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没有回头:\"怎么不睡?\"
\"臣...睡不着\"李川北抱着剑站在三步之外
\"臣想...陪陛下走走\"
刘睿嘴角微微扬起,继续向前走去,月光下,一前一后两个影子渐渐融入夜色之中
远处传来守夜士兵换岗的口令声,惊起几只夜鸟,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晨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落,王蒙整了整腰间的佩剑,大步走向天子营帐,帐外守卫的羽林军见他到来,立即挺直腰板行礼
\"陛下,该出发了\"
王蒙在帐外恭敬禀报,随即掀开帘子
他的动作突然顿住,营帐内,李川北正端坐在床榻边整理衣冠,听到动静抬头望来
\"你终究还是来了\"王蒙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
李川北系好最后一根衣带,点了点头:\"是啊,陛下说过,个人的力量终究敌不过国家\"
他站起身,腰间的御史印绶在晨光中泛着微光
\"一个底层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可如果身居高位...\"
帐外传来清脆的鸟鸣,晨风送来青草的芬芳
\"再和另外几个身居高位的人一起合力\"李川北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或许可以改变大汉\"
王蒙怔了怔,突然朗声大笑,他拍着大腿摇头:\"一开始我以为陛下只是来北地郡剿匪的\"
手指点了点李川北胸前的獬豸补子
\"没想到陛下是来选拔人才的,选拔那些底层但有真材实料的人才,你是,张果也是\"
帐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刘睿掀帘而入,晨露沾湿了他的袍角
\"早啊王将军,早啊川北\"年轻的帝王神采奕奕,腰间新佩的龙纹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王蒙立即抱拳禀报:\"陛下,陆指挥使已经押着燕王回到长安城,等候您的发落\"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振奋
\"蓟县的民心又一次归属陛下,陆指挥使留下几万大军清洗蓟县内部燕王残党\"
刘睿走到案前,手指在舆图上轻轻一叩:\"告诉陆昭,把燕王押入天牢\"他的声音骤然转冷,眼中寒光乍现
\"待朕回长安城,要亲自看着他被斩\"
\"是,陛下\"王蒙肃然领命
李川北站在一旁,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他忽然明白,这位年轻的帝王不仅懂得怀柔,更知道何时该展露雷霆手段
帐外,朝阳已经完全升起
号角声中,三千铁骑整齐列阵,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这一次,队伍中多了一位白衣佩剑的御史,少了一个占山为王的\"剑圣\"
\"出发!\"王蒙高声喝令
刘睿翻身上马,突然对身旁的李川北笑道:\"知道朕为什么选你吗?\"
李川北摇头
\"因为你的剑...\"刘睿一夹马腹
\"还够锋利\"
马蹄声如雷,踏碎了清晨的露珠,这支特殊的队伍,向着初升的朝阳疾驰而去,在他们身后,营地的篝火渐渐熄灭,只余一缕青烟袅袅升起,消散在湛蓝的天空中
四月的陈仓古道,柳絮纷飞,正午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枝叶,在黄土官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全军听令,原地休整三小时!\"王蒙浑厚的声音在队伍中回荡,三千铁骑整齐有序地分散到道路两侧,战马打着响鼻,低头啃食着路边的青草
刘睿从鎏金马车上跳下,伸了个懒腰
连日的颠簸让这位年轻的帝王也略显疲惫,他活动了下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王将军,川北呢?\"刘睿环顾四周,没看到那个熟悉的白衣身影
王蒙解下腰间的水囊,随手抛给刘睿:\"他第一次来关中,不知道又跑到哪个树林里了\"指了指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
\"刚才还看见他在那边转悠\"
刘睿接过水囊,仰头灌了一口,清冽的泉水顺着喉管滑下,冲散了旅途的燥热
\"派出几名异人看好他\"他突然说道
王蒙挑了挑眉:\"陛下是对他还有疑心?\"
\"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睿擦了擦嘴角,目光投向远处的山林
\"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别丢了\"
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
\"到时候老百姓一看,哎呦,朝廷官员在离长安城不过几百里的关中地区走丢了,那还了得?\"
王蒙忍俊不禁:\"臣这就去安排\"转身招来两名身着便装的异人,低声嘱咐了几句
远处的山林中,李川北正站在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下,他仰头望着树冠间漏下的阳光,手指轻轻抚过树干上斑驳的纹路,这是他在北方从未见过的树种
\"李大人\"
身后传来恭敬的呼唤,两名异人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陛下担心您不熟悉地形,派我们来给您引路\"
李川北回头,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忽然笑了:\"陛下是怕我跑了吧?\"
两名异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走吧\"李川北拍了拍沾在衣袍上的花粉
\"也该回去吃饭了\"
当他们回到营地时,刘睿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用膳,见李川北回来,他招了招手:\"来尝尝关中的臊子面,可比你们北方的吃食精细多了\"
李川北行礼后坐下,接过侍从递来的碗筷,第一口面下去,他的眼睛微微睁大:\"确实鲜美\"
刘睿得意地笑了:\"等到了长安,带你吃更好的\"他忽然压低声音
\"刚才去看什么了?\"
\"一棵银杏树\"李川北老实回答
\"北方没有这样的树\"
刘睿点点头,若有所思:\"等天下太平了,朕要在北方也种上银杏\"
他站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尘土
\"休息得差不多了,准备启程吧\"
号角声再次响起,队伍重新集结,李川北翻身上马,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眼那片山林
阳光下,银杏树的新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就像长安城在远方对他的召唤
…
长安城的暮色渐沉,摄政王府的书房里,鎏金烛台上的灯火轻轻摇曳,刘明挽起宽大的袖袍,手法娴熟地沏着今年的明前龙井
\"叶殿主,咱们可好久没见了\"刘明将青瓷茶盏推到叶玄面前,茶汤清亮,映着烛光如同琥珀
叶玄接过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叩:\"可不是嘛\"
他抬眼打量着眼前这位旧识,\"你小子还混个摄政王\"
刘明哈哈大笑,眼角挤出几道细纹,他又倒了两杯茶,茶香在室内氤氲开来:\"还记得当初在蜀地的时候不?\"
手指轻点桌面
\"当时你任西南大区秩序殿殿主,我在汉中郡当秦王\"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二更天了
叶玄抿了口茶,目光悠远:\"记得,那年岷江发大水,你带着王府亲兵在堤上守了七天七夜\"
\"你不也来了?\"刘明笑道
\"带着秩序殿的人,一剑劈开淤塞的河道\"他比划了个手势
\"那道剑气,我到现在都记得\"
叶玄摇摇头,茶汤映出他眼中一闪而过的落寞:\"那时候多简单,治水就是治水,剿匪就是剿匪\"
刘明会意,叹了口气:\"现在朝堂上,治水要先看是谁家的田,剿匪要算清是谁的人\"他忽然压低声音
\"听说陛下在北方收服了个剑圣?\"
\"李川北\"叶玄点头
\"是个好苗子\"
\"陛下这次...\"刘明斟酌着词句
\"手段倒是高明\"
叶玄忽然笑了:\"你当年在汉中,不也这么笼络人心的?\"
他指了指刘明腰间挂着的一块旧玉佩,\"那会儿为了收服那个山匪头子,连祖传的玉佩都送出去了\"
刘明下意识摸了摸玉佩,也跟着笑起来
笑着笑着,神色却渐渐凝重:\"叶兄,你觉得陛下这次回京,燕王的事...\"
\"咔嚓\"一声,叶玄手中的茶盏裂开一道细纹,他若无其事地将茶盏放回桌上:\"茶凉了\"