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思源又仔仔细细地与木文远交谈起来,耐心地向他传授着农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还不时地举例说明,直到确认木文远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要点之后,这才放心地让他离开。

待木文远离去,苏明哲上前一步,恭敬地开口道:“大人,依属下之见,此人倒是个实心实意做事之人,值得委以重任,稍加培养,日后必成大器”。

秦思源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缓声道:“不错,只要他真心愿意做事,能够时刻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

“那么便是我们可以信赖之人,自当予以重用”。

紧接着,秦思源若有所思地看了苏明哲一眼,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此前会议之上,我也曾对诸位详细阐述过为官理政之道”。

“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一句‘抚民以静、以民为本’而已。唯有如此,方能得民心,顺民意,保一方安宁繁荣”。

苏明哲连忙拱手作揖,郑重应道:“大人所言甚是,属下等人定当铭记于心,全心全意履行职责,不负大人所托”。

秦思源摆了摆手,示意其不必多礼,接着感慨万千地叹道:“想我华夏大地,悠悠数千载岁月,曾经诞生过诸多强盛一时的伟大王朝”。

“单论这大明王朝,建国之初亦是威震四方,雄踞天下,令周边诸国莫不俯首称臣”。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局势变幻莫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到此处,不禁又是一声长叹,神色间流露出些许忧虑之意。

苏明哲深知秦思源此刻正在对他悉心教诲,于是赶忙恭敬地拱手施礼,言辞恳切地说道:“还望大人不吝赐教,明言相告”。

只见秦思源从容不迫地端起茶杯,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然后慢慢地抿了一小口,似乎在斟酌着用词。

稍作停顿后,他方才放下茶杯,缓声开口道:“总体而言,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各个朝代,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土地之上”。

“每一个王朝在草创之际,往往都是历经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之苦,导致饿殍遍地、人口锐减”。

“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矛盾自然也随之急剧减少”,秦思源微微眯起双眼,仿佛思绪已穿越时空回到那动荡的岁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王朝都会孕育出数量众多的贵族和士绅阶层”。

“在初期阶段,这些人或许尚能安分守己,但时日一长,便难以抑制内心对于更多利益的渴望”。

“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对土地的觊觎与争夺”,说到此处,秦思源不禁轻叹了一口气。

“可是,当王朝逐渐走向稳定繁荣之时,人口数量必然会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

“这种矛盾日积月累,最终成为了引发历朝历代覆灭的最直接因素”,秦思源语重心长地总结道。

苏明哲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心中暗自思忖:华夏大地历经如此之多的朝代更迭,其中大部分的缘由归根结底便是这一点——人多地少!

百姓们无地可种,只能起来造反,然后就是内忧外患,要不然一些少数民族怎么可能入主中原。

要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皇族、贵族以及士绅们,无一不是贪得无厌之辈。

他们对土地的索取永无止境,就像那保宁府的秦家一般,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典型例子。

此时,只见秦思源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茶杯,若有所思地说道:“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禁止土地买卖,便是我所迈出的关键第一步”。

稍作停顿后,他继续阐述道:“紧接着,按照人头来合理分发土地,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

“如此这般操作之后,起码能够将王朝内人数最为庞大的那个群体妥善安置下来”。

说到这里,秦思源稍稍加重了语气:“咱们华夏的老百姓,实际上都非常温顺善良”。

“只要能够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并且可以顺利地传宗接代,那么他们基本上是绝对不会轻易起来造反闹事的”。

听完这番话,苏明哲满脸崇敬之色,恭恭敬敬地朝着秦思源深施一礼。

言辞恳切地赞叹道:“大人真是英明睿智啊!您这番言论,可以说是将王朝兴衰存亡的根本原因大致总结出来了”。

然而,面对苏明哲的奉承,秦思源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笑着回应道:“得了吧,可别再拍我的马屁啦!咱们如此不辞辛劳地努力奋斗”。

“将来这些成果自然也会传承下去。正如我之前所说,说到底,这一切也是为了我们自身呐!”。

“属下这可不是拍马屁啊,实在是属下发自内心、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苏明哲见状,神色一正,急忙开口解释道,那模样看上去无比认真。

听到这话,秦思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轻声说道:“苏先生,先别急着表忠心啦,眼下你可是有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办”。

苏明哲一听,连忙拱手作揖,态度恭敬地回应道:“还请大人明示,属下定当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只见秦思源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吩咐道:“你需得尽快派人去拟定历法一事”。

“此事至关重要,务必不可疏忽大意。咱们就从有史记录之始着手吧,嗯……那就从夏朝开始好了”。

然而,苏明哲闻言却是面露疑惑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这大明以及前朝历代皆已有史官详细记载历史”。

“其所用历法也都清晰明确,咱们直接拿来借鉴使用不就行了吗?何必如此大费周章重新厘定呢?”。

秦思源却摆了摆手,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提议:“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其中缘由你无需知晓,只管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便是”。

“你速速去召集人着手办理此事,记住,将夏朝起始之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可”。

“我已经在找人给各种度量衡定立标准,到时候会一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