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 第229章 轻轻松松就能当万元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轻轻松松就能当万元户!

自由市场?

李大皱着眉头,感觉好像明白了廖永明的意思,却又好像没明白。

“永明,你说的这个自由市场,与供销社还有百货大楼有什么区别?”

区别?

区别可大了。

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卖的商品,那几乎都是国营工厂的产品。

最简单直接的解释就是,供销社与百货大楼卖的东西只与消费者有关,除此之外跟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普通百姓想通过供销社和百货大楼挣钱,几乎就不可能。

但如果普通百姓来自由市场,那就不一样了。

不仅消费者的选择能更多,普通百姓只要缴纳了摊位费,那他就能有个合法的地方摆摊,就能用此挣钱。

“在自由市场摆摊、挣钱?

我怎么听着……像是黑市呢?”

“这怎么会是黑市呢?!

那能一样吗?!

黑市那地方,不管卖东西的还是买东西的,都得偷偷摸摸的。

一个是因为过去的政\/策,导致黑市这种现象的发生。

另一个是,那种地方的经营场所,并没有在官方进行过登记、报备,所以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场所。

但咱这种就不一样了!

我要是开这么一个市场,肯定得先去工商部门进行申请、登记,必须得他们通过了才行。

只要官方认同了,那咱开的这个自由市场,那就是合法的,就跟黑市不一样。”

好像是这么个理。

但开这样的市场,真的能挣钱吗?

虽说经过申请、注册和登记,开这个市场算是合理合法的。

但李大觉得,似乎好像这种自由市场的盈利模式,却与黑市没什么不同。

都是不管你挣不挣钱,都得根据你卖的东西的价值,先交一笔入门费。

只靠这个,真能挣钱?

据李大的了解,黑市挣的可不仅仅是这笔入门费。

黑市之所以叫黑市,那肯定是有见不得人的手段,而这才是他们最大头的收入来源。

如果只靠收入门费,黑市那帮人怎么可能挣到那么多。

“这不一样!

黑市才能有多大,每天才能有多少客流量?

我要开的这个自由市场,首先位置必须得好,必须能吸引来更多的人\/流。

除此之外,市场的面积也不能小,再加上至少都得有三四层楼高。

这就意味着,我这楼里能同时存在的摆摊的商户也就更多了。

以后在我这里,只要是百姓生活中能用到的,那就基本上都能买到。

而且不仅能买到,卖同一类商品的商户也肯定不止一家。

这样一来,在我这卖货的商户,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服务质量,亦或是销售价格等各个方面的竞争力,都不是百货大楼可比的!”

廖永明在设想这些的时候,竟然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那是相当的自信。

可对于廖永明的种种设想,李大目前还无法感同身受。

他的思维还维持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实在是不理解这样真的比开旅店、开工厂这种实打实干事的能更赚钱吗?

“我这么给你解释吧。

就跟咱们在路边看到的摊子一样。

其实大多数人需要的地儿并不大。

所以,等咱找到地方开这个自由市场时。

哪怕地方只有咱旅店那么大,然后咱再合理划分一下区域。

外围开一圈店,中间还可以开几圈店……”

廖永明说着突然停下脚步,干脆捡了根树枝,直接蹲地上给李大画起了示意图。

廖永明这一画,这一圈圈的门店简直就跟迷宫似的,直接给李大看的瞪直了眼。

好家伙,这么一安排,整个空间的利用率瞬间就提升上来了。

“别看这样挤,顾客逛起来显得更热闹,更有逛街的欲望。

你想想,就这一层就能开多少家店面?

这要是有三层、四层,甚至是五层,到时候得有多少人来咱这摆摊?

咱不说多了,假设一共就一千人在咱这租铺面。

咱一个月哪怕就只收他个两块钱,那一个月下来,咱几乎啥都没干,是不是就有2000块钱的收入?

一年下来呢?

是不是就有两万四千块钱了?”

这……

廖永明仅仅这一笔账,就已经惊得李大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如果这生意真能像廖永明说的,这么容易的话……

那这钱未免也太容易挣了吧?

就这么简单,一年就能出个万元户?

而廖永明盯着他在地上划拉出来的市场布局图,脑子里又蹦出一个想法。

除了要收摊位的租金之外,好像还可以再收一笔卫生管理费?

好像未来的市场,是有这么一笔费用的吧?

除了摊位租金和卫生管理费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增加营收的方式?

廖永明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

但不着急,反正这件事目前也只是个雏形。

想要真正干起来,估计还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考虑了。

而这方面,也正是他需要大姐夫来帮忙的地方。

但至少目前为止,廖永明觉得这个生意想法,绝对比其他生意要好的多。

别的一点点完善吧。

廖永明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在A市市区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开这个自由市场。

好像叫自由市场也不大对味儿?

管他呢!

先找到地方,名儿这事儿就更不用着急了。

只要能合理合法的赚钱,叫啥名儿不行啊!

“走,李大。

咱再把市区逛一圈,看看有没有现成的合适的地方,给咱开这个市场的。”

1983年的A市能有多大,再加上廖永明与李大早就逛过一圈了,对市区里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时有目的的再逛一圈,速度比之前可是快了不少。

但逛来逛去,廖永明根本就找不到现成的楼,能给他简单修整修整,就能直接拿来开市场做生意的。

这可麻烦了!

看来想捡现成的是不可能了,想要开这个市场,廖永明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是买块地,然后自己盖!

那他应该把市场盖哪呢?

如今最繁华的地方,肯定没有空地让廖永明买来盖楼了。

可能买的地方,却又相对来说要远离那些繁华的地方。

这事儿闹的!

他想开这么个市场,咋就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