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
徐和闻言疑惑。
“今夜。”
王猛点点头,“陕县北临大河,南临崤山,如今孙将军在东,我军在西。”
“若是明日我军兵临城下,以兵力优势将陕县团团围住,则陕县守军尽为瓮中之鳖也。”
“我若是张济,一定会趁今夜我军未到之时,趁夜突围。”
徐和想了想,认可了王猛的想法,随后又问道:“为何是在北岸设伏?陕县南边不远便是崤山,张济只需逃进山里就能安全。”
“陕县的北边是大河,他又没有渡船,如何过河?”
“他可令士卒拆除百姓家的门板房屋,扎成木筏。”
王猛解释道:“崤山虽近,但从县城到山中却是一马平川。”
“我军有骑兵优势,若是孙将军得到消息,遣骑兵出击,则从县城到山中的这十余里地,便是他张济的葬身之处!”
“再者说了,就算张济逃进山中,没有粮草补给,他们又能坚持几日?”
“相反,北岸不远便是大阳城,又有吴山作为依凭,进退皆有余地。”
王猛想了想,又补充道:“就算猛料错了也不要紧,再让子龙将军撤回来便是,反正陕县一下,进军的通道打开,能不能擒获张济,也不是那么重要。”
徐和看着王猛,动了动鼻子。
不愧是少将军亲自调教出来的人,这味道简直一毛一样。
“那便依你所言。”
徐和唤过一个士卒,“去请赵将军前来。”
那就试试呗。
反正拿下陕县的难度并不大,左右都不亏。
若是能将张济斩杀或是擒获,那也是大功一件!
少顷,赵云前来。
徐和给了他一千兵马,让他渡河前往北岸埋伏。
王猛又进言让徐和警惕一些,以防张济大军出其不意,从弘农这边跑。
这本就是正常操作,徐和一一接纳了他的建议。
......
“今夜就走?会不会太急了一点?”
董越听到张绣的话,有些意外。
他这边可一点准备都没有呢。
“现在不急,明日我等就不用急了。”
张绣叹了口气,“十万联军围陕县,我们往哪跑?”
张济想了想,也赞同了张绣的意见。
反正这几日他的家兵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至于董越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关他什么事?
他们只是单纯的同事关系而已。
生死存亡之际,又有谁会在乎同事的死活?
董越想了想,也赞同了张绣的想法。
随后三人便开始商议突围事宜。
夜幕降临。
陕县南门悄然打开,一支董兵不打火把,悄咪咪的摸了出来。
“快!快!”
一些将校、曲侯之类的军官站在队伍两侧,不断低声催促。
“往南跑,跑快点!只要跑进山里,就能活命!”
董兵发足狂奔。
谁都不想死。
夜晚的视线虽然不好,这支董兵也没有打火把。
但数千人一齐奔跑的动静,在寂静的夜晚中很快就引来了孙坚的斥候。
斥候发现守军想趁夜逃跑,连忙回到营中向孙坚报告。
“哈哈!张济死期至矣!”
孙坚闻言从床上蹦了起来,麻溜的系好自己标志性的红头巾。
“快告诉左将军,张济要跑!让他领骑兵随我出击!”
联军之中有三支骑兵。
孙坚嫌弃乌桓突骑是胡人,不愿意用。
黄巾旧部,张新不给他用。
因此他能用的,只有那些投降的西凉骑兵。
原本这支西凉骑兵,张新是打算留给赵云来带的,算是给他在雒阳留守的补偿,和救出张平的奖励。
但王猛献计,让牛丰集结起了万余大军,为了有人能够指挥白波黄巾,张新便把赵云也带过去了。
至于西凉骑兵,则暂时交予左豹统帅。
左豹收到孙坚的消息,立刻集结了两千西凉骑兵。
孙坚穿好甲胄,腰佩古锭刀,手持长矛,大手一挥。
“出发!”
两千骑兵手持火把快速出营,朝着仓惶逃窜的张济军杀去。
大地震颤。
张济军一见到联军骑兵,瞬间大喊一声,四散奔逃。
“哈哈哈哈哈......杀!”
孙坚一马当先,哈哈大笑,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好不痛快。
他本就喜欢这种在生死之间厮杀的快感。
先前是攻城战,危险程度极高。
在公仇称、吴景、黄盖等人的劝谏下,他只能强行按下心中躁动,老老实实的待在指挥的位置上。
现在这种追击败军,犹如收玉米一般的战斗,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得亲自上阵!
一时间,旷野之中杀声震天。
“打起来了!”
陕县北门,张绣听着南边隐隐传来的喊杀声,大喜过望。
“孙坚中计矣!”
张绣连忙对张济说道:“叔父,我军赶紧过河吧!”
“好!”
张济点点头,大声喊道:“开城门!”
北门缓缓打开。
“伯鸾。”
张济回头看着张绣,郑重道:“务必要照顾好你婶婶!”
“叔父放心。”张绣点头。
张济一指城外。
“出发!”
张济、董越亲自领兵千余,携带临时扎好的木筏,打着火把率先渡河。
陕县的对面,就是河东郡的大阳县,二县划河而治。
两县之所以离得这么近,便是因为这段黄河上有一个非常着名的渡口。
茅津渡。
茅津渡的水流平缓,极为适合渡河,是两县百姓平日里交流的重要通道。
即使是简陋的木筏,也可以安全渡过黄河。
张济先行,张绣护着婶婶邹氏后行。
“主公!”
城南的战场上,一骑疾驰而来,找到孙坚。
“何事啊?”孙坚十分不满的问道。
他砍人正砍的过瘾呢。
“陕县北门忽然出现许多火把。”
斥候疾声道:“小人远远看了看,有董兵在过河!”
“什么?”
孙坚闻言瞪大了眼睛。
“不好,中计了!张济一定在北门那支董兵里!”
思及此处,孙坚连忙令人传令。
“速去北门!速去北门!”
等到孙坚好不容易收拢好四散冲锋的骑兵,再赶到茅津渡之时,董兵已经全部过河。
“孙文台,后会有期了!”
张绣站在岸边哈哈大笑。
“他娘的!”孙坚气得破口大骂。
他越骂,对岸的张绣笑的就越大声。
正在此时,一道犹如炸雷般的声音响起。
“常山赵子龙在此!贼将还不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