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以红警踩列强 > 第302章 偷袭炮兵阵地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传我命令,重赏警卫连连长!赏其金条十根!”此刻的李世银,脸上笑开了花,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他心里想着,若真是如此,即便这次没能收复失地,起码韩朝帝国的皇城算是保住了,这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扶桑东京,皇宫大殿之内。明治天皇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紧紧盯着下方弯着腰、低着头,一副恭顺模样的北河圣雄。刚刚,明治天皇收到帝国十万大军在中朝帝国战壤城以北的国安城池战败的消息,这对他而言,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要知道,武装并训练这十万大军所耗费的资金简直是天文数字,对于资源匮乏、财政紧张的扶桑国来说,在没有通过掠夺大量土地和其他国家资源来补充的情况下,这十万大军的折损,无疑是伤筋动骨的沉重打击。

“陆军大臣阁下,这次召集御前会议,就是想让你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说法,为何会惨败至此!”沉默许久的明治天皇,终于打破了大殿内压抑的死寂,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质问。

“好的,陛下。”北河圣雄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经过战后的详细分析以及各方情报的汇总梳理,导致此次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严重低估了华夏军的实际人数。起初我们得到的情报显示,敌人来了6000余人,第二次增援之后大约也是6000余人,满打满算总共才一万余人。基于这个情报,横天一幕派第十师团前去阻击,按理说,一个师团的兵力去阻挡万余人,那是绰绰有余的,胜利应该是手到擒来。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敌人发起进攻时,从他们的营地之中,竟然如潮水般涌出了十几万大军。直至今日,经过各方侦查和间谍的多次反复确认,给出的结论依旧是,那个秦国土匪头子从清国的吉安市进入韩朝帝国时,两支队伍加起来总共确实是一万多人,这与我们之前通过间谍侦查得到的结果一致。但不知为何,在实际战斗中却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偏差。在情报不准确的情况下,第十师团率先与敌人开战,结果被敌人以优势兵力大兵团围攻,最终全军覆没。横天一幕得知此消息后,急忙再次派出一个师团的兵力前往支援,可同样难逃被全歼的厄运。等到横天一幕知晓敌人有十几万人时,已然为时已晚,援军也被重重包围,所以才导致了这次极其惨痛的失败。”北河圣雄面无表情地叙述着整个战败的经过,仿佛在讲述一件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事情,但他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北河圣雄阁下,你刚刚的说辞,该不会只是为了给自己开脱的借口吧?”一直对北河圣雄心怀不满的海军大臣李夏一完,终于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毫不留情地挖苦道。他早就看北河圣雄不顺眼了,这次战败正好给了他一个发泄的出口。

“所有的话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有疑问,你大可联系我们的间谍机构进行核实。”北河圣雄挺直了腰杆,微微弯腰,对着李夏一完不卑不亢地说道。此刻,他的态度格外谦逊温和,毕竟无论怎么解释,战败都是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他只能尽量保持冷静,应对众人的质疑。

“好了,都别再过多纠结这些事了。”明治天皇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疲惫地说道,“现在我请大家来,是要一起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这华夏人十几万的大军,对咱们来说,无疑是一支巨大的威胁。而且咱们在汉朝帝国如今只剩下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既要面对罗刹人的威胁,又要应付这清国土匪,实在是腹背受敌啊。”明治天皇的脸上满是忧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陛下,第一师团还是有一支残军的,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并且这支残军是由第一次参战的参谋长带领,目前已在平壤以南的南浦港站稳了脚跟。”北河圣雄再次开口,试图给众人带来一丝希望的曙光。

