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中国是东方的罗马,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在东方的地位,正如西方罗马那般。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古老的文明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国坚韧意志的象征,恰似罗马那宏伟的竞技场,承载着岁月的辉煌与记忆。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辈出。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书写着壮丽的篇章,就像罗马的凯撒、屋大维等人物,以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推动着国家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博大精深之处令人惊叹不已。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一直倡导着仁爱和礼仪,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规范着社会的秩序。
而在西方,罗马的法律体系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严谨和公正,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不仅如此,中国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更是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然而,本期要盘点的人物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遥远的罗马。他就是那位被人们称为“暴君”的尼禄。
金榜上的这一段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西方罗马的地位,让历朝历代的人们对罗马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
“什么?竟然拿我华夏和这蛮夷之地相比?”有些文人听闻此言,顿时怒不可遏,他们拍案而起,满脸狐疑地说道,“我倒要看看这罗马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分割线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这位罗马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其一生可谓是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
他的名字,如同他的统治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尼禄的人生旅程始于公元 37 年,他降生于一个充满权力与野心的家庭。他的母亲,小阿格里皮娜,是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的妹妹,一个极具权谋和野心的女人。
而尼禄的父亲则早早离世,这使得小阿格里皮娜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为了实现让尼禄登上皇位的目标,小阿格里皮娜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和决心。她先是嫁给了当时的皇帝克劳狄乌斯,然后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阴谋和手段,成功地让尼禄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公元 54 年,克劳狄乌斯突然离世,关于他的死因,有许多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是小阿格里皮娜下毒所致。
无论真相怎样,年仅 17 岁的尼禄竟然如此顺利地登上了罗马帝国的皇位,从此开启了他那充满争议的统治历程。
在统治初期,尼禄在贤明大臣们的辅佐下,推行了一系列相对温和的政策。他减免了部分赋税,使得百姓们的生活负担有所减轻;
他明令禁止了残忍血腥的角斗士比赛,让罗马社会少了一些暴力和杀戮;他还允许奴隶控告主人的虐待行为,给予了奴隶一定程度的人权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让罗马人民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尼禄能够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带领罗马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时间的流逝,尼禄的本性逐渐暴露无遗。
尼禄为了牢牢掌握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甚至对自己的亲人痛下杀手。他首先将可能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的继兄弟布列塔尼库斯毒害,以绝后患。
接着,在公元 59 年,他竟然派人残忍地谋杀了自己的母亲小阿格里皮娜。这一系列的暴行,让人们对尼禄的残忍和冷酷感到震惊和恐惧。
此后,尼禄开始肆无忌惮地挥霍钱财,沉溺于艺术和娱乐之中。他不仅经常亲自登台表演,参与各种戏剧和歌唱比赛,还花费巨资修建豪华的宫殿和剧院,以供自己享乐。
他的荒淫无度和挥霍无度,使得罗马帝国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持续了六天七夜,罗马城大部分地区被烧毁。
尽管有传言称尼禄是这场大火的纵火者,甚至说他在大火中弹琴作乐,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尼禄竟然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无辜的基督教徒,对他们展开了一场惨无人道的迫害。这些善良的人们,仅仅因为他们的信仰,就被尼禄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遭受了无尽的折磨和苦难。
尼禄对艺术的追求可谓是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他自认为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对诗歌、音乐和戏剧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常常在公共场合登台献艺,全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甚至还强迫他们观看自己的表演。不仅如此,尼禄还热衷于举办各种艺术比赛和节日,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才华。
然而,尼禄的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罗马贵族和民众的认可,相反,他们对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满。
但尼禄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对民众的反对之声充耳不闻,继续我行我素。
尼禄的暴政终于引发了各地的叛乱。公元 68 年,高卢和西班牙的总督不堪忍受尼禄的残暴统治,毅然起兵反抗。
与此同时,罗马军队也纷纷倒戈,不再支持尼禄。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尼禄惊恐万分,只得仓皇逃离罗马城。
最终,当尼禄得知元老院已经宣布他为国家公敌时,他的内心仿佛被一股无法承受的巨大力量撕裂开来。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瞬间陷入了万念俱灰的深渊。
曾经,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财富,但如今,他却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的名字被唾弃,他的形象被妖魔化,他的所作所为被人们视为罪恶的象征。
在绝望的深渊中,尼禄感到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他无法面对人民的愤怒和元老院的审判,更无法承受失去一切的痛苦。
于是,在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他选择了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
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匕首,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心脏。随着鲜血喷涌而出,他的身体逐渐失去了生机,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结束了自己那罪恶而又短暂的一生,年仅 31 岁。
