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贞的一再推辞,卓瑜只能暂时作罢。
杨景川送卓瑜从客房的院子出来,看到一路上都是御林军,命令道:「你们出去。」
御林军看了一眼卓瑜,卓瑜点头示意他们先出去等,御林军才鱼贯而出。
等人都撤了,杨景川才冷着脸问卓瑜:「她要走,你欲如何?」
杨景川了解卓瑜,生怕她要玩「得不到就毁掉」这一套,所以问问她的打算,好早作准备。
他猜得并没有错,卓瑜确实打定主意不留便杀——若是姜贞这样的人才不能留在盛国,那她也不能便宜了夏国,宁愿毁掉姜贞,也不要姜贞将来成为儿子的敌人。
但是卓瑜并不想将这个打算告诉杨景川,因为早在他将昏迷的姜贞从太医院带回杨府那日,卓瑜便知道杨景川对姜贞的心思不纯。
卓瑜调侃地笑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能娶了她留下来?」
这话一出,杨景川便明白卓瑜已经知道他的那些小心思了,可是他一点也不在意。
让卓瑜知道他杨景川有喜欢的女人最好,免得以后她还要纠缠不清。
「怎么?你能赐婚?」杨景川分明是希望卓瑜赐婚。
卓瑜浅笑——平日看都不看她一眼的杨景川想娶别的女人。
不过她可不是无脑的妒妇,杨景川若是将打发女人的那套招术用在她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卓瑜扯了扯嘴角:「哀家可不敢乱点鸳鸯谱。顾翦之也是哀家的臣子,哀家也要顾及他的面子。不然你去问问十一,她愿意嫁谁,哀家就给谁赐婚。」
说完,卓瑜笑着离开,留下一脸阴郁的杨景川。
真解气啊!老天果然公平!她卓瑜得不到的男人,也得不到喜欢的女人。
杨景川回到客房,姜贞正靠在床头小憩。
他叫来管家,吩咐下人去准备容易消化的吃食,一会儿功夫,一桌丰盛的汤食便抬到姜贞面前。
杨景川喂她喝着小米粥继续唠叨:「你这几日一直昏着,都没怎么吃东西。等你恢复些,我带你去小时候你最喜爱的池塘。」
姜贞停下来,狐疑地看他:「小时候?」
杨景川又舀了一勺喂她嘴里,笑道:「你两岁的时候来过我家,我抱着你到处玩,到了西院的小池塘,你不肯走,指着一条鲤鱼非要我做给你吃,你忘了么?」
他回忆得那样开心,可惜姜贞完全不记得。
杨景川笑笑:「你自然是不记得了。我父母若还在,十年前就应该去你家提亲了。」
姜贞一脸震惊。
杨景川继续解释:「我本来以为杨家被抄家后,姜家会安排你嫁给别人。直到言大人最后一次来京城,我才知道你是姜大人的女儿瑶真。说了你可能不信,你我从小就有婚约。」
姜贞没想到一醒来就听见这么匪夷所思的消息。
她盯着杨景川的眼睛,确定他没有撒谎,心里想的却是:这么遥远的旧事,应该不着数吧?
想起第一次见到杨景川,是他在当范凌赟的时候,正和黎三小姐行云雨之事,即便杨景川的风流是伪装的,但是他实实在在霍霍了不少良家妇女。
姜贞对他完全没有非分之想,从他手上拿走小米粥的碗自己吃:「我自己来吧。」
她想划清界线的意图这么明显,杨景川不用追问也明白姜贞的意思。
他自嘲地笑笑,也不拐弯抹角了:「刚才你一再拒绝卓瑜,她一定不会放你离开。嫁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被她干掉。如何?」
姜贞当没听到,继续喝小米粥,她并不惧怕卓瑜不放她走,她还有十万盛军俘虏在北凉,可以作为和卓瑜谈判的筹码。
杨景川又坐近了些:「我现在手里有七十万大军,好歹也是个护国将军,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南方又有不少生意,也算得上家财万贯;长得也一表人才。嫁给我做正室夫人,家里钱财都交你打理,而且保证不纳妾,如何?」
姜贞喝完粥,将空碗放好,有了些力气,又抬起小桌上的鱼汤开始喝起来。
什么正室不正室的,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吃好喝好睡好,快些养好伤,早些离开盛国。
杨景川见她一心干饭,完全不回答他的问题,知趣地等在一旁,等姜贞吃饱喝足,仍然盯着她等回答。
姜贞豪气地吃完所有饭食,用桌上的手绢擦完嘴,喝了一口茶,终于可以和杨景川说话了:「你还记不记得在山洞里时,你问过我将来想做什么?」
杨景川答道:「记得。」
姜贞抬眼,认真答道:「我想带顾翦之去山里隐居。」
杨景川气笑了,眼泪都差点气出来:「他用弓弩射杀你,你差点死了!都已经这样了,你还要他?」
她脑子怕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一阵风将窗户吹开,姜贞感到凉风扑面,她微微垂眼,像是自言自语:「是啊,可惜我与他始终不是同路,不得善果。」
她又再次抬眼,认真地对杨景川道:「与你也不是同路。」
杨景川正在思考她这话的含意,姜贞继续道:「你既然做了盛国的护国将军,就好好做下去。望有生之年,再无战争。」
她真心希望杨景川和卓瑜能遵守言大人在世时的教诲,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杨景川不解:「你真要回夏国继续做嬷嬷?」
姜贞摇头:「我比较喜欢容城。」
——————
顾翦之被杨景川赶出杨府后,便收到吕公公送来的太后懿旨,任命他为宰相。
至此,这朝堂之上,一文一武最大的两个官,便是他与杨景川了。
虽说加官进爵,顾翦之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一直让程浅和江二在杨府附近转悠,打听姜贞的消息。
可是杨府的人,嘴像上了锁一样,一点消息也套不出来。顾翦之登门拜访,也被拒之门外。
次日上朝,太后将他招进宫里密谈了两个时辰,随后秘密将京城外西边的驻军营一万人马的军符交给他。
三日之后,顾翦之正准备上朝,江二气喘吁吁地跑回府:「大人,姜姑娘出门,往西走了。」
顾翦之当机立断,转头吩咐旁边的余师爷,「帮我去宫里告个假。」说罢,他便骑马向西城门追去。
余师爷领命,赶车到宫里,只见百官在议事殿外等开门,吕冼公公走到门前宣布:「今日太后身体抱恙,各位大人有奏折的,可交予杂家转呈太后。」
「奇怪,怎么连太后也告假了?」余师爷觉得有些不妙,回顾府叫上江二和程浅一起去西城门找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