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回去之后,其他人各自返回驻地,开始厉兵秣马,积极筹备对抗曹操的事宜。
张羽回到城中,一面安抚军心,一面着手整顿内政,力求在战争来临前,使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为前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他亲自视察农田水利,督促农事,确保粮草充足;又下令修缮城防工事,加固城墙,储备各类守城器械。
关羽在公安亦是日夜操劳,他将步军重新编排训练,提升水军的作战能力,使其能在长江水域发挥最大的威慑力。同时,他还加强了公安到荆州周边的情报网络,密切关注曹操与孙权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
此时,曹操在许昌得知曹仁、曹洪战死的噩耗,怒发冲冠,当即召集满朝文武,商讨复仇之策。
荀彧进谏道:“主公,关羽单兵能力太强,张羽势力不容小觑。如今切不可贸然兴兵,可先派人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议,许以重利,令其出兵牵制关羽后方,如此我军便可寻机而动。”
曹操沉思良久,觉得此计可行,遂派使者前往江东。
孙权接到曹操的书信,召集周瑜、鲁肃等一干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周瑜冷笑一声:“曹操此计,不过是想让我江东为他火中取栗。但荆州之地,我江东觊觎已久,若能借此机会有所斩获,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鲁肃则忧心忡忡地说:“大都督,关羽乃当世猛将,且与张羽互为犄角。我军若贸然出兵,恐引火烧身,还需从长计议。”
孙权一时犹豫不决,权衡利弊之下,决定先按兵不动,观察局势变化。
而张羽和关羽这边,也察觉到了曹操与孙权之间的暗流涌动。张羽与麾下谋士陈宫、李儒商议:“曹操定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又试图拉拢孙权,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陈宫建议道:“主公可派使者前往益州,与刘璋商议联盟之事。刘璋素有仁德之名,且麾下人才济济,若能与他联手,共同对抗曹操,大事可成。”
张羽不以为然,但还是当即修书一封,选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益州。
使者抵达益州后,刘璋看罢书信,与法正、张松等商议。法正轻抚羽扇,微笑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如今张羽有意联盟,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可借此机会,出兵北伐,与他们形成呼应之势,共图大业。”
刘璋点头赞同,决定派遣张任率领一万精兵,前往支援张羽。
张任抵达关羽驻地后,关羽亲自出城相迎。二人相见,想起张飞,皆是感慨万千。张任表示:“关将军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助你完成大业,为翼德报仇雪恨。”
关羽紧紧握住张任的手,激动地说:“张将军能来,实乃我军之幸。有你相助,何愁曹操不灭!”
张任与关羽一番交谈后,便迅速投身于军事部署之中。关羽将曹操的荆州的详细军事分布地图展开,与张任一同探讨如何利用地形优势抵御曹操可能的进攻。
张任凭借在益州的作战经验,指出公安周边几处易被忽视的战略要地,建议在此设下伏兵,以防曹军迂回突袭。关羽深以为然,当即调派得力将领前往布防。
与此同时,张羽在徐州也收到了张任抵达公安的消息,心中稍安。他继续在治内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鼓励商业发展,开设集市,促进物资流通,为战争储备更多的财富。
并且,张羽还亲自挑选军中精锐,组建了一支特殊的侦察部队,命他们乔装打扮,深入曹操领地,刺探曹军的兵力调动、粮草囤积等关键情报。
曹操派出的使者抵达江东后,孙权依旧举棋不定。周瑜见状,决定私下派人秘密联络关羽,试图探清关羽的虚实与应对策略。关羽得知周瑜的举动后,与张任商议,决定将计就计,故意示弱,让江东方面觉得关羽在应对曹操时已捉襟见肘。
于是,关羽下令分布在荆州的部分水军佯装撤离长江要道,制造出兵力分散、防线松动的假象。
孙权得到这一情报后,内心的天平开始向出兵倾斜。周瑜趁机进言:“主公,此时关羽自顾不暇,正是我江东夺取关羽公安和曹操荆州的好时机。
曹操许诺的土地虽不可轻信,但荆州近在咫尺,若能收入囊中,我江东实力必将大增。”
孙权终于下定决心,命周瑜为大都督,鲁肃为参军,率领三万江东水师,溯江而上,直逼荆州。
张羽这边,派出的侦察部队传来急报,曹操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正兵分三路向荆州进发。
其中一路由于禁率领,直逼公安正面防线;一路由车胄统领,绕道荆州侧翼,企图切断公安,长沙与张羽势力的联系;还有一路由曹休带领,作为后援,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张羽立刻飞鸽传书,将这一重要情报告知关羽。
关羽得知曹军动向,与张任紧急商议对策。此时,江东的周瑜大军也已逼近荆州。
关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严峻局势,他神色凝重,却毫无惧色,对张任说道:“张将军,如今敌众我寡,又有江东觊觎在后,但我等身负为张飞报仇与守护天下百姓之重任,定要破此危局!”
张任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关将军放心,我益州将士愿与公安军民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