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争吵一直持续到下朝,镇国大将军又去军营巡查了一圈,才返回自己在城中的府邸。
一路上,他满脸的志得意满。
以往都是文官和武将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武将们嘴笨,很少能在言辞上胜过文官没想到今天竟能看到文官阵营起了内讧。
不过,那林如海身为文官,自然不懂军营之事。
女子若进入军营当了将军,扰乱了军营风气,自己找谁去说理?
如今的军营,可是他多年来辛辛苦苦整顿出来的,好不容易没了太上皇在位时的乱象,他可不想老伙计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那些儒生,他向来瞧不上,只觉得他们古板迂腐,没想到今天倒是给他们帮了个忙。
镇国大将军高高兴兴地回到府中,刚到府门口,就察觉到一丝异样。
自从把发妻、嫡长女和母亲接来后,府上一向充满烟火气与人气,让他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只有在母亲和发妻身边,他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馨。
平日里,他每天晚上不管在军营待多晚,都会回府看望这三个他此生最亏欠的女人。
以往,即便三人来了京城,依旧保持着在乡下的习惯,再晚都会等他回来,和他说上几句话。
他到府门口,也总能看到府内亮着光。
镇国大将军夫人在她不忙时,多数时候就算自己不来,也会派小婢女在府门口等他。
女儿更是每日缠着他,问一些军营里的事情。
除了女儿的婚事让他操心,这样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可没想到,今儿刚到府门口,就发现府中一片漆黑,零零散散的亮,却是小厮手中的灯笼。
看门的小厮见他进来,脸色不太对劲,唯唯诺诺地说:“大将军,您回来了。”
镇国大将军看着府里暗淡的景象,从看门小厮手中接过一盏灯笼后进了府。
他四下张望,心想:今天是怎么了?自己心情好,回来得也不算晚,以往比这更晚的时候都有。
往常夫人的婢女或者女儿听到他回来,都会开开心心地出来迎接。
今天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进府后不死心的又四处看了看,果然没见到夫人、小姐以及她们身边的人。
“夫人今天没派人来吗?还有这府中怎么如此昏暗?”
小厮低着头,想起府中几位女主子的吩咐,有些怯懦地回道。
“回大将军的话,今儿夫人和小姐没派人来。”
镇国大将军将所有事情回忆了一遍,心想:不对呀,这两日自己也没惹她们母女三人不高兴啊。
算了,他摇了摇头,没有多想,觉得可能只是今天夫人和女儿累了。
他摆了摆手,接过小厮手中的灯笼,朝将军夫人的院子走去。
这伺候的哪儿有自己的亲人用心,他自己去看看夫人和女儿吧。
镇国大将军提着灯笼,一路上耳边仿佛还能听见女儿往日欢快的笑声。
此刻的寂静让他心里莫名发慌,他不禁反省起自己这两日的行为。
刚走到院门口,便看见房门紧闭。
往常这个时候,屋里总会透出温暖的烛火,此刻却是漆黑一片。
他抬手叩了叩院门,大声唤道:“夫人,我回来了。”
叩了许久,才有一个小丫鬟匆匆跑来打开院门。小丫鬟看了大将军一眼,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
“大将军回来了,夫人没在院里。”
镇国大将军皱了皱眉。
“没在院里,那去哪儿了?”
小丫鬟抬手指向老夫人的院子。
“不知为何,今天将军夫人和大小姐心情似乎不太好,早些时候去老夫人那儿说话了,现在还没回来。”
“心情不好,可是谁惹她们不开心了?”
“你们怎么伺候的,一院子的人也能让主子受委屈?”
小丫鬟得了吩咐,没有说出长公主今日上门拜访之事,只是摇了摇头说。
“奴婢也不知情。”
镇国大将军看了看夫人黑漆漆的院子,在这儿扑了个空,便抬步前往老夫人的院子寻找将军夫人和他的独女。
到了老夫人院门口,里面有了些光亮。
镇国大将军心中稍安,想着人没事就好,估计真是哪个不长眼的谁惹她们不高兴了。
该打!
他加快脚步,几步便来到老夫人的院门前。
院子里的奴婢看到他来,大声行礼:“大将军,您回来了。”
镇国大将军心中担忧亲人,抬了抬手示意免礼,便快步往里走去。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隐约传来哭声和老夫人的叹息声,他心头一紧,听声音像是夫人在哭。
他自己发妻有多坚强,他是知道的,能把她惹哭,得受多大委屈啊!
他顾不上许多,直接推开门。
屋内,老夫人坐在主位上,一脸愁容。
旁边的将军夫人双眼红肿,显然是刚哭了许久。女儿趴在母亲身边,面色也不太好
。三人见大将军进来,一时间都愣住了。随后,老夫人将怀里的将军夫人和嫡长女搂得更紧,冷哼一声。
“你还知道回来。”
说完便不再看他。
镇国大将军焦急又疑惑。
难道真的是自己惹母亲、夫人和女儿不开心了?
没有啊。
他对这三人一直心怀愧疚,平日里虽不至于言听计从,但也是尊敬疼爱。
母亲慈爱,女儿孝顺,夫人也体贴,一家人一直和和美美,这样的生活多好啊,他怎么可能惹她们生气呢?
镇国大将军听了母亲的话,直接愣住。
“我?母亲,我怎么了?”
说完,快步走到将军夫人身边,拉了拉她的手。
“夫人,这是受了什么委屈?跟我说说,我替你报仇。”
将军夫人看了一眼被他握住的手,差点忍不住出戏。
她本就不擅长演戏,今儿这一出还是和老夫人、女儿排练了许久才勉强蒙混过关。
为了女儿的将来,她狠了狠心,把手抽了回去,转过身,背对着大将军,用帕子擦着眼泪,泪水又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