“嗯,看来还是有明白人啊。占领了南浦港,对于咱们后续的物资支援和兵力调配来说,确实有着巨大的好处。”听到北河圣雄的话,明治天皇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好了,大家都说说吧,对于汉朝帝国的军事行动,咱们到底该怎么办?”明治天皇再次将目光投向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能从大臣们的口中得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应该尽快脱离和罗刹人的接触,撤回平壤以南,全力保全平壤以南所占领的土地,这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财政大臣春山由里率先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心里清楚,如今扶桑国的财政状况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再继续陷入战争的泥潭,国家财政必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天皇抬头看了看财政大臣,他不用猜也知道财政大臣的心思。财政大臣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无非是因为国家财政不宽裕,无法支撑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我不认同财政大臣的说法。”北河圣雄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最近,我们的情报部门在韩朝帝国北部发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矿脉,而且经过初步勘探,可以确定这个矿脉的储量非常惊人,并且矿石质量上乘,是难得一见的优质矿脉。”北河圣雄抛出了一个与当前战争局势看似毫无关联的重磅消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优质矿脉?”天皇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眼前一亮,这可是他第一次听闻此事,“你说的这个矿脉,到底是怎么回事?”

“呃,陛下,这是无意间被咱们军队中的一个学习过矿产专业知识的士兵发现的。”北河圣雄连忙解释道,他心里清楚,这个消息对于说服众人增兵至关重要。

“超大矿脉?到底有多大?”明治天皇当然深知铁矿对于本国工业发展和军事建设的重要性。要知道,扶桑国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一直以来所用的铁矿皆是依赖进口。如果真能在韩朝帝国发现一个储量巨大的优质铁矿脉,那无疑是雪中送炭。

“具体的储量还没有进行详细测绘,但是据那个学过矿产的士兵分析,整座山几乎全是露天铁矿,咱们就算开采个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开采完。”北河圣雄略微夸大其词地描述着,他之所以如此强调矿脉的巨大储量,就是想以此为契机,说服天皇向汉朝帝国增兵。

“这么多?”海军大臣李夏一完也被这个巨大的储量震惊得合不拢嘴。他心里明白,建造一艘军舰所耗费的钢铁数量是巨大无比的,如果真能从汉朝帝国的矿山获取这个铁矿脉,那么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进口铁矿的资金,用这些资金多建造几艘舰艇,无疑将大大增强扶桑国的海军实力。想到这里,李夏一完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只多不少!”北河圣雄斩钉截铁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笃定。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陛下,我认为为了这个矿脉,咱们也有必要向汉朝帝国增兵。”谁也没有想到,海军大臣李夏一完仅仅因为一个矿脉的消息,就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转而支持增兵。

“陛下,我想说的是,无论增兵与否,我们都不应该先与那华夏土匪闹起矛盾。我们的主要敌人还是韩朝人和罗刹人,与那清国土匪,即便打赢了,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土地还是满清的,咱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如果满清不承认,难道咱们还要再和满清打一仗吗?即使满清不是咱们的对手,可这样连续两次耗费巨大的战争,意义究竟何在呢?”外交大臣冬天意义一直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此时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作为外交大臣,他深知战争只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伤痛和损失,而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冬天君说的对,原本同意和华夏人开战,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即便要增兵,也不是与华夏人开战,当务之急是与华夏那伙土匪求和。”天皇听明白了冬天意义的意思,那伙土匪并不代表满清政府,只是一伙独立的土匪武装,自己和这样一伙土匪武装发生冲突,实在是得不偿失,毫无意义可言。

“我也同意和那伙清国土匪讲和。咱们当前的矛头,首先要对准那罗刹人。罗刹人进攻韩朝帝国北部,他们的野心可不仅仅是进攻,肯定是想占领那里。而那里的青筋港,又是我们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所以罗刹人和咱们扶桑帝国的矛盾尤为突出。至于那个华夏土匪,他们肯定是收了韩朝帝国的好处,所以才来帮忙。据最新的消息传来,在帮助汉朝帝国击败我国军队之后,那伙清朝土匪就向汉朝帝国请求粮食补给,谁也没想到,那汉朝帝国竟然拒绝了。一气之下,那华夏土匪武装已经撤到了距离满清与汉朝帝国边界的疆界地带,看来他们双方之间也是产生了一些不愉快。”北河圣雄再次抛出一条重磅消息,希望能借此进一步说服众人放弃与华夏土匪的冲突,集中精力对付罗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