尼禄的统治给罗马帝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暴行和荒淫无度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和动荡之中。
他的苛捐杂税让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他的奢侈浪费让国家财政濒临破产,他的残暴统治让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
“说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金榜盘点完尼禄的一生之后,转而说起来了罗马皇帝的继承规则:
【罗马皇帝继承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
在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阶段,继承规则较为模糊。这一时期以武力和政治影响力为主要决定因素。
例如,尤利乌斯·恺撒并未明确指定传统意义上的继承人,但他收养了屋大维,并在遗嘱中将其立为主要继承人。
屋大维凭借恺撒的威望、自身的政治智慧以及对军队的掌控,最终成为罗马的实际统治者,开启了罗马帝国时代。这种继承方式更多是基于个人权威和政治安排,而非固定规则。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此王朝继承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通常在家族内部选择继承人。
皇帝倾向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血亲,如提比略继承奥古斯都的皇位,是因为他被奥古斯都收为养子,纳入了家族体系。
然而,这种家族继承也存在诸多问题,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皇帝个人的喜好等因素常常影响继承的稳定性。
像卡里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乌斯因偶然的机会被近卫军拥立为帝。
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
弗拉维王朝之后的安敦尼王朝开创了“养子继承制”。皇帝会挑选有才能、品德高尚且具备一定政治经验的人作为养子,将其培养为皇位继承人。
例如,涅尔瓦收养图拉真,图拉真又收养哈德良,哈德良收养安敦尼·庇护,安敦尼·庇护收养马可·奥勒留。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皇位继承人的素质,使得罗马帝国在这一时期迎来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阶段。
后期罗马帝国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军事力量在皇位继承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军队成为左右皇位继承的关键因素,谁能获得军队的支持,谁就有可能登上皇位。
例如,塞维鲁王朝的建立者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就是依靠军队的拥护而称帝。同时,政治阴谋、宫廷政变也频繁发生,许多皇帝在位时间短暂,皇位更迭十分频繁。
此外,蛮族因素也开始影响皇位继承,一些蛮族将领凭借军事力量参与到罗马的政治斗争中,甚至左右皇位的归属。】
宋朝
乾德年间
赵匡胤坐在那雕花座椅上,眉头紧皱,手中的书卷微微颤动。他刚听闻了金榜盘点的罗马继承规则,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五代十国那一幕幕混乱的场景。
那时候,皇帝如同走马灯般更换,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血腥与杀戮充斥着每一寸土地。
如今这罗马的继承规则,什么养子继承、军事夺权,和五代十国的乱象何其相似。他眼角不住地抽抽,心中涌起一阵烦躁。
“这等规则,岂不是要让国家永无宁日?”赵匡胤喃喃自语。他想起自己历经艰辛才建立宋朝,一心想要结束那动荡不安的局面,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可这罗马的情形,仿佛又将他拉回了那噩梦般的时代。
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警惕。“我大宋绝不能重蹈覆辙。”
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随后,他叫来谋士,一同商议如何完善大宋的继承制度,避免出现类似罗马和五代十国的混乱。
烛光摇曳,赵匡胤和谋士们的身影在墙壁上晃动,他们的讨论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这场关于继承制度的探讨,或许将为大宋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明朝
洪武年间
朱元璋坐在那宽敞的宫殿中,面前摊开着关于罗马继承规则的详细记述。他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嘴角不自主地抽了抽。
脑海中浮现出罗马那走马观花般换皇帝的乱象,就好似一幅混乱不堪的画卷在眼前不断展开。
“这与我大明朝的传承规制截然不同啊。”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威严。
他想起了五代十国时期,各方势力纷争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般更换,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
如今看到罗马也是这般情形,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
他起身在殿中缓缓踱步,双手背后,神色凝重。“国不可一日无主,更不可频繁易主。这罗马如此乱象,怎能长治久安?”
朱元璋深知一个稳定的继承制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他心中,大明的传承必须有一套严谨且合理的规则,才能确保江山永固。
于是,他唤来身边的谋士,一同探讨罗马的情况,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大明的继承制度。
他决心要让大明王朝避免陷入如同罗马和五代十国那样的混乱局面,为后世子孙开创一个稳定繁荣的基业。
当然叫谋士来的时候还把此时年纪尚小的朱棣给拎过来,以后要当皇帝让他白嫖奖励的人可不能是个草包。
小朱棣的眼睛里仿佛有无数个小星星在闪烁,他被朱元璋一脚踹出了房门,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飞出去。然后被宫人给接住了,没让他摔在地上。
小朱棣觉得自己好委屈啊,他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然后他像一只受伤的小兔子一样,飞快地跑到了朱标的宫殿里。
一见到朱标,小朱棣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他径直扑进了朱标的怀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哥,爹真的好凶啊!”
朱标看着怀里哭得稀里哗啦的小朱棣,心中充满了怜爱和无奈。他轻轻地拍着小朱棣的背,柔声安慰道:“小四啊,大哥知道你受委屈了。不过,爹他也是为了你好啊。”
小朱棣抽泣着,抬起头看着朱标,泪眼朦胧地说:“可是,大哥,爹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朱标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小四啊,你还小,有些事情你现在还不明白。大哥未来的路一片迷雾,这大明的未来,恐怕得靠你来扛了。”
听到朱标的话,小朱棣的心中一阵悲凉,他紧紧地搂住了朱标,仿佛生怕他会突然消失一样。
小朱棣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但却异常坚定:“大哥,我一定会找到办法救你的!不管有多难,我都不会放弃!”
朱标听着小朱棣的话,心中感到无比温暖。他微笑着看着小朱棣,温柔拍着他的肩头地说道:“好,大哥相信你。大哥会一直在这里等着你,等你找到救我的方法。”
此时,微风轻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兄弟二人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这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微风,让整个场面都充满了脉脉温情。
这一幕,则是深深地印在了小朱棣的心中,成为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每当他想起这一刻,他的梦都会变得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