这次看你如何能救江阳!

别苑中,叶向晚兴奋地和下人们一起扫雪,生火。

下人们把雪都集中扫在一处,也没弄脏,白白的雪在院子拐角堆成一座雪山。

雪仍未停,北宫渊见她玩得高兴,不忍心叫回,特意让人给她撑着伞。

现在,叶向晚才知道,古代的冬天真的很苦,很多东西都没有,幸好,今年有她在,百姓们不用受冻了。

“王爷,这羽绒服真暖和啊,穿到身上又轻又暖和。”

“还有这雪地靴,即使踩雪也不会渗水,穿着真暖和。”

“王爷,这帽子和围巾可暖和多了。”

“是啊,叶姑娘真是神仙,是我们江阳的福星。”

下人们第一次穿上从来没见过的羽绒服雪地靴,干活都兴奋得不得了。

北宫渊手里一直抱着羽绒服,的确很暖。

叶向晚的雪人堆好了。

“王爷,你看,我这雪人堆得漂亮不?”

她兴奋地拉着他的袖子,玩了半天雪,手和脸都透着红,阳光透下,灵动可爱。

“好看。”北宫渊说了两个字,不是指雪人。

叶向晚并没注意,以为他说的是雪人:“好看吧,等这雪冻成冰,我要是会冰雕,那雕出来的就更好看了。”

这时,清夜回来,禀报分发物资的情况。

“王爷,物资都发完了,官差们的东西也都给他们了,百姓们学得很快,烧煤要注意什么也都和百姓交代了,有的百姓当时就生火烧煤,那蜂窝煤比柴好用,比木炭还耐烧呢。”

今年冬天,百姓们家家户户屋里都暖暖的。

有了物资,不受冻,百姓们有了新奔头。

直到下午,雪终于停了,有阳光慢慢地照了下来。

百姓们按照教给他们的东西,家家户户都去地里准备扣大棚,想着在大棚里能种出菜,这个冬天他们就有菜吃了。

这时,清夜接着禀报:“王爷,有几户人家房子塌了,人都没事,都暂且安置到临时住所去了。还有两户人家没人,就把物资留在衙门里了,等那两户人家回来让他们自己领。”

清夜不知道,那两户人家就是王年和李七,两人几次进不了别苑,怕赵万泉饶不了他们,便偷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