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党的背叛(民数记16章)对教会中的“平等主义”争议有何教训?
在人类信仰的历史长河中,宗教经典中的故事宛如璀璨星辰,每一则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无尽的启示。《民数记》第16章所记载的可拉党背叛事件,便是这样一段意义非凡且发人深省的故事。它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属灵世界的诸多真理,不仅深刻揭示了属灵权柄的重要性,更为现代教会中有关“平等主义”的争议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训,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信仰、权柄与平等之间的微妙关系。
可拉党的叛乱:背景与事件概要
背景
以色列民在旷野中艰难漂泊,刚刚经历了十探子事件(民13 - 14章)。那次事件中,由于探子们的负面报告,民众信心崩溃,导致整代人被判定不得进入应许之地(民14:28 - 35)。这一沉重的打击让以色列民内心充满了不满与迷茫,而可拉和其他心怀不轨的领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民众的情绪波动,趁机发动了这场叛乱。他们试图利用民众的不满,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给本就动荡不安的以色列民带来了更大的危机。
叛乱的核心问题
可拉、大坍和亚比兰带领着250位以色列会众领袖,公然站出来反对摩西和亚伦,他们言辞激烈地提出控诉:“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都是圣洁的,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民16:3)。
- 控诉的核心:他们的话语看似是为了全体以色列民众的权益发声,强调全会众在圣洁地位上的平等,进而质疑摩西和亚伦的领导权。他们认为摩西和亚伦凭借权势凌驾于众人之上,却忽视了全体以色列人都拥有与神相交的平等权利。
- 根本动机:然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可拉党并非真正为了全会众的利益着想。他们的内心被嫉妒和野心所充斥,真正的目的是争夺属灵权柄,尤其是垂涎亚伦的祭司职分(民16:10)。他们企图通过推翻现有的领导秩序,满足自己对权力的贪婪欲望。
上帝的审判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叛乱,摩西深知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纷争,更是对上帝所设立秩序的公然挑战。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呼求神以超自然的方式来判断谁才是真正被上帝拣选的领袖。上帝的回应迅速而威严,地突然裂开,无情地吞灭了可拉、大坍和亚比兰及其家人,熊熊大火从耶和华那里喷薄而出,瞬间烧灭了250名参与叛乱、献香的领袖(民16:31 - 35)。这场震撼人心的审判,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明确表明,上帝亲自拣选并设立了摩西和亚伦的属灵权柄,任何妄图挑战这一权柄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平等主义”争议的核心:可拉党的主张
可拉党的叛乱看似是为了追求“全会众的平等”,但实际上,他们对平等的理解充满了偏差,完全没有领悟上帝设立权柄的深刻意义。
“全会众都是圣洁的”
可拉党引用了上帝在《出埃及记》中对以色列民的庄严应许:“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6)。他们以此为依据,振振有词地主张全体以色列民在神面前具有平等的属灵地位,进而理直气壮地质疑摩西和亚伦的领导权。
- 真理的片面性:不可否认,上帝确实拣选了以色列全会众作为圣洁的子民,这是上帝对他们的特殊眷顾和神圣使命的赋予。然而,可拉党却故意混淆了“在神面前的身份平等”和“神设立职分的不同”这两个关键概念。他们只看到了全体以色列民在属灵身份上的平等,却忽视了上帝在这个群体中根据自己的旨意设立了不同的职分和权柄,这些职分和权柄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管理这个群体,实现上帝的救赎计划。
质疑神所设立的权柄
可拉、大坍和亚比兰毫不留情地指控摩西“擅自专权”,他们试图将摩西的领导权描绘成是人为的、擅自抬高自己的结果,而完全否定了这是上帝神圣拣选的事实。他们的这种质疑,不仅是对摩西个人的冒犯,更是对上帝权威的公然挑战。
隐藏的动机:争夺祭司职分
可拉作为利未支派的一员,本身已经被赋予了圣工的职责(民16:9 - 10),但他却被贪婪和野心蒙蔽了双眼,不满足于现有的职责,一心想要争夺亚伦的祭司职分。他的这种不满并非源于对全会众利益的关切,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嫉妒和骄傲。他看到亚伦拥有更高的权柄和地位,便心生嫉妒,妄图取而代之,这种自私的动机最终导致了他的背叛和毁灭。
可拉党的叛乱对教会“平等主义”争议的教训
圣经中“平等”的正确理解
- 真理:圣经明确教导我们,所有信徒在基督里是平等的。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清晰地阐述:“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这深刻地表明,在救恩的层面上,每一个信徒都平等地享有上帝的爱和救赎,在属灵身份上,大家都同为神的儿女,没有任何区别。
- 属灵教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平等的属灵身份并不意味着否定神设立不同职分和权柄的事实。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所形象地比喻:“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林前12:14, 18)。在教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恩赐和职分,就如同身体的各个肢体,虽然功能不同,但都是不可或缺的。牧师、长老、执事等不同的职分,都是出于神的精心安排和旨意,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共同为了教会的发展和信徒的成长而努力。可拉党的错误就在于,他们片面地强调平等,却忽略了神的主权和他所设立的神圣秩序,试图以“平等”为幌子,推翻神所建立的属灵架构。
嫉妒与骄傲是伪装平等主义的根源
- 真理:可拉党表面上慷慨激昂地为全体会众的“平等”呐喊助威,但深入剖析他们的内心动机,就会发现嫉妒和骄傲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们嫉妒摩西和亚伦的权柄,渴望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于是便打着“平等”的旗号,妄图实现自己的私欲。雅各书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那里有嫉妒纷争,就在那里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嫉妒和骄傲就像两颗毒瘤,一旦在人心中滋生,就会引发无尽的纷争和混乱,破坏教会的和谐与团结。
- 属灵教训:在教会中,类似的“平等主义”争议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属灵问题。有些人不满足于神所赐的恩赐和位置,总是觊觎他人的职分,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夺取权力。他们忘记了属灵领袖的权柄是神亲自赋予的,而非自己可以随意争取的(罗13:1 - 2)。真正的谦卑和顺服,是要我们承认神的主权,全心全意地忠心于神所托付的事工,而不是因为嫉妒他人的位置,就盲目地挑起纷争。我们应当以谦卑的心对待自己的恩赐和职责,尊重他人的权柄和付出,共同为神的国度努力。
属灵权柄的设立出于神,而非人
- 真理:可拉党的叛乱直接冲击了摩西和亚伦的权柄,但经文反复强调,他们的职分是神亲自拣选的结果。摩西在面对叛乱时,坚定地回应说:“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谁是圣洁的”(民16:5)。最终,上帝以令人震撼的超自然方式,亲自审判了可拉党,彰显了摩西和亚伦权柄的神圣性(民16:31 - 35)。这清楚地表明,属灵权柄的源头是神,只有神才有资格设立和赋予权柄。
- 属灵教训:在教会中,属灵权柄的设立同样遵循着神的旨意,而非人的意愿。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中详细教导,牧师和长老的职分是出于神的神圣呼召,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属灵考验(提前3:1 - 7)。这些属灵领袖肩负着引导信徒、管理教会的重任,他们的权柄是神赋予的,具有神圣的权威性。教会中的“平等主义”若盲目地否定神所设立的权柄,必然会导致教会陷入混乱和分裂,破坏信徒之间的团结和信仰的传承。因此,信徒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尊重神所设立的属灵领袖,以祷告和顺服的态度支持他们的工作,共同推动教会的健康发展。
悖逆神的秩序会带来严重后果
- 真理:可拉党因悖逆神的权柄,遭受了极其严厉的审判。大地裂开,吞噬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250名参与叛乱的领袖被大火烧灭(民16:31 - 35)。这场可怕的灾难,不仅是神对悖逆行为的愤怒表达,更是对所有以色列民的严厉警告,告诫他们不要重蹈可拉党的覆辙(民16:40)。
- 属灵教训:在教会中,悖逆属灵权柄同样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它会破坏教会的和谐与稳定,导致群体的分裂和信仰的动摇,严重损害教会的属灵健康。同时,悖逆属灵权柄本质上就是悖逆神的权柄,必然会引发神的管教和惩罚(罗13:2)。信徒应当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尊重神所设立的秩序,避免因私欲或不满而陷入可拉党的罪中。我们要明白,只有顺服神的秩序,才能在教会中获得真正的平安和祝福,实现神对我们的美好计划。
真正的平等体现在顺服与服侍中
- 真理:耶稣以自己的言行教导门徒,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争权夺利,而在于谦卑地服侍他人。他明确地说:“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太20:26)。可拉党试图通过争夺权柄来实现所谓的“平等”,却完全背离了神国度中的平等理念。在神的眼中,平等是以服侍他人和顺服神为坚实基础的,只有在谦卑的服侍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平等的价值。
- 属灵教训:在教会中,信徒应当追求的是彼此服侍和同心合意,而不是盲目地争夺地位或权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教导我们:“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林前13:4)。只有当我们心中充满爱,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和服侍时,才能真正彰显基督的平等精神。我们要放下自己的骄傲和私欲,以基督为榜样,在顺服神的过程中,彼此关爱、相互扶持,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教会大家庭。
结论
可拉党的叛乱,看似是一场为了“平等”而发起的抗争,实则是对神权柄的公然悖逆。这段古老的经文犹如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诸多重要的真理:平等的属灵身份绝不否定神设立的职分和权柄,教会中的各种职分和恩赐虽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共同建造基督的身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嫉妒和骄傲常常会打着“平等主义”的幌子挑起纷争,而真正的平等体现在我们对神的顺服以及对他人的服侍之中;悖逆神的秩序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谦卑顺服则能引领我们走向属灵的合一与祝福。
在现代教会中,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深刻领悟神的旨意,尊重神所设立的权柄,同时以谦卑的态度彼此服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使神的国度在我们中间更加充分地彰显他的荣耀,让教会成为一个充满爱、和谐与